喻國英
我國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定位的目標不是專注理論研究的學術型人才,而是培養適應生產服務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學校也更加重視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但英語應用技能的培養不像理工類專業可以到實驗室或實訓室上機操作,聽力作為一種語言應用技能,一般只能通過語音室的教學來強化。傳統的聽力教學存在儲多弊端,一般都是老師講,學生聽,然后對答案,沒有互動,也不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往往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學習效果差強人意。如何改變英語聽力教學的理念,改善聽力課堂的環境與設施,使用多媒體互動聽力實訓室或智慧教室;改革聽力教學的模式與方法,使其更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并發揮教師教學的最大效果,是目前應用型本科英語聽力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應用型高校英語聽力教材的選取上多數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聽力教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Listen to this》以及北京外國語大學《現代大學英語聽力》為主。傳統聽力教材初編時間已經很久,有些還是20世紀80年代的,其中的對話、短文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有使用電報、BP 機、傳真機等早就已經淘汰的通訊工具,有使用德國馬克、西班牙比塞塔、法國法郎等早就退出流通的貨幣,還有一些短文里出現大量人名和地名,講話的人帶明顯的地方口音等問題,這些都讓學生聽得一頭霧水,如墜九里云煙。然而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新的熱點話題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教材中的內容固定呆板,無法緊跟時代,從而導致教學內容陳舊。聽力的語言輸入必須是學生感興趣、能理解的信息,并且能在提高學生聽力的同時增長見識。陳舊過時的聽力素材,晦澀難懂的人名、地名、專業名詞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學生聽不懂,不愿聽,對課堂失去興趣,適得其反也會對學習英語失去動力和信心。聽力課堂教學一方面是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的途徑,另一方面也是學生關注時政時事新聞、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學習新知識、了解新技術、掌握新詞匯的渠道,這樣學生才會愿意聽,而且聽得進、記得牢。
在傳統模式的英語聽力教學中,一般聽力課都是一周2 個課時或4 個課時,學習內容、學習時間以及難易程度是固定的,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教學沒有因材施教,在這種“一視同仁,平均主義”的教學方式下,重復播放對基礎較好的學生說完全沒有必要;而基礎較差的學生來可能還沒有聽懂主要內容就“坐火箭”樣匆匆進入下一個環節。另外,傳統的聽力教學都是教師將聽力資料重復播放,然后中文翻譯,學生根據練習對應的問題,機械地聽材料、做題目、對答案。因為操控電腦的需要,教師始終在臺上坐著,而學生也是坐在一臺臺顯示屏后面,學生看不見老師,聞其聲不見其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師也不知道不關心學生在干嘛,睡覺、開小差、交頭接耳、玩手機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很多聽力課都跟“放羊”樣。教學模式的單一呆板,師生之間的溝通缺乏,課后答疑解惑的缺位,使學生產生疲憊感、挫敗感。
有些應用型本科高校缺乏先進的教學輔助設備,聽力設備陳舊落后,維修保養不到位,存在耳機老化,聲音失真的現象,甚至不能用多媒體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一些聽力素材。還有一些聽力教室沒安裝空調,冬天冷學生跺腳產生噪音;夏天熱一些學生又不愿戴耳機,干脆就不聽。多媒體語言教學作為普通語音室也所具備的功能,使用率較高,具體表現為選擇音頻完成基礎聽力教學活動,使用視頻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等;自主學習以及課堂練習活動基本從未使用,原因在于:大部分練習題的題干在課本中或者課件中有所展現,若通過系統進行布置會造成課堂時間不夠等問題;課堂討論功能使用頻率也較低,雖然課堂上會有較多的討論話題,但幾乎未使用該功能進行錄音回放;考試功能平時課堂中有較少機會使用該功能。由以上各功能使用率分析可以得出,其實語音實驗室的大部分新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地使用。
根據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的習得—學得差異假設(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監控假設(The Monitor Hypothesis)、輸入假設(The Input Hy?pothesis)、情感過濾假設(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我們在江西科技學院設立了一個實驗班及一個對照班,對應用型本科高校英語聽力教學進行改革:
“學得”在語言運用中起監控作用,而“習得”才是語言的生產機制并真正促進第二語言的掌握。因此教師在每堂聽力課之前要精心備課,認真做好課程設計,課程設計必須清晰完整適用,在實講過程中要讓學生們注意力高度集中,保持一種全身心的投入狀態。在既定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既要嚴格按教學進度表完成教學任務,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到課堂活動,讓學生們都可以更為投入地聽取材料的內容以及表達的含義。從導入到講解到總結都要突出主題并體現教學重點難點。有些新的難懂的詞匯句型,教師要讓學生課前預習,并在播放聽力材料前講解,同時讓學生瀏覽聽力理解的題目,讓學生們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去聽。上課時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中耳濡目染地提高聽力水平,這樣的話,學生們就會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條不紊、有的放矢地提高聽力水平,而不是通過放原音,對答案,重復機械地讓學生聽講。
在信息化時代,傳統的教師“一招鮮,吃遍天”的一言堂式的教法已經不管用了,學生接觸各種媒體渠道的范圍廣,對教師的教學內空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提高學生聽力水平,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極為重要,教師必須讓學生了解英美澳加等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習慣,傳統風俗等,減少母語的負遷移以克服由文化差異而造成的文化障礙。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校園網,翻轉課堂,慕課等模式實現線下與線上相結合。通過“學習通”、“可可英語”、“喜馬拉雅”等APP學生可熟知并使用正確的語用規則及語法,少走彎路和錯路。教師每周通過學習通的教師端布置任務,通過騰訊會議進行討論,并鼓勵學生自主在各種英語配音APP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英語原語進行配音并每天打卡,這種寓教于樂的學習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還能培養學生的語感,糾正他們的發音,學生感覺受益匪淺。
因為學生已經在腦海了定型了第一語言,也就是母語的表述方式,要使第二語言輸入有助于學得及習得,那么這種輸入就應具可理解性、可復述性的特征并能讓學生產生共鳴,基于這一理論,我們就要對語言輸入的內容和形式進行選擇和改造潤色。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已經編撰好幾年甚至十幾二十年的教材翻印了一版又一版,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及求知欲望,教師可以增加貼近大學生活或學生感興趣的聽力素材以及熱點焦點新聞,甚至可以選擇抖音點贊率最高的一些視頻作為教學素材,讓學生學習新知識,了解新動態,家事國事天天事,事事知悉。同時教師對于如何講解聽力原文中的生僻詞、習慣用法要事先有所準備,并不斷地根據學生的反饋意見調整教學模式與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調整語言輸入的難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力求讓學生有興趣聽、聽得懂、記得牢并能舉一反三。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及信息轉化能力,實現“輸入-理解-輸出”,從而掌握知識并靈活運用。
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信,放松心態來學。俗話說“有自信不一定能成功,但沒有自信一定會失敗?!比绻麑W生沒自信,就不會讓精力和時間在提高自己的英語聽力水平上來。要培養學生外向的性格,英語是一種交流的工具,不像數理化可以用題海戰術,二語的習得一定要交流,閉門造車、固步自封是學不好一門語言的。教師要創設一個放松的課堂環境,不要給學生太多壓力。教師在三尺講臺上自顧自說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參與度不高,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和目標敷衍、推諉、放任。久而久之教師教得累沒有成就感,學生不愿學沒有獲得感。因此要寓教于樂,創建各種情境來滿足學生的需求。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信還可以通過異質原則進行分組學習,每組成員都有成績好的,也有成績差的,有學習能力強,自覺性強的;也有學習能力弱的,自覺性差的。小組成績以綜合成績來評定,學生們可以通過“傳、幫、帶”的互助互進形式培養團隊精神,實現小組內部成員共同成長進步。
為了提高英語聽力教學的效果,我們按上述措施對應用型本科高校英語聽力教學進行改革,我們在外語學院設立了一個實驗班及一個對照班,首先對兩個班的英語聽力進行摸底測試并根據測試成績均衡編班,確保兩個班在教學改革之前聽力成績總體差異不大。然后結合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通過新的教改措施對實驗班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并不斷加以改進,對照班延續傳統模式進行教學,一學期之后對兩個班的英語聽力水平進行測試,并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實施效果,測試結果如下:

實驗班成績所占比例對照班成績所占比例平均分72平均分70 60以下7.5%60以下7.5%60-70 12.5%60-70 15%70-80 37.5%70-80 35%80-90 30%80-90 32.5%90-100 12.5%90-100 10%
聽力教學改革實施一學期后,對兩個班測試結果如下:

實驗班成績所占比例對照班成績所占比例平均分85平均分75 60以下0%60以下10%60-70 10%60-70 12.5%70-80 25%70-80 37.5%80-90 55%80-90 30%90-100 10%90-100 10%
測試結果通過P檢驗符合正態分布,較為真實全面地反映了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變化情況,實驗班及對照班之前英語聽力水平差不多,通過教育改革,實驗班80-90 分的比例比對照班高出25%,雖然90分以上高成績差不多,但實驗班沒有出現不及格的學生,學生的總體聽力成績有明顯提高。這說明成績優異、自制力強的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高,受學習環境影響?。欢煽円话?,自覺性差的學生注意力難集中,在傳統的聽力教學方式下成績難以提升,學習效果大打折扣;但采用上述基于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假設的教學模式,通過分組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互動學習,優秀的學生更加優秀,后進的學生也有非常明顯的進步,同時學習習慣也有顯著改善。
綜上所述,利用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對應用型本科英語聽力教學進行重新設計,把聽力教材語言輸入的枯燥單調的內容圖文并茂、生動活潑、靈活多樣地展示出來,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利用具有直觀性好、感染力張和挑戰性高的各種情境搭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潛能,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