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鄒富林?成歲明
摘要:魔芋種植過程中,土壤、溫度、水分、病蟲害等均會影響到魔芋的質量與產量,因此需要在魔芋栽培新技術上來下功夫應對魔芋中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魔芋;栽培
魔芋栽培種植時,受條件的限制的影響,魔芋生長范圍不寬泛,就是在秦巴山區的適生區內,也一定的地域限制、特別是魔芋人工馴化種植以來,由于魔芋對生長對環境條件要求高,適量的水分、適宜的土壤、病蟲害發生較少的生長環境,才能夠滿足魔芋的正常生長,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專業的栽培措施體系,盡量保證魔芋生長的基本條件。但是在當下的魔芋種植過程中,土壤、溫度、水分、病蟲害等均會影響到魔芋的質量與產量,故需要在魔芋栽培新技術上來下功夫應對魔芋生產中面臨的問題。
1? 魔芋豐產栽培基礎
魔芋作為一種多用途、產量高的植物,從八十年代中期便開始大量馴化種植,但是在種植過程中,由于管理不當、導致魔芋出現難以防治的軟腐病、根腐病、葉枯病等。此外魔芋在生長中對土壤以及干濕程度、輔助養料肥料等均有著嚴苛的要求。魔芋種植障礙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是對于魔芋種植的環境維護不當,并沒有根據魔芋的不同種類來營造優良的生存環境,不良的種植環境會導致魔芋的生長質量與產量出現問題。此外在魔芋的種植過程中,缺少良好的種植方式,只采用魔芋單一種種植的方式,沒有采用間作套種等來增強魔芋的耐受能力和產量提高。同時在魔芋的種植與防病技術操作中缺少相關的專業防治技術與管理系統,沒有及時針對魔芋生長環境的不足以及生長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進行調整。降低了魔芋在種植栽培過程中的條件需要,通過改善種植環境、采用間作套種等方式為魔芋創造庇蔭環境條件、及時對土壤、魔芋種進行消毒處理防治病蟲害發生等措施來提升魔芋的質量與產量。
2? 魔芋生長對水分的要求
魔芋生長周期喜歡濕潤的空氣和適當濕度的土壤。魔芋根系在土壤耕作層分布較淺,根系內通氣組織不是很發達,所以生長期間喜濕潤怕澇災,即不耐干旱也不耐淹漬,需要的是濕潤、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土壤環境,土壤含水量相對在15.5%~18.5%最為適宜。土壤含水量太高,會直接影響根系的呼吸,魔芋病害易發生,嚴重時造成整株成片死亡。土壤含水量太低,魔芋根系吸收輸送能力減弱,葉片失綠枯黃、葉柄干縮。如果干旱發生嚴重的地塊,魔芋的根腐病就會嚴重發生,秋季魔芋生長后期階段地上部分迅速倒苗,有效生長期縮短,積累少;蒸發量大的、降水量小的地塊,抗旱條件又差的地域很常見這種現象,這也正是低海拔地區種植魔芋容易失敗的主要原因。
魔芋生長出苗后,七月~九月每月降雨量以150~200mm最適宜。但魔芋在生長出苗前期要有一定的抗早能力,在生長前期及球莖膨大期的七月~八月以75%的田間土壤含水量為好。魔芋生長的后期的九月至十月有條件的地方合理控制水分,以土壤含水量60%為宜。
3? 魔芋生長對養分的要求
魔芋的生長發育周期,主要從土壤中吸收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還需要從土壤中吸收鈣、鎂、硫、鐵以及硼、錳、鋅、鉬等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對氮、磷、鉀的需要量較大。氮肥主要是能促進植株葉色濃綠,加快碳水化合物的合成,缺乏氮素時植株葉片發黃,氮素過多時,特別是生長后期氮元素肥料過多會引起魔芋植株地上部徒長,影響地下部球莖的膨大;磷元素肥料是促進根系生長發育的,磷元素肥料對果實和種子發育有利;鉀元素肥料主要促進球莖膨大,充盈葉柄堅實,增強抗旱、抗寒、抗倒能力。魔芋生育期有六個月,生長周期較長,魔芋的根系多處于地下球莖肩部,在土壤中分布較淺,這樣就不利于施追肥。因此、魔芋一生中對養分要求應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同時根據不同的生育期,對肥料的種類、數量要求適當調整,魔芋生長前期主要是構建植物個體,特別是葉片生長,氮元素需要量較多;后期地下球莖膨大時,應以鉀元素為主,磷元素次之。
4? 魔芋生長對光照的要求
魔芋在進化過程中以及后期人工馴化栽培形成半陰性植物特性,光飽和點為2~2.3萬lx,是喜光作物(水稻)的一半,光照太強,對魔芋生長并不利,過強的關照非但不能提高魔芋的生物學產量,反而還會使魔芋葉片發生日灼傷。特別是在低海拔的山區,魔芋生長期間強光轉化為熱能,使魔芋生長氣候環境(包括土壤)溫度迅速升高,魔芋植株裸露在強光照射下(包括根系)很容易受到傷害,使魔芋自然抵抗能力減弱,易被病菌侵染為害,這也是低山種植魔芋容易發病的主要原因。相反、在適當蔭蔽的條件下,葉片生長健康旺盛,葉綠素合成速度快、病害少、產量高。在低海拔的區域蔭蔽度50%~60%,海拔較高的區域蔭蔽度40%~50%,處于陰坡地塊可少遮蔭或不遮蔭,也可以采取與其他可間作套種的作物套種遮蔭。光照太弱,魔芋雖然發病輕,但光合產物積累作用弱,干物質形成少,魔芋產量不高。
5? 魔芋生長期間對溫度的要求
魔芋喜溫怕寒,且又不耐高溫。年平均溫在14~20℃的區域范圍內均能種植魔芋。魔芋生長的起始溫度為5℃,最適宜溫度為20~25℃,溫度低于15℃或超過35℃ ,都不適宜魔芋生長。魔芋苗期溫度在15~20℃有利于生長。溫度低,魔芋有效生長時間縮短,球莖膨大系數和增重倍數低,碳水化合物積累少,球莖也容易遭受凍害;溫度過高的時候,魔芋葉片又會被灼傷,葉片光合作用受抑制,抗病能力相對減弱、導致病害加重,甚至魔芋植株直接死亡。故、魔芋種植不適宜在溫度較高的低海拔地區大面積種植,同時也不適宜在寒冷、年有效積溫不足的高海拔地區種植。同時要注意,土壤溫度(即地溫)對魔芋的生長也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在低山、地溫過高的地塊種植魔芋會出現生長不良,甚至大量死亡的現象。
6? 魔芋高產栽培與防病技術的相關措施
6.1? 營造良好的魔芋種植環境
在種植時,了解魔芋生長習性并根據實際種植情況,保障更好的種植環境。再綜合種植地的實際情況后對種植環境做出適當的改善,魔芋喜歡在土壤肥沃、保肥供肥性能好的環境下生長,供肥能力強可以保證魔芋的產量,所以在施肥時要遵循一定的施肥原則,即底肥和追肥相輔相成,農家肥和復合肥各有其用,相互結合。通過多年的生產調查觀察發現,花魔芋適合生長的海拔為1500~1700m及以上地區,白魔芋適合生長的海拔為1500m及以下地區。魔芋在生長環境中對空氣的濕度、土壤的濕度、土壤的酸堿度、光照、養肥等均有獨特且苛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