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斌 王靜
摘要:生豬養殖業規模在逐漸擴大的同時,疫病的發生概率也在明顯的提升,并不是所有的養豬場都能采取科學的飼養管理方式。如果養豬場出現疫病,不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對策很可能影響豬病的治療效果,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為此,應該選擇適合的豬病治療方式,保證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生豬養殖;豬病;治療效果;因素分析
生豬養殖業發展中一旦出現疫病會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尤其是傳染性疫病的發生對整個養豬場將帶來嚴重的打擊。為此,應該加強對種豬病的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1? 影響豬病治療效果的因素
1.1? 養殖環境的影響
健康的養殖環境能夠提高豬病的治療效果,而不健康的養殖環境會加速豬病的發生。舉例而言,如果對養殖環境的消毒不夠徹底,很容易造成大量的病毒和細菌繁殖,增加了疫病的發生概率。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如果發現疫病之后要及時的隔離病豬,防止疫病的大范圍傳播和蔓延。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做好養殖場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此外,做好養殖環境的通風管理,避免病毒和細菌的進一步擴散。有些養殖戶缺乏科學的思想管理意識,沒有疫病防控的理念,也會增加疫病的發生概率。保持養殖環境的整潔程度,是飼養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飼養人員在這個過程之中,必須保持對養殖環境和養殖場所的定期清掃工作,只有做到全面清掃,保證生豬有干凈整潔的環境,才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讓生豬可以健康生長。
1.2? 盲目的用藥
有些養殖戶在發現生豬患病之后就采取藥物治療,一些藥物能夠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如果藥物使用不當,會加速病情的蔓延。調查研究顯示,有些養殖戶為了提高治療的效果,簡單的認為大量的用藥可能會使患病豬盡快的康復,反而取得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可能造成患病豬進一步中毒,影響治療。針對不同的疾病,養殖戶應該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堅持對癥治療的方式,并且選擇合理的用藥時間,堅持科學的用藥能夠避免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否則會影響疫病的治療效果。一些養殖戶在發現生豬產生疾病之后,沒有根據疾病的種類,和生豬發病的階段進行科學用藥。反而根據自己過往的飼養經驗和非專業人員的建議盲目用藥,導致生豬的病情加劇,甚至出現死亡的情況。為了讓生豬能夠在生長過程之中更加健康,管理人員必須科學用藥,或者到專業的動物診療部門,尋求專業工作人員的幫助。不可以私自對生豬使用藥物,否則會讓生豬的病情加劇。
1.3? 不科學的防控
在一些中小型養殖場,缺乏科學的疫病防控意識,有些養殖戶不能掌握基本的養殖專業知識,在發現疫病之后亂用藥,沒有結合患病豬的臨床癥狀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對策。有些養殖戶不能判斷生豬患何種疾病,經常出現錯誤用藥的現象,盲目的用藥會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患病豬的死亡。不科學的防控會讓生豬在飼養的過程之中產生一些疾病。同時,飼養人員的飼養態度和對待病豬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生豬的生長狀況。
2? 提高豬病治療效果的對策
2.1? 做好養殖環境的管理,采取科學的生物安全措施
豬病的發生和養殖場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應該保證養殖環境的良好,除了需要做好養殖場的消毒管理工作之外,還要加強對圈舍內外的消毒管理,做好圈舍的通風保暖工作,減少疫病傳播的可能性。如果出現疑似病例,及時的隔離病豬之后采取對癥治療的措施,防止疫病的擴散和蔓延。為豬只營造健康的生長環境,保證圈舍的干燥,通過定期通風可以排放全省內的大量有害氣體,如塵埃和病原體等。現階段比較常見的通風方式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在每年的夏季可以采取自然通風的方式,能夠實現降溫建設的目的。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糞便和污水,要做好糞污的處理工作,否則會增加疫病的傳播概率,應該制定科學的分別糞便對策,提高糞便的利用效率,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對于養殖環境的管理,必須安排飼養人員在每天的固定時間進行清掃。這樣既能夠養成養殖人員的清掃習慣,又能夠培養生豬定期在區域內排便或者活動習慣。因為人的清掃習慣,會側面影響著生豬的活動習慣。這個時間需要根據生豬的生理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因此,對生長環境進行徹底的、有規律的清掃至關重要。
2.2? 對病豬及時的隔離,切斷傳播途徑
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發現疑似傳染病例,要及時的隔離,然后封鎖養殖場,上報相關的部門,確診之后對患病豬采取對癥治療的對策,如果病豬沒有治療價值,要及時的撲殺及無害化處理,避免將疫病傳染給其他的健康生生豬。針對健康豬,可以采取緊急疫苗接種的方式來預防疫病。除了需要及時的隔離病豬之外,徹底的消毒圈舍,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此外,還應該科學的規劃養殖場,設置專門的隔離區,在隔離區內隔離患病豬,并且做好消毒工作。在發現病豬之后要確定病因,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對策,避免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及時的進行病豬隔離,這樣既能夠方便觀察患病生豬的生長情況,又能夠防止生豬的疾病在健康生豬之間傳播,造成飼養人員更大的經濟損失。生豬的隔離可以通過在原有的飼養地點,周圍分割出一個單獨的飼養空間,讓患病生豬能夠在這個空間內活動。同時要時刻清掃區域內的衛生情況,防止生豬不會進一步加快病情的惡化,為養殖人員的經濟帶來更大的損失。
2.3? 強化飼料管理,提高豬群免疫力
在日常養殖管理的過程中,應該為豬群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科學的搭配飼料,提高豬群的整體抗病能力,減少疫病的發生概率。在配制飼料的過程中,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些營養元素,或者添加一些有機飼料,通過合理的搭配飼料的營養能夠提高豬群的體質,減少患病的概率。此外,應該為豬群提供健康干凈的飲水,在冬季做好保溫工作,避免豬群出現應激反應。可以在飲水或者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等物質,也能夠提高豬群的抗病能力。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對于生豬養殖而言,同樣如此。如果能夠提升生豬飼料的投喂質量和飼料的種類品質,一定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強化生豬的體質情況,讓其減少疾病的困擾,同時降低對飼養人員的經濟損失。飼養人員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飼料品種,與專業的生產飼料單位進行密切的溝通,了解哪種飼料的實際使用情況,和在生豬投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此能夠達到更好的防控疾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