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嵐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力度能夠提高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知水平,并且從整體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能力,提高全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知,從整體上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必須制定科學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
1? 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內涵和意義
1.1? 內涵
利用已經開發的社會資源加強對農產品的生產監督管理,讓其發揮應有的功效。開發資源的目的是為了有效的促進資源的開發,并且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真正發揮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的利用價值。
1.2? 意義
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知道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都比較匱乏。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已經成為制約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開發和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能夠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水平、可以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此來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水平。第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水平,讓消費者加大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此外,完善監督管理組織機構和增加監督管理的人數,從整體上提高監督管理水平。第三,促進全社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知,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資源開發和利用涉及到的內容較多,人們在開發和利用資源的過程中會提高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此外,通過知識走進校園的方式也能夠加強對民眾農產品質量安全認知的教育,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水平。
2? 農產品質量安全資源配置現狀
通過資源配置能夠將有限的資源合理的分配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和用途中,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滿足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農產品質量安全資源的配置就是為了保證農產品,確保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土地資源是農業生產的核心,我國的農村土地政策應該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來實現農村的土地流轉,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包括土地資源浪費比較嚴重;人均耕地面積少,土壤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耕地的質量下降,水土流失問題嚴重。而土地的分散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資源的配置,造成成本的增加,協調難度加大。農業水資源的利用粗放低效,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勻,主要表現為南多北少和東多西少,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低,浪費比較嚴重。此外,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背景下,有的地區為了追求高速發展而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導致水資源的污染比較嚴重。在農業生產中,主要的大氣污染來源于工業和民用廢氣。尤其是在城市郊區附近的農業大氣污染問題比較嚴重。生物物種資源的配置應該以市場自由配置和政府推廣為主,不安全的因素主要來自于使用的轉基因農作物。土地水資源的配置主要以行政區劃歷史沿革為分配的方式,需要通過政府相關部門和協會組織進行認證,包括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綠色食品產地的認證等問題。
3? 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3.1? 基本步驟
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活動具有一定的特點,即過程性和生成性。首先,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一個過程,是相關的技術人員不斷提高能力的過程,同時也是監督管理水平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技術不斷提高的過程。其次,在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和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過程中會不斷的豐富農產品社會資源。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實踐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調查研究。要掌握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水平,掌握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的現狀。第二,確定開發和利用的主體、客體,如何農業質量安全開發和利用相關的生產部門和人力資源部。第三,制定具體的開發利用計劃。,確定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方案。
3.2? 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該重視對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建設。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主要涉及相關的政府部門和農業生產的經營者、組織者。首先,應該調查本地區人力資源的實際情況,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人員的數量,分析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其次,針對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制定農產品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策略。為此,應該改變我國傳統的農業人口從業結構,一方面需要改變我國傳統的土地經營模式,實現土地經營的規模化和集約化,以便于人力資源的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對法律和相關的知識技術的培訓,從整體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知水平。再次,我國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人員比較缺乏,應該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的建設,保障監督管理隊伍的穩定性,通過提高工作待遇和改善工作環境讓監督管理人員安心工作。最后,重視對其他相關行業人力資源的開發,不能忽視其他方面人力資源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開發和管理過程中的作用。
3.3? 資本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資本資源發揮著很關鍵的作用,是重要的手段和載體。首先,首先應該進行調查,調查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資料生產和經營情況,調查相關的檢測機構的儀器設備的配置情況,是否能夠滿足當地的檢測水平。其次,調查當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在當地的推廣和應用情況,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的使用情況,在了解當地資本資源的基礎之上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開發和利用的計劃。
3.4? 組織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組織資源是人力資源和資本資源的紐帶。通過組織能夠將生產者和管理者聯系起來,投入到生產和監督管理中,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組織資源主要包括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其中的政府資源比較固定,主要包括農業生產中的行政管理部門和各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等機構。而社會組織的開發性比較強,主要包括農業生產和科研等實體組織。通過組織資源的調查能夠了解當地的農產品質量生產是否安全,監督管理是否符合要求。通過社會資源可以調查本地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的需求,能夠結合調查的情況制定開發和利用的計劃。相關的工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和項目引導等方式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組織,通過判斷生產實體的安全監督管理組織的建設能夠了解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水平。
4? 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因素
4.1? 開發者的素質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開發者的專業水平和技能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效率。為此,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應該加大對開發者的綜合素質的培養。
4.2? 物質條件
物質條件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重要的物質保障。良好的物質條件能夠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順利進行,在物質條件比較差的地區,應該加大對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方面的利用,利用其他方面的資源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建設。
4.3? 財力條件
在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需要財力資源的保障,否則很難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順利開展。財力條件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和設備的購買,也關系到技術更新和推廣等環節,為此,應該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與開發方面的財力的建設。
4.4? 開發者的權限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主導是政府,政府應該出臺一系列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相關政策,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訓,購買先進的檢測設備,重視對監督管理人員的培訓,做好產品的認證和設備的配置等,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計劃。
5? 結語
綜合上面的闡述可以知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主導因素非常的關心,相關的工作部門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應該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的社會資源開發與利用,并且采取有效的開發和利用的手段,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水平,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達到規定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樊銘勇.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資源的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12):5-7.
[2] 吳興明.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縱橫2018(9):223.
[3] 張少明.全省農村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建設現狀調研報告[J].甘肅農業,2014(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