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摘要: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我國所孕育出的多種農作物中,玉米是十分重要的一種。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農業發展關注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各種先進技術設備的不斷出現,我國玉米種植的面積、規模都在不斷擴大?;谶@一前提,對玉米種植現狀及新技術的應用效率加以分析,有助于我國相關領域工作者更有針對性的展開后續優化工作,進一步改良種子的性狀,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加強玉米的產出效率。
關鍵詞:玉米種植;現狀分析;技術應用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甚至是部分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近年來,隨著國家形勢的逐漸好轉,玉米的種植面積以及所占比例都在不斷擴大提高。但與此同時,國家人口也在不斷增加,導致玉米的需求量并不充足。為了進一步滿足社會及人口發展的需求,我國需要對玉米種植的技術加以進一步的研發。
1? 玉米種植現狀
首先,種植規模逐漸擴大?,F階段,我國大眾生活質量逐步提高,對農作物的需求逐步擴大?;谶@一背景,國家逐漸提高了玉米種植的關注度。由于玉米是我國的重要農作物之一,且對于大眾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所以玉米的種植規模也逐漸呈現出擴大的趨勢。為了更好的滿足大眾對于玉米的需求,全國各地區種植玉米的相關人員都開始引入玉米種植機械設備。如此一來,玉米種植機械化逐漸成為該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相較于傳統的人工化種植來說,機械化的效率會更高,規模自然也會更大。
其次,國家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我國不僅是一個具有燦爛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同時也擁有悠久的農耕文化。在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國家對此所形成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近年來,很多農業領域工作者開始將玉米種植的注意力集中在品種的研發方面。當品種逐漸改良,具有更高的存活能力后,種植農戶的熱情就可被充分點燃。加之國家的關注力度不斷增強,補貼政策也逐漸出臺,我國的玉米種植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 新技術應用效率
2.1? 品種選擇與播種
針對玉米品種的選擇,要對玉米品種更多成熟期、抗倒伏情況,還有增產潛力等方面作出充分考慮。要結合實際情況,盡可能選擇成熟焦躁、抗倒伏能力較高,且具有一定的增產潛力的緊湊型的優良雜交品種來進行播種。在明確適合的品種后,在實際播種中要對所用肥料作出合理控制,一定要確?;A肥料的充足。且要盡量選用給磷肥、氮肥,還有一些優質農家肥。結合實際需求,對施肥量作出合理控制,盡量選擇條施這一方法來進行施肥,以此來確保肥料可以更加靠近玉米柱的根部,可以被有效吸收。
在施足基礎肥料之后,還要引用更科學的方法來合理追肥。通常都是按照“一輕一重”的方式來進行追肥。其中,“一輕”主要強調的是要輕施苗肥,苗肥的施肥期通常都是在玉米4~6葉期間來施用,具體的施肥量要結合土地來合理計算,苗肥一般引用的都是尿素、鉀肥。而“一重”主要強調則是施加穗肥,主要是因為玉米攻穗階段需要較大的能量,所以,這一期間的肥料用量普遍都比較大,是種植到收獲的整個過程中,施肥量最多的一個環節,一般都是以尿素為主。
2.2? 種子改良技術
種子的改良是玉米種植新技術研發及應用中的一大要點。結合以往的玉米種植情況分析來看,很多時候玉米產量不高,主要原因都在于種子自身的質量不高。對此,國家方面予以種子改良技術高度的關注,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客觀分析不同地區的土壤條件、氣候條件,研發了適合當地地區種植培育的玉米品種[1]。除此之外,在之前的玉米種植工作中,很多地區會選用國外的玉米品種,但由于地理差異的存在,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氣候環境土壤條件均有不同,所以導致玉米在我國所形成的種植率并不高,甚至存活率都難以保障。
截止到目前為止,國家已在新技術的支持下研發出了適合我國本地土壤種植的玉米品種,并且其自身的質量、防御能力都出現了進一步的增強,能夠有效抵御外界所形成的一些損害攻擊,大程度達到了現代化玉米種植的標準。
2.3? 病蟲害防治技術
病蟲害防治是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簡單來說,病蟲害問題產生的原理為:土壤內部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會為雜草以及病蟲提供生長的養分。很多地區在入冬后,農作物病蟲會進入到土壤內部尋求生存的條件。在此階段,病蟲會直接汲取農作物自身的養分,導致農作物養分不足,出現質量問題。同時,即便病蟲在土壤中死亡,所殘留的尸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土壤質量,或者為雜草以及其他害蟲提供生長條件。對此防治并控制病蟲害是農作物種植人員需重點關注的一大問題。
有效控制病蟲害,不僅可提高玉米的生長質量,同時也可提高整體的產量。一般來說,防治玉米病蟲害的首要工作是要提高玉米種子的防御能力。例如,在培育種子階段,工作人員可創設無菌環境,避免外界有害細菌與種子的直接接觸,埋下質量隱患,從根本上提高種子的成活率。在種子培育完畢后,種植人員需要精挑細選,選擇顆粒飽滿、存活率較強的種子種植到土壤里,并對其展開實時監控,及時處理存在的病蟲害的植株。在種子經歷基礎生長區后,工作人員還需定期利用農藥加以輔助,通過少量多次的噴施有效扼殺病蟲害,也可降低農藥對于玉米造成的質量影響,真正提高病蟲害防治效率[2]。
2.4? 高產栽培技術
為了進一步滿足現代經濟所提出的發展要求,在種植玉米時,工作人員需要有針對性的對技術加以調整創新。
在判斷農業技術是否合適時,工作人員可以參考的主要標準是,在該項技術應用的過程中,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是否出現了積極變化。結合玉米種植歷史發展來說,雖然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對于玉米種植的時間并沒有長于國外。相較于國外而言,我國的玉米種植體系并不完善,經驗也相對較為匱乏?;谶@一條件,我國玉米種植人員需要形成客觀認識,能夠貫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理念,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并巧妙地將其融入到我國的玉米種植體系中,合理應用。在現代種植業機械設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高產栽培也是應用效率較高的一種新技術。所以,種植人員需要將機械設備與人工作業相互整合,在兩者巧妙融合的狀態下,既提高了整體的種植效率,同時也保證了種植的準確率,可以創建更加優秀的玉米生長發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