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云 李芹 曹愛鳳 劉德喜
摘要:大豆屬豆科植物,是我國糧食作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含蛋白質高,營養豐富,即能為人們提供油料,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隨著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規模化養殖的提升,國產大豆種植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化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大豆產量,提升大豆質量品質及如何有效防止病害蟲危害是大豆種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筆者根據多年大豆種植及管理經驗,從良種選擇、播種、生長期管理及病害蟲防治等方面加以闡述,希望能為大豆種植戶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產種植;病害蟲;防控
大豆素有“豆中之王”的稱號,不僅在生活中和工業中用途廣泛,而且營養價值豐富,故受到世界各地廣大種植者的愛好,我國種植大豆的歷史悠久,是世界公認的大豆原產地。近年來,由于受我國大豆品種單一,人工種植效率降低,單位產量較低,生產出的大豆生產成本較高,加之市場流通成本變高,種植大豆的利潤較低,影響了廣大糧農的積極性。大豆產量已由原來的產量世界第一退至世界第四。幾十年間,我們從完全自給自足的生產與消費大國變為依靠大量進口來維持工農業需求的國家。大豆富含蛋白質,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長期食用有降低血脂及膽固醇的作用。即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不可或缺的飼料原料,市場需求旺盛。由于我國大豆需求量大,只有在東北地區大面積的種植,缺口較大,大豆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需大量依賴進口,極大設限于國外,價格持續上漲。為提高大豆產量,提升大豆品質,就需要種植戶熟練掌握高產大豆種植技術、大豆生長習性及病害蟲防治措施,從而提高大豆種植的經濟效益。
大豆高產種植技術
近年來,我們從國外引進多項先進的大豆栽培技術,這些栽培技術的引進、推廣與普及,有效的提高了我國的大豆產量和種植技術。新技術的引進已在農業生產中凸顯成效,若進一步推廣一定會為大豆產量豐收帶來新的希望。
1? 品種的選擇
種植環境是大豆育種的重要影響因素,優良品種一般有低桿、矮桿、半低桿的特點。播種前要對大豆田地土壤進行化驗分析,由于大豆種植種子多為國外引進品種,應選擇適合本地土壤類型生長的,產量高切抗病害蟲能力較強的,對環境氣候氣候積溫等綜合環境因素相適應的大豆品種。選種時應選擇大小均勻顆粒飽滿的種子,種子純度要在98%以上,種子水分含量要高于12%才能達到種子發芽的要求,選擇粒大飽滿的種子,保證大豆種子的純度,這樣的種子養充足,能夠保證出芽時間一致芽苗均勻,防止出現早苗、晚苗現象。播種前要對大豆種子進行充分晾曬,挑選出霉變雜質。按照1kg根瘤菌拌種20kg的劑量充分攪拌,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既能有效預防蟲害,又能提高結實率及飽夾數量,提高大豆苗的抗旱能力。
2? 選擇適合的土地土壤
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條件是大豆豐收的基礎,適宜的自然環境條件、降水、光照積溫狀況是必要保證。良種大豆對土壤的要求很高,土質不能過于疏松,風雨天氣會使土壤塌陷致使大豆倒伏,不利于大豆穩定生長。土壤板結,土壤太密會使大豆根系生長受限,影響根系生長延伸和對養分的吸收,這樣會導致成熟后的大豆顆粒因缺少養分不飽滿,營養成分含量隨之降低,影響大豆的整體品質。種植大豆的土壤最好為黑土或黑鈣土,耕地較為平坦,有機質含量較高。耕種之前要施足底肥,一般采用腐熟發酵后的畜禽糞便等有機肥均勻撒開后深耕,犁耕深度20cm以上,確保生長后期肥料供應。采用深耕的方式耕種以后需對田地精細整理,平整起壟,除草保濕。為大豆播種、催芽發芽、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
平整種植大豆的田地時要特別注意豆田的壟要必須飽滿,中部隆起高度明顯,犁耕深度要適宜,按照深耕淺翻的耕作模式。深耕要達到35cm以上,打破大豆種植土壤的犁底層,通過晾曬提升種植土壤狀態,激活種植土壤肥力,為大豆根系生長提供足夠的生長條件,修剪大豆植株,保持充足光照時間,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讓植株健壯生長,不易倒伏。
3? 選擇適宜的時間播種
播種時間是否恰當會影響成苗的生長趨勢,因此需細致觀察斟酌播種時間,根據當地氣溫狀況,春大豆最佳播種時間為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夏大豆最佳播種時間為五月中旬。播種有以下兩種方法:等株距穴播種法,此種播種法適于小面積的大豆種植,種植農戶可人工或運用機械進行等距離播種,這樣能保證種穴深度一致,出苗后均勻分布,植株個體生長整齊均衡,利于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起壟窄行密植法。水利條件較好,種植面積較大的地塊多采用這種播種方法一般采用70cm寬度起壟、株距為40~50cm的窄行密植播種方法,此種方法縮壟增行,利于灌溉及管理,適用于機械化種植,節省人力成本。保證大豆充分利用地力光照,便于清除雜草,確保大豆產量高產穩產。播種前要對大豆種子進行處理包括曬種、拌種和種子包衣三個步驟。晾種:種子播種前受儲藏條件限制濕度過高或種子本身水分含量較高時,應提前3~5d對種子進行晾曬,達到除濕降溫的效果。拌種:結合本地氣候及土地條件選擇適當的拌種方式,根據測定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宜選擇微肥拌種;若土地長期閑置土壤板結宜選用根瘤菌拌種。種子包衣:選擇品質優良的大豆種衣劑按照1:80的濃度對種子進行充分攪拌,使藥劑均勻附于大豆種子表面,這樣能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4? 生長期期內的田間管理
大豆出芽后,及時除草鋤地,根據出芽狀況及時間苗補苗,整理植株的分布情況和植株間隔距離,過密會使大豆植株因營養供應不足、光合作用不足植株矮小枯萎,過疏則浪費土地,影響整體產量。為保證大豆產量,按照生長的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進行施肥。施肥過程中按照“中間輕,兩頭重”的方法,對田地土壤加以改善肥力,滿足營養肥力需求。在大豆種植分枝期內按3:4:3的比例將氮肥、磷肥、鉀肥混合一塊施肥。嚴格控制尿素使用量,減少使用高氮復合肥,防止大豆虛長徒長,過于旺盛。在大豆生長中后期,植株開花期與接穗并期進行,生長速度較快,需要大量肥料,在這期間,在根部施肥的同時,應用磷酸二氫鉀、尿素等混合溶液噴灑進行葉面施肥,促進能量吸收,增加坐果粒數。噴灑葉面肥應按照大豆不同的生長階段來確定施肥時間,嚴格按照分枝期、開花初期、盛花期、結莢期四個階段進行、在大豆種植開花結果后,施肥的主要目的促進大豆顆粒鼓粒和增加粒數,是增加產量的關鍵時期,這時以到大豆生長的后期,根部瘤菌固氮功能已經衰退,需施加尿素、碳酸氫銨等肥料及時補充肥力營養,使大豆果實顆粒豐滿。施肥后如土地土壤干旱,應及時進行灌溉,保墑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