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敏

摘要:鎮壓時調節小麥生長的一項主要措施之一,通過鎮壓能夠有效避免旋耕土層懸而不實、土壤與根系結合緊密度差、易漏風跑墑、造成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下降的情況,提高出出苗率和出苗整齊度,防止小麥旺長,降低倒伏率,提高單產。為此,本文從鎮壓對種子質量、土壤墑情、小麥生理特性、預防凍害、鎮壓技術要點等多個方面層層分解,以期為麥田鎮壓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提供技術指導,為小麥的優質高產提供技術保障,為小麥栽培技術體系的進步一完善提供資料參考。
關鍵詞:小麥;鎮壓;種子;生理特性;墑情;凍害
隨著小麥整地旋耕和秸稈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耕層變淺,旋耕土層懸而不實,土壤與根系結合緊密度差,易漏風跑墑,造成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下降,影響小麥根系生長發育和吸收營養,最終導致后期早衰。同時受播種較早、播量較大、偏春性半冬性小麥品種等因素的影響,加之秋冬氣候變暖的極端天氣,導致部分麥田出現旺長現象。小麥苗期旺長不僅造成群體過大,通風透光性差,基部節間變長,莖稈細弱,易出現倒伏現象,當遇到寒冬或倒春寒時會發生小麥凍害。此外,苗期養分過度消耗會導致小麥后期養分供應不足,穗粒數、千粒重明顯降低,最終導致減產。
鎮壓時調節小麥生長的一項主要措施之一,相對于噴施化控劑、水肥管理等控制措施具有操作簡單、投入少,綠色環保無殘留、控旺培壯效果顯著等優點。因此,大力推廣應用麥田鎮壓技術將是保證糧食安全和供應的重要措施。為此,本文從鎮壓對種子質量、土壤墑情、小麥生理特性、預防凍害、鎮壓技術要點等多個方面層層分解,以期為麥田鎮壓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提供技術指導,為小麥的優質高產提供技術保障,為小麥栽培技術體系的進步一完善提供資料參考。
1? 鎮壓對播種質量的影響
小麥播種后鎮壓可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增加種際水份,根系得到及時伸長,下扎到深層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提高出苗率19.97%。在播后持續干旱條件下,鎮壓可縮短出苗時間1-2d,最終促使麥苗整齊健壯。
2? 鎮壓對土壤墑情的影響
鎮壓可壓碎坷垃,壓實土壤,增加土壤緊實度,促進土壤下層水上升,利于保墑、提墑。同時壓實耕作層土壤,減少水分無效蒸發,達到保墑節水效果,有利于提高冬季和春季抗凍能力。特別是小麥返青后鎮壓,可壓實冬季凍融疏松的表層土壤,彌封裂縫,使土壤與根系緊密結合,顯著減少水分蒸發,減輕春季旱情。
3? 鎮壓對小麥生理的影響
播后鎮壓可促進小麥次生根的增加和根系活力提高,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單株分蘗、分蘗成穗率,其中單株分蘗增加12.2%,分蘗成穗率提高8%-15%。越冬前麥苗經鎮壓受到一定的壓力和鍛煉,內在生育能力被激活,抑制主莖和大分蘗生長,延緩幼穗分化時間,促進次生根生長,保苗轉壯,生長整齊,提高分蘗成穗率,同時有利于田間通風透光,且能增強麥田耐寒、抗凍和抗旱能力。冬前鎮壓的麥田,越冬凍害死苗(蘗)率降低90%左右;返青起身期鎮壓可縮短小麥基部1~3節莖節長度,其中基部第二節和第三節縮短明顯,可縮短10.0%以上,抗倒伏能力明顯增強。鎮壓可減少無效分蘗,降低肥水的無效消耗,有利于后期生物量的增加,改善群體通風透光條件,增強豐產穩產性。
鎮壓后小麥灌漿持續時間延長,粒重緩增期持續時間增加,進而使總的灌漿時間增長,穗粒數和千粒重增加,最終實現增產。與不鎮壓相比,鎮壓促進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分別增加了2.00%、2.25%、0.8%。
4? 鎮壓對小麥凍害的影響
小麥鎮壓后植株抗霜凍能力明顯減弱,隨著鎮壓后時間的延長抗霜凍能力迅速恢復。在霜凍發生6d前鎮壓,可避免霜凍害加重的情況。鎮壓可抑制植株旺長,縮短基部節間長度,降低株高,減緩穗分化進程,鎮壓減慢穗分化階段的量化值減少超過1的時間達到16d,同一量化值出現日期推遲1d以上的時間到16d,因此把拔節前第16d作為鎮壓防霜實施的最早時限。小麥拔節鎮壓主要作用是降低株高,延緩小麥發育進程,預防晚霜的作用,拔節鎮壓主要對小麥二、三節起作用,可以縮短二、三節長度,堅實其強度,達到抗倒伏的作用。若起身和拔節結合鎮壓一般可降低株高10cm左右,有良好的抗倒伏和預防晚霜凍害的作用。
5? 鎮壓操作要點
鎮壓應選擇在天氣暖晴,表層土壤干燥的午后進行,有利于麥苗損傷后恢復。鹽堿地、土質粘重的麥田不易鎮壓。弱苗不鎮壓,苗小無蘗不能壓,苗大無蘗宜重壓,拔節以后不能壓。
如果前期不鎮壓又不耙壓,深松、旋耕后會因為耕層土壤懸松,不但使小麥種子播種過深,出苗難以整齊,出苗多是弱苗,后期又影響分孽和成穗數,情況嚴重時會影響后期的產量和質量,降低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和以后的種植積極性。如果小麥進入分蘗期后,不及時進行鎮壓,小麥會生長過快、過旺,容易出現倒伏的情況。另外,不鎮壓又不耙壓還會因為土壤疏松,透氣性較大、保水能力不強,致使土壤很快失墑,次生根不能大量萌發和生長,小麥易處于長期干旱的逆境脅迫狀態。同時,冬天風力較大,土壤通風透氣狀況更加顯著,寒旱交互條件下,小麥易出現死苗情況,嚴重影響后期產量,因此必須進行鎮壓或耙壓。旋耕后及時用用釘齒耙耙壓1遍后再用滾輪鎮壓器鎮壓1遍,破碎土塊,達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實、保墑抗旱。用帶鎮壓輪的小麥播種機播種,隨種隨鎮壓。播種出苗后,為降低小麥秸稈高度增強抗倒伏的能力,增加分蘗,提高小麥有效分蘗數,需要進行再次鎮壓。鎮壓時,可用拖拉機帶鎮壓輪在麥田直線行走進行鎮壓,鎮壓時機器不能行走太快以防車輪對麥苗莖基部造成過量損傷。
參考文獻
[1] 劉紅杰,朱培培,倪永靜,等.不同整地方式對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性狀的影響[J].農業科技通訊,2014(5):52-55.
[2] 劉紅杰,鄭貝貝,朱培培,等.不同整地方式對土壤水分及小麥產量的影響[J].2014(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