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艷
摘要:花生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也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在我國有著悠久的花生種植歷史,盡管我國很多省份都有花生種植,而且花生種植的范圍也很大,但是在花生種植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導致花生種植所獲得的經濟效益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生種植行業的發展。因此,本文結合對花生種植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的深入的分析,探討規范化種植花生和標準化管理的規程,以此來提高花生種植的有效性,推動花生種植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花生種植;規范化;標準化;技術規程
花生是一種人們非常熟悉的農作物,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盡管這種作物在我國大部分區域都有種植,其種植規模也較大,而且人們對于花生種植也非常熟悉,但是大多數群眾種植花生的技術都是按照傳統粗放型農業管理模式來進行種植的,導致花生種植的經濟效益不高,無法實現科學化、高效化的種植。因此,我國的花生種植行業在種植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這制約了種植活動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為了改變目前的花生種植現狀,提高經濟效益,本文結合實踐提出花生種植規范化及管理標準化技術的策略。
1? 認真做好耕作方式的選擇
花生種植要想取得理想的收益,擴大花生種植的規模,種植人員需要在種植過程中特別注意耕作方式的選擇,這涉及到花生的產量以及農民的經濟收入,所以要對這一問題高度重視,選擇科學、高效的耕作方式,提高花生種植的經濟收入。由于花生種植的收益要遠遠高于其他農作物,所以很多地區大規模種植花生,為了提高經濟收益,很多地區盲目的對花生進行種植,沒有根據花生生長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耕作方式,導致很多地區出現了連作的問題,從而降低了花生的產量。花生在生長過程中對土壤中的養分有著很高的要求,若不能為花生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將會加速花生的死亡。因此,盲目耕作不僅會打亂植物正常的生長規律,也會導致土壤中養分發生變化,使花生在生長過程中出現各種病蟲害,增大花生種植過程中的經濟損失。所以農民在種植花生之前,一定要認真做好耕作方式的選擇,以此來保證花生的正常生長避免土質發生變化,為花生的下一階段種植提供肥沃的土壤條件。花生是一種豆科植物,與其它豆科植物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因為其它豆科植物都是在地面結果,而花生是在土壤中結果,所以花生在生長過程中對土壤中養分的消耗量非常大。只有確保土壤中有足夠的營養成分,才能滿足花生生長過程中對營養物質的需求。目前花生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很多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由于市場需求較為旺盛,因此花生種植的收益較高,所以農民在選擇耕作方式的過程中,要結合花生生長的特點采取輪作的方式來展開花生種植,這樣既能保證花生的產量,提高種植花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又不會造成對土壤中養分的過度消耗,有利于后續農作物種植活動的開展,而且還能進一步提高花生的產量。一般來說可以在小麥收割完成之后播種花生,在花生收獲之后種植小麥,通過這種輪作的方式,可以實現兩年三種,這樣既不會對土壤中養分含量造成影響,也能給土壤一定的修整時間,使土壤進行自我調節,促進各種農作物的生長。農民在種植花生過程中,一定要改變傳統的觀念,要堅決杜絕在同一地塊進行花生輪種,以此來避免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實現穩產和增收的目的。要避免在花生種植過程中的短視行為,盡管通過連續耕作可以在短期內提高花生的產量以及經濟收入,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弊大于利,所以農民一定要重視這些問題。
2? 認真做好土地的整理
花生種植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獲取較高的經濟收益,土地的整理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對花生的生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提高花生種植的產量和質量。為了更好的促進花生的生長,提供及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需要在花生種植活動之前對土地實施深耕,以此來改善土壤的結構,疏松土質,增加空氣流通量,使花生的根系能夠更好的呼吸,進而促進其生長。借助生根能夠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也能使土壤中微生物在土壤中更加自由地活動著,能夠更好地促進花生的生長,深耕建議在冬季之前進行,避免冬季溫度過低不利于花生根系的生長,還要確保深耕的深度在40~50cm,使花生能夠從土壤中獲取營養物質的同時確保其呼吸的正常。此外,隔年深耕一次就能滿足花生生長的需要,不需要每年進行。在春季花生種植之前,要對土地進行旋耕,以此為花生種植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在平整土地的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及時清除田間的碎石塊和其他雜物,如果在小麥收割之后進行花生種植,要使用碎草機對田間的麥茶進行處理,耕地的深度要保持在25cm左右,要確保表層土壤中沒有麥茬,這樣才能有效促進花生的正常生長。同時,在土地整理過程中要注意向土壤中施肥,大多以有機肥為主,這種肥料價格低廉、方便易得、營養物質充足等特點,能夠長期為作物生長提供所需的養分,同時也能改善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營養供給,為花生的正常生長創造有利的條件,進而提高花生的產量,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3? 認真做好花生種子的選擇
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土壤類型、營養物質含量都有很大不同,所以在花生種植過程中必須要積極進行測土配方,詳細了解不同地區土壤的成分,并根據土壤的成分來選擇合適的花生種子,只有注意了這一問題才能更好的促進花生種植活動的有效開展,擴大花生種植的規模,提高種植所獲得的經濟效益。為了提高花生產量,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大規模推廣花生種植,在春季播種花生的過程中要積極選擇豐花1號、山花9號等花生品種,夏季種植優選山花8號、山花9號等花生品種,在花生播種之前要對花生種子進行充分的晾曬,晾曬的時間要控制在兩天左右,借助陽光的照射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花生中的病菌含量,使花生能夠更快的生長,對于提高花生種子的成活率也能發揮出更加積極的作用。花生種植能否取得較為理想的經濟效益,關鍵原因在于品種的選擇,所以農戶在種植過程中需要積極和農技部門溝通和合作,并在專業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展開科學種植,推動花生種植的規模化和標準化發展,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花生種植的產量,并以此帶動農民經濟收入的不斷增長,提升農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