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魁元
摘要:山東地區是我國主要的鮮桃生產基地,對保障市場供應有重要的作用,提高桃樹產量和品質是目前桃樹種植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對桃樹栽培過程中種植方法、水肥管理措施、樹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技術措施進行總結分析,為提高桃的產量和品質,增加種植戶收益提供參考。
關鍵詞:桃樹;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
桃樹是重要的核果類果樹,在水果中占據重要地位,由于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桃不僅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果汁、果糖等。因此對桃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山東是我國桃果品生產大省,常年栽培面積在8 萬hm2左右,對我國的桃果品市場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桃樹面積的增加,管理水平不能滿足當前的需求,而且由于害蟲危害亦日趨加重,加上長期單一使用化學農藥,給桃的種植管理帶來不利的影響,使得桃的產量和品質下降,為提高桃果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部分地區開展了進行桃創新技改試驗,獲了桃優質豐產的系列創新技術。本文就目前重要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總結,為為提高桃的產量和品質,增加種植戶收益提供參考。
1? 山東桃樹高產栽培技術
1.1? 選擇場地和品種
桃樹由于不耐鹽堿,因此對種植土壤要求較高,在種植場地選擇時要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土質疏松、排灌方便的土地。品種是決定產量和品質的關鍵因素,因此品種的選擇至關重要,首先要選擇豐產高、外觀美、品質好的品種,在土壤貧瘠、灌溉條件較差的區域要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其次是為了最大限度滿足鮮食果品市場,在種植過程中根據當地環境特征及市場需求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種,已達到不同時期對桃的供應,不僅能夠緩解市場壓力,還能夠增加收入。在桃樹種植時還應該配置授粉樹,確保桃樹花期劃分充足,最大化提高坐果率,授粉樹采用隔行栽植,數量控制在20%~45%。
1.2? 合理栽植
桃樹栽植可在春秋進行,秋季栽植最為適宜,一般在土壤封凍前,春季栽植時,要在樹芽萌發前、土壤解凍后進行。栽植過程中要注意挑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創傷、根系發達的幼苗。種植密度是栽植中的重要任務,種植太密枝條交叉生長,會影響通風透光,種植太稀空間利用不充分,增加生產成本,一般平地按 4m×4m 的株行距種植,種植約42棵/667m2,山地 3m×4m 的株行距種植,種植約55棵/667m2。種植時要做到挖大坑,淺栽苗,栽植坑大小為1 m×1 m×1 m,在每個坑底部施入復合肥 1~1.5kg或者人畜禽糞1.5~2.5kg,填土時先填上層土,最后填下層土,樹苗栽植深度為 20~30cm。栽好后進行灌水,以確保幼苗成活率。
1.3?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實現高效生產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桃的產量和品質,一般桃樹肥料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選擇緩效性的有機肥和復合肥,有機肥最好是腐熟后進行深埋,基肥在秋天落葉前后結合秋翻施入效果最佳,可以充分發揮肥效,有利于樹體貯藏養分的積累。基肥的投入一般占到全年肥料用量成本的60左右。桃樹追肥要根據桃樹的生長和需肥特點進行,追肥的次數也應根據土壤質地、降雨、氣候等因素靈活掌握,以利于更好地促進肥料養分的吸收。以萌芽前、硬核期、果實膨大期和采收后追肥較為合理,萌芽前追速效性氮肥肥,主要是補充貯藏營養的不足,促進根系和新梢前期生長,使開花整齊,受精良好,提高坐果率。硬核期以氮、磷、鉀配合施用效果較好,可供應胚的發育與核的硬化。在果實膨大期主要施速效氮肥和鉀肥,但是氮肥施入不可太多,以免徒長。可促進果實增大,提高品質。根據品種的特性早熟品種可早施,晚熟品種晚施。采摘后以磷、鉀肥為主,配合氮肥,對生育期較長的桃樹品種進行補充肥料,增加樹體營養積累,提高花芽質量和越冬能力。
桃樹雖然較抗旱,但要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仍需適量灌水。根據生育時期適時進行灌水,萌芽前、硬核始期、果實膨大期是桃樹生長的關鍵時期,要重點關注,萌芽前灌水要澆足、灌透,硬核期是需水的臨界期,缺水或水分過多,都易引起落果,此期灌水應淺澆,果實迅速膨大生長,此時澆水可顯著增加產量。此外,雨季都要注意及時排水,防止病害發生。
1.4? 果樹修剪
桃樹修剪能夠控制桃樹的骨干枝和結果枝,合理的修剪方式能夠提高果樹的座果率和壽命。修剪在桃樹不同生長階段修剪方式存在一定差異。在幼苗期以保留為主,將主干枝控制在2/3,要控制好修剪力度。桃樹初果期,適當修剪過密枝將主枝控制在3~10條,確保果樹主側枝的開張角度。在果樹果實生長旺盛期,通過疏剪的方式,為果樹營造良好的采光條件,并注重培養結果的新枝組。
桃樹生長季修剪分為春季、夏季和秋季,夏季修剪,可以控制無效枝的生長,改善光照條件,有利于花芽形成,均衡樹勢,調節和協調生長與結果的平衡關系,提高品質等。桃夏季修剪技術含量高,工作量大,每年夏季修剪兩次就能對枝條控制和樹勢。主要采用疏(除),拿(枝),擰(梢)三種方法進行。在修剪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避開雨天,可以減少感染機會;夏剪宜輕不宜重,輕剪有利于樹勢的提高;直立枝條不建議短截或者除。桃樹秋季修剪的目的就是對樹形、樹勢進行科學的調控,以實現通風透光,達到早果、豐產、優質、高效的目的。秋剪易于調控樹形、樹勢,培養豐產樹形,實現立體結果,還可以預防病害。秋季修剪必須“把一行樹當成一棵樹”來剪。但是桃園栽培模式、管理水平、栽培品種千差萬別,不能“千篇一律”地進行桃樹秋剪,要因園、因樹、因品種秋剪,以免削弱樹勢。
1.5? 加強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為了達到持續豐產,通過人為去除過多的幼果與幼花的一種管理措施,一般情況下,桃樹開花只有一部分能夠結成的果實,約占總花數的15%~20%,如果桃樹的花過數量過大,會導致營養供應不足,出現很多次果與小果,影響果實的正常生長發育,還會降低樹的抗逆能力,容易發生病蟲害。因此要通過人為方式進行摘除沒有正常發育的幼花與幼果降低養分的消耗量,并促進幼果、新梢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