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混凝土,總會讓人想到磚塊、攪拌機、建筑物這樣一些冷冰冰的物體。可是,一群年輕人卻看到了混凝土的質感和溫度。
“90后”余光鑫是福建人,雖然讀的是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但作為工科生,卻有著文科生的浪漫情懷。他得到了鄔超、謝敏奇、肖澤恒3個小伙伴的支持,一支由4人組成的名叫“造么”的創業團隊就此誕生。
要制造,先得有材料。余光鑫開玩笑說,自己在建筑系里混得像個“泥水佬”,混凝土是他接觸得最多的材料,長時間的“相處”,讓他竟然對混凝土產生了親切感。于是他提出,“造么”就以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做產品設計。
有一次,余光鑫和鄔超應邀去給模型課任助教,巧合的是,采用的材料就是混凝土。這極富創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十分感興趣,積極性非常高。看著擺在面前的“千奇百怪”的器具,余光鑫驚嘆大家非凡創造力的同時,也深受啟發。
“用混凝土做花盆,在里面種上花,意味著混凝土可以跟自然元素結合,使它具有生命力,從而改變混凝土本身作為建筑材料冰冷的形象。”基于這一特點,余光鑫借助《道德經》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寓意,將“造么”的第一個產品命名為“三生萬物”。
令人驚喜的是,花盆很受歡迎,這讓余光鑫深受鼓舞,也讓他看到了市場的潛能。他認為,要做大眾化的產品,才能適應消費者的需求。于是,他們制作了混凝土產品包,里面有所有材料,并配上教學視頻。只需5分鐘,就可自己制作一個。
還有,他們用混凝土制作成吊墜,并在七夕前,推出七夕禮盒。里面裝有注射器(帶膠水、堵頭)、一枚吊墜、三份模具,以及名為不渝之愛、執子之手、Love Bird的三份剪影。
禮盒還配有詳細的說明書,只需將剪影粘貼進模具里,再澆上混凝土,24小時后拆開,原本冷冰冰的混凝土表面就會浮現出選中的那個愛的剪影,特別有意思。
最近,受聲音振動產生波紋現象的啟發,余光鑫嘗試通過聲音讓材料生成不同的形態,讓更多的普通人在設計中加入自己的個性元素。
當買家下單時,余光鑫會與對方協商溝通,讓對方說出一句跟購買首飾有關的話。這句話的聲波振動會自動生成某種形態或者花紋,然后“造么”運用技術對收集到的聲波曲線進行加工,根據其最終形態制造出獨一無二的首飾。
這一創意引起網友們極大的興趣。“今夜月色真美。”“我愛你。”“你是我今生的唯一。”……祝福、表白、誓言……說什么的都有,為“造么”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
迄今為止,“造么”發布的混凝土產品包括U盤、書擋、筆記本,還有戒指、耳環、吊墜等,市場潛力看好。未來,余光鑫希望給人們提供一個平臺,借助電腦程序插件和模具標準化來降低混凝土產品制造的門檻,讓混凝土DIY平民化,用戶只需要輸入各類參數,就可以得到完全屬于自己的設計產品。
(摘自《戀愛婚姻家庭·青春》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