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遜是美國紐約警局11分區警察。20年前,他曾參與“9·11”事件的救援工作。很久之后,他才發現這場搜救活動的代價:他們所處的廢墟周圍充滿了有毒氣體和致癌顆粒,這些有害物質沿著他們的呼吸道進入身體,無情地侵蝕他們的五臟六腑。
災難過去20年,悲劇卻未謝幕。
廢墟中的2500多種有害物質
“過去兩個月,我們失去了3位兄弟。”說起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同事,迪克遜滿臉落寞。
他們去世的原因,都是“9·11”誘發病。當年,恐怖襲擊發生后,所有紐約警察都被要求取消休假,參與救援行動。迪克遜接到任務,是要在世貿中心倒塌后的區域搜尋生還者。救援行動開始后不久,一些救援人員出現喉嚨刺痛、頭疼失眠等癥狀,迪克遜也在那之后患上了嚴重的睡眠窒息癥、鼻竇炎以及胃食道逆流。
再后來,越來越多人出現身體不適,而且情況越來越明顯。事后調查發現,救援人員當時身處的超過120萬噸建筑材料的廢墟上,漂浮著大量灰塵、玻璃和粉狀水泥;兩架飛機攜帶的數千加侖航空燃油劇烈燃燒,向空中噴出大量有毒氣體;瓦礫堆里燃燒著的5萬多臺計算機和其他電氣設備釋放出二噁英、汞、砷、鎘、鉛、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以及其它可引發腎臟、心臟、肝臟和神經系統惡化的有害物。
這些由2500多種有害物質組成的毒氣團順著風,飄出去數十公里遠。當救援人員在斷壁殘垣里穿行時,整個人都會被毒氣云團圍住,身上除了衣物,沒有其他保護措施。
“我們就穿著平常穿的襯衣,戴著普通口罩,在那里挖了兩個月。沒有人告訴我們,在那里工作是危險的。”迪克遜事后回憶說。
超300噸致癌物
更可怕的無形殺手埋伏在四周。美國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在“9·11”事件發生后數月公布的報告顯示,世貿中心的建筑墻體使用了300~400噸石棉,飛機撞向大樓爆炸時產生很多石棉粉塵都被救援人員吸入體內。
石棉,是世衛組織界定的一級致癌物,美國從1971年起禁用石棉,但出于降低成本考慮,世貿中心大廈建造時,噴灑了大量石棉,為金屬結構做防火層,大約有一半的樓層都使用了石棉。當年大樓坍塌后,這些石棉散落在周圍幾公里處,在“9·11”事件發生一年后仍未完全清理干凈。石棉暴露,正是“9·11”受害人數日后激增的主要原因。
《紐約客》在統計“9·11”受害者時,根據其受害原因分為三波:第一波受害者是在世貿中心倒塌事故中造成的直接傷亡者。接下來的幾年里,在第二波受害者——救援人員、志愿者甚至曼哈頓下城居民當中,出現了更高診斷率的呼吸消化系統疾病,這些患者都曾吸入雙塔倒塌釋放出來的粉塵。第三波受害者,由在原爆點附近工作生活的癌癥患者構成。
世貿中心健康計劃(WTCHP)數據顯示,在已記錄的患者中,甲狀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有所增加。像間皮瘤這樣的癌癥,最小潛伏期長達十多年,有的甚至可能需要三四十年才表現。醫生預計,未來將出現更多癌癥患者。
被遺忘的40萬人
據紐約消防局開展的監測計劃估計,有大約40萬人的健康可能受到“9·11”事件的影響。其中不僅包括參與現場救援的人員,還有從災難當天,一直到2002年5月30日之間,居住在曼哈頓下城、運河街以南的十幾萬居民,以及建筑碎片清除路線上的相關區域、碼頭、駁船、停尸房等地方工作的人員。
美國政府當年并未將這個實情告知民眾,盡管疾病來得突然、徹底,令人恐懼,政府依然堅稱,在以原爆點為中心的6.5萬平方米區域內,人們可以放心生活。紐約雙子塔倒塌后一周,時任美國環保局局長懷特曼信誓旦旦地說,原爆點周圍的空氣質量良好,“沒有任何健康威脅”。曼哈頓島上的職工在“9·11”事發后一周就復工了。
WTCHP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在接受WTCHP健康監測的人員中,已有3623名救援人員去世,數字超過了官方公布的“9·11”遇難者人數2996人。
“3600多名‘9·11應急救援人員已經去世,但據我所知,還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加入到WTCHP當中。”迪克遜不希望那些無辜的人被無情遺忘,為此,這些年來,他一直關注“9·11”誘發的癌癥相關數據和報道,不斷呼吁當年可能受影響的民眾參與WTCHP,盡快接受檢查和必要治療,并希望有關部門能更重視這些受害者的身體健康,甚至心理健康。
(摘自《南方日報》 張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