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昕昀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德育課程,為了增強其親和力與生動性,消除其枯燥性和刻板性,為了使高度凝練的教材語言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教學語言,情感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想運用好情感教學,須遵循情境性、主體性、生活化三個原則,通過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挖掘教材情感因素,開發情感教學資源,完善教學評價機制等方式來實施情感教學,從而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推動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均衡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情感教學;原則;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5-0011-02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弊尷碚撋鷦拥剡M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要想取得這樣的教學效果,情感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手段?!扒楦薪虒W”是指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基于對學生認知等因素的綜合思考,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將情感因素融入教學過程。這種教學方法能實現師生之間的情感共鳴,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實現認知與情感的統一。
一、 情感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原則
(一)情境性原則
這里的情境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生在學校生活的軟環境,如課堂風格、學校文化、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等;另一方面就是教師在課堂中創設的教學情境,為了讓課堂更加生動活潑,教師會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師生共同參與扮演其中的角色,可明顯提高教學效果。完整的教學活動不僅是認知層面的信息傳遞,還是情感層面的信息交流。積極的情感交流能有效促進知識的傳遞,正確的知識傳遞會推動情感的交流,二者相輔相成。良好的教學環境和適宜的教學情境均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
(二)主體性原則
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承認并重視學生在教育實踐中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葉瀾先生認為: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新人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課堂教學中的生命與活力。而課堂的生命與活力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其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則處于主體地位。在思想政治課的情感教學中堅持主體性原則,先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不由自主地秉持單一的教師主體觀,這種觀點常常只強調教師在課堂中、在教學內容安排上的主導作用,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若想成功實施情感教學,就一定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情感交流的另一方。教師必須將課堂還給學生,變“一言堂”為“互動堂”,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促進了知識的有效傳遞。
(三)生活化原則
現實的社會生活是情感教學資源的沃土。政治課程本身具有生活化和時代性的特點,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一切蘊含情感因素的事物,將其運用在課堂教學中。例如,在講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出發,以學生所在的村或社區的村委會、居委會選舉為例,為學生引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知識,使學生明確我國人民能當家做主,就取決于我國的優越制度。除此以外,貼近生活的話題也使得教師在課后能與學生有話可聊,讓學生從心理上認可教師,于無形中增強了教師的人格魅力,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二、情感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途徑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愛是一種具有良好效果的情感催化劑,要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愛是必不可少的。人民教師“熱愛學生”是一種重要的職業道德品質,那么,應該如何來愛學生呢?首先,教師的愛要“真”?,F實生活中,部分教師了解到學生的家庭背景,會為了個人的發展而抱有目的地親近學生,把學生當作追求利益的工具,這種愛是虛假的、自私的。這不僅有違職業道德,還會對學生造成傷害,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其次,教師的愛要“廣”。這里的“廣”有兩層含義,一是對象廣,也就是教育工作者要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關懷,不只有優等生,還有中等生和后進生;二是內容廣,教師關愛學生,不應只關注學生的學業成就,還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是否遇到困難等。最后,教師的愛要“嚴”。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愛不應是無原則的,要與嚴格相結合。當學生表現得好時,教師應贊揚、鼓勵他們;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要及時指出,幫助學生糾正,給予適當的批評,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二) 提升教學藝術,激發學生的情感需要
教師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語言,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語言其實是一門藝術,不是簡簡單單通過文字符號就能表現出來的,若教師能有效運用教學語言,對提高教學效率是有積極作用的。通常,我們將教學語言分為文字性語言和非文字性語言。文字性語言是指教師的口頭語言,對于政治課來講,文字性教學語言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嚴謹性和邏輯性。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語言表達的科學性,要條理清晰、準確無誤地將信息傳遞給學生。教師還應注意教學語言要幽默,富有感染力。幽默有趣的教學語言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積極地融入課堂,使教學具有生命色彩。另外,教師還需注意使用教學語言時的音量和音調。研究表明,抑揚頓挫、富有情感的教學語言有利于教師教學情感的表現,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非文字性的教學語言主要是指教師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體態等,是一種無聲、動態的教學語言。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總是面無表情,保持一個姿勢給學生授課,那么一堂45分鐘的課,還沒有到十分鐘學生就感到無趣,出現睡覺、發呆、做課外作業等與課堂毫不相干的現象。因此,教師要懂得使用豐富的面部表情,如給學生一個會心的微笑或者飽含鼓勵的眼神,都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心靈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