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夏文香 李金成 武桂芝 趙寶秀 唐沂珍
【摘要】? ? 在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的應用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理信息化成為大勢所趨。環境規劃事關人類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人們對生活和活動空間的合理安排。高校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的持續發展應融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對學生因材施教,進行個性化評定,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磨練學生的技能熟練程度,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等。而這些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指標需要借助學校構建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進行實時監測與評定。本文以高校融入OBE理念的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為出發點,探討了管理信息化教育體系構建的措施和具體實踐,為OBE理念在高校其他課程的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 ? 管理信息化? ? 教育體系? ? 環境規劃? ? 構建措施? ? 具體實踐
一、環境規劃與管理發展現狀
在高校教育體系中,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隸屬環境科學專業,綜合來看,其在整個高校教育體系中的發展面臨諸多問題。首先,在實際的教學安排中,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的課時較少,課程內容與社會實際嚴重脫節。書本上陳舊的知識無法與該課程在當下的快速發展現狀緊密結合,學生難以掌握前沿知識和創新理論;其次,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發展至今,知識體系繁雜,背景知識雄厚。在教學過程中將大量的知識都堆積在有限的課時內,使得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過于倉促;再者,由于知識體系的混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不得不采用傳統的講授式,課堂形式單一,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較差;最后,教學實踐和案例匱乏。相比于環境科學類的其他課程,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型極為突出,且有些理論知識必須借助實踐環節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但在高校的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只能粗略地介紹一些綜合的環境規劃與管理的理論,并沒有可以仔細講解的實際案例或學生可以操作的實踐課程。
二、OBE理念融入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必要性
OBE即成果導向教育,不同于傳統的學科導向原則,其理論核心是制定一系列適宜學生學習的成果目標, 并盡可能創造各種優質條件,幫助學生達成這些成果目標。OBE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出發點,以學生的需求來確定教師的教學目標,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知識渴求,最大程度地保證教育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
鑒于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在高校中的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該課程在今后的發展必然要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上尋求更多的突破,OBE理念融入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成為其改革和突破的關鍵,以便滿足高校的育人目標。首先,OBE理念以每位學生精熟課程內容和技能為前提,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每個學生提供充分的機會來達成學習效果;其次,個性化評定是OBE理念的核心,在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的學習中,更加凸顯了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這就要求高校要在管理機制上與時俱進,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課業完成等級進行信息化實時追蹤,以便教師對教學內容和環節進行及時修正;再者,OBE理念融入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后,使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成效負責,并且依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提出個性化的評價和改進建議,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最后,對于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來說,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只是一種溝通高校課程與時代潮流的手段,以一種貼近學生生活的形式將知識滲透,真正需要學生掌握的是把握與時俱進的時代洞察力和對未來社會的快速適應能力,這就需要高校更新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運用信息化手段將知識體系進行梳理,增加該課程的教學實例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課程運用的基本技能。總之,OBE理念融入環境規劃與管理已經成為時代大勢,既是課程未來發展的突破口,也是高校培育人才的必然要求。
三、OBE理念下環境規劃與管理信息化教育體系的構建措施
3.1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育人觀
高校一直都是人才培養與輸出的主要場所。新的時代背景下,對人才的要求也相應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唯分數”論的成績導向型人才不再是市場選擇的唯一標準,現今市場更加關注人才本身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以此選擇更加貼合實際需求的人才。這一方面要求高校轉變育人理念和育人機制,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發掘和培養學生的多樣化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另一方面,學生自己也要明確時代對人才發展的需要,在學校生活中錘煉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與時俱進,了解職業發展前景,提前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3.2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觀
高校傳統的教學觀是以教師為中心來進行知識的傳播,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難以發揮。OBE理念下的教學觀強調學生的能力及主體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這樣的教學觀指導下,學生學習的知識不再拘泥于課本內容,還有更多運用了知識的現實例子,學生對知識從認知到運用,從而掌握了一種應對實際情況的能力,教師也從“授人以魚”到 “授人以漁”,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這樣的教學過程必然會極大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受益終生。
3.3構建以實用為中心的新型實踐觀
OBE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強調能力本位,其基礎是要構建以實用為中心的新型實踐觀。高校是學生通往社會的一道大門,要時刻注意社會的最新動態,實踐鏈接學生與社會的橋梁。當今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在社會上發展快速,信息化手段已經成為不可替代的高效運用體系。高校要打破傳統課程理念的桎梏,構建新型實踐觀,以實用、實時為主要目標,拉近課堂與現實的距離,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培育學生在新時代的職業認識和職業規劃,完善高校的新型育人觀。與此同時,高校可以邀請當前行業的優秀人才進入課堂,為學生講解專業知識在行業的應用實例,激發學生的行業熱情。
四、OBE理念下環境規劃與管理信息化教育體系中的實踐要點
4.1反向設計課程體系,以市場需求對接學校培養目標
反向設計是OBE理念倡導的課程設置模式,不同于傳統的課程設置中以學科專業知識的完整性和邏輯性為課程設置目標,反向設計的特點在于由市場需求決定高校人才的培養目標,以期在未來滿足行業與學生的雙重需求。在高校的支持下,環境規劃與管理逐步打破傳統教學的樊籠,通過信息化手段讓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上都盡量與時代接軌,與時俱進,完成該課程的在新時代的變革。因此,在教學評價環節,高校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開發多項評價指標,建立對學生的全方位評價模式,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
4.2合理制定評定指標,以個性化人才滿足市場需求
在OBE理念運行之下,高校的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在課程評價體系中要合理制定多樣化的評定指標,滿足市場對個性化人才的需求。首先,在環境規劃與管理的課程評價上,把學生在課程中的實踐能力作為一項重要指標。高校要充分整合校內外的資源優勢,為這些學生的實踐才能的發揮提供平臺,錘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其次,在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管理能力也是評定學生的一項指標。要發掘和培養一批優秀的管理人才,綜合課程的管理知識,發揮學生的管理能力;最后,學生在課程上設計天分的展現是一項評定指標。對于那些知識理論扎實、課程設計完成度較高的學生,可以根據學生的嚴謹個性,打造一批具有扎實專業基礎理論和豐富實踐經驗的設計人才,滿足行業對于設計人才的需求等。總之,在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實踐教學中,要充分了解學生,設置多元化的課程評定指標,進而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來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引導學生成長為符合時代要求和行業發展的個性化人才。
OBE理念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正視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化能力。環境規劃與管理中運用OBE理念,高校可以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依據自身的能力和學習興趣選擇適合的自己的“導師”,讓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和職業目標有著更加清晰的認識,提早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能力,實現學生技能和個性的雙重發展。另外,學生還可以有針對性地參加學校或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在實踐中了解自己,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掌握社交、領導等多種能力,讓自己成長為符合時代要求和行業發展的個性化人才。
4.3慎重選擇實踐體系,以實用性人才順應時代潮流
在高校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實用性人才時,要特別注重“產學研”的成果轉化,這就要求高校要依據課程的實際發展來選擇恰當的實踐體系,摸索并逐步完善具有時代氣息的課程的實踐體系。對于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的發展,高校要著力強化專業教師的綜合實踐能力,督促教師不斷豐富和挖掘現實生活中的教學內容,將課程以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方式呈現出來。與此同時,高校要聯合行業發展的優秀人才,打造一支校外-校內聯合教學的實踐教師團隊,使該課程在在校內由學術型、科研型教師對知識進行深入剖析和講解,在校外則由實踐型、應用型人才為學生量身打造課程的實踐活動,推進課程內容理論與實踐結合、校內與校外聯動發展。另外,高校可以聯合相關的產業集群入駐學校的科研院所,加大高校科研探索的投入力度,鼓勵學生和教師參與科研實踐,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向實踐成效發展,打造“產學研”聯動復合體系,提升學生和教師的實踐能力。
基于OBE理念的環境規劃與管理信息化教育體系的構建和實踐是新時代高校工科類教育體系革新的舉措,也是環境科學與管理課程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必須的教學改革與探索。在這樣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下,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一方面將在高校的持續發展中發揮強有力的帶動作用,推動其他學科的改革與創新,為高校培養時代新人才提供可參考的實踐案例,促進高校人才機制的長效發展。另一方面,這種教育模式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也必然存在諸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需要高校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對具體的做法和措施逐一摸索,不斷改進。
參? 考? 文? 獻
[1]宋松. OBE理念下的地方本科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 黑河學院學報,2021,12(6):90-92.
[2]李偉春,吳鳳媛,鄭桂玲,等. 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下獨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 辦公自動化,2021,26(10):35-37.
[3]徐希鵬. OBE教育理念與"互聯網+"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測量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 黑龍江科學,2021,12(11):100-101.
[4]魏立夏,秦愛紅,王慧,等.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方法——以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例[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1,32(8):296-299.
[5]張瑞,佟有才. 基于OBE教育理念背景下地方高校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的構建研究[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21(6):13-14.
[6]朱性海. OBE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 青春歲月,202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