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暉
整裝待發,奔赴時尚強國新時代
從2016年到2020年,我國處于特殊的“戰略交替”節點,國家經濟發展開啟了從高增長轉向高質量的偉大征程。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性問題加劇,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影響下,中國迎難而上,以震驚全球的防控行動力與全民執行力,穩中求進,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
在這樣特殊的時期里,中國服裝行業依舊保持著“逆勢而進、創新而行”的奮斗精神,圍繞紡織服裝行業“科技、時尚、綠色”三大發展方向戰略布局,不斷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在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的過程中,實現了從規模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躍變。
這5年,從信息化、數字化向著智能化發展的數字經濟,正通過不斷加深的產業融合,重塑產業體系、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價值,徹底改變中國服裝行業的新格局。
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5G工廠、3D設計、AI應用……這些我們如今已經耳熟能詳的詞匯在過去幾年掀起了服裝行業的革新巨浪。一件服裝從設計、打板、生產到倉儲物流、銷售、營銷的每一個環節,在數字化的助力下,都可以變得更高效、更低成本。
雅戈爾攜手中國聯通打造的寧波第一家5G智能制衣工廠,建成后整體生產效率將提升20%。太平鳥全渠道物流倉儲中心采用了多個創新性的物流系統解決方案,不僅日吞吐量巨大,還實現了貨品2小時內入出庫的全流程作業。而在疫情期間,北京極睿科技上線的“ECPro易尚貨”服飾電商一站式AI智能服務平臺,提供自動生成文案、排板、一鍵上傳等服務,解決了居家辦公遠程交流難、成本高等問題。
此外,數字化時代也在加速直播模式從1.0向2.0升級。從2018年到2020年,我國直播電商用戶規模從2.2億人上升到3.72億人,年銷售增長率保持三位數的增速。一方面,是頭部主播“瓜分”市場的公域直播。在2020年“雙11”當天,全網直播帶貨總金額達88億元的情況下,薇婭、李佳琦分別交出了15億、9億的驚人成績單。另一方面,是對于實體和傳統企業來說更容易上手的“社區+小程序”的私域直播。在疫情沖擊實體零售的情況下,直播電商成突圍“救生圈”,吸引了眾多服裝企業和品牌轉戰直播,扭轉業績下滑的局面。
2020年,依托全環節打通的數據中臺捕捉年輕消費者需求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李寧市值首次破千億元;通過“執行+技術”把數字化轉型戰略的每一步都落到實處的安踏凈利潤也首次超過阿迪達斯,達到51.62億元。而在2021年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9家中國紡織企業上榜,其中全力打造“數字化恒力、智慧型企業”的恒力集團首次進入世界百強,創新打造“盛虹智慧印染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盛虹集團排名上升超百位……越來越多的事例證明,提質增速的中國服裝企業正在贏得世界矚目的目光,而在數字科技的持續加持下,中國紡織服裝業的投資價值與未來潛力正得到進一步的驗證。
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文化思潮的沖突與融合,在建設時尚強國的過程中,加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以自身文化力提升品牌價值,才是中國服裝品牌躋身世界舞臺、贏得時尚話語權的內生動力。而文化自覺與自信,離不開民族自信的高漲。
這一時期,引發民族自豪感的事件不勝枚舉,001A型航空母艦下水、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全民抗疫取得明顯成效……種種層面的國力彰顯,不僅提升了中國在國際對話中的話語權,也進一步增強了國人的凝聚力與民族自豪感。
從《戰狼2》等愛國電影、《國家寶藏》等創新綜藝的播出,到輸出海外的優質古裝電視劇、以李子柒為代表的中國風博主走紅……這些都成為推動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行動中的重要因素,也為中國服裝時尚的“文化復興潮”凝聚了話題熱度與流量基礎。
2018年,李寧攜“悟道”系列登上紐約時裝周,掀起“國潮”之風。而無論是以高定禮服、中式嫁衣為人所知的郭培,還是基于中國傳統與當代藝術打造的國風代表品牌蓋婭傳說,亦或者中西結合個性顛覆的原創設計師品牌JICHENG,以及首創“潮范中國風”概念的密扇……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將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工藝與當代生活與服飾穿著相融合。
2021年3月“新疆棉”事件,更激發了國貨服裝品牌的高關注度。在同年5月發布的《百度2021年“國潮”驕傲搜索大數據》稱,當今之中國正在將凝聚民族文化與科技驕傲的“國潮”產品向世界舞臺輸出。
從2020年持續至今的疫情還讓人們對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有了更多的關注。
2020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1年6月1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正式啟動“中國品牌碳中和加速計劃”,而太平鳥時尚服飾作為首個加入其中的品牌,發布了自己的碳中和愿景。
全球競合的綠色化、產業體系的透明化、消費市場的責任化正成為中國服裝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在政府重視、行業推動以及全民高度關注與積極參與下,可持續發展命題中的生命探索,正從群體轉向個體、又向著影響群體的方向高速前行,而循環經濟與綠色金融也作為中國服裝行業綠色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與動力,在多方引導、踐行中加速強化、完善。
事實上,從2016年至今,從服裝生產到品牌的全產業鏈到消費者—圍繞一件衣服的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的可持續探討,就成為中國服裝行業踐行可持續時尚發展的關鍵切入點:要求服裝企業及品牌以清潔綠色生產、可持續原料應用、可持續產品研發、可持續理念傳遞等多個維度打造可持續時尚產業鏈,鼓勵消費者選用耐穿、可回收、可降解的服裝產品,通過延長服裝生命使用周期等方式參與到可持續行動中。
英國猶太小說家贊格威爾說過:所有一切都在變化,唯有變化不變。而這變與不變中的和諧共生,正是現代中國服裝時尚的美的所在,也是中國服裝行業以極具特色的道路發展與前進的核心所在。展望未來,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期待,踏上現代化新征程的中國服裝行業將書寫屬于中國的世界時尚史冊!

①2016年9月,以推進中國服裝智能制造為主旨的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北京成立,旨在通過信息資源、研究開發、成果推廣平臺的打造與服務,促進中國服裝的智能制造發展。

②2018年2月,中國運動品牌李寧登上紐約時裝周舞臺,帶著極具顛覆性的中國特色復古時尚設計走出國門。隨后,李寧乘勝追擊再一次登陸巴黎時裝周,用實力讓全世界領略到中國本土品牌的設計力量。

③2020年8月,同裳@東方 2020“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暨十周年頒獎盛典在深圳大浪時尚小鎮舉行。作為國內唯一持續以“東方”為主線的女裝設計大賽,10年來,“大浪杯”不僅為業界推出大量新銳設計力量,見證并推動中國服裝業尤其是女裝行業設計水平的提升,同時也為大浪時尚產業的發展不斷地注入鮮活的東方時尚能量,成為大浪時尚小鎮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助推器。
時光印記
2016年
4月,男裝品牌馬克華菲進軍童裝市場,推出的童裝系列產品正式登陸天貓。2016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結束了實施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兩孩”時代,童裝產業迎來重大利好,品牌紛紛布局。
2017年
5月,在我國首個中國品牌日,首批入圍CCTV中國品牌榜的名單公布,愛慕、海瀾之家、波司登、韓都衣舍等榜上有名。
2018年
7月以來,美國接連宣布對價值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進口關稅,公布擬加征10%關稅的2 000億美元中國商品清單。與此同時,中國也作出相應反擊,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
2019年
3月,作為熱門IP領域的跨界嘗試,海瀾之家宣布與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聯合推出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聯名系列服裝,用個性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
2020年
面對突發疫情,服裝行業企業積極轉產防護服、隔離服、口罩等防疫物資。截至2月底,轉產防護服、隔離服的服裝企業超過109家,轉產各類口罩的企業超過65家。我國防護服、隔離服產能達到日產97.5萬件,各類口罩產能達到日產825.8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