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三批2 93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紡機企業榜上有名。記者注意到,這些上榜企業主要分布于我國東中西部,與國內制造業企業區域分布規律基本一致,其中超七成企業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居所在省份細分市場首位,九成集中在制造業領域,具有小配件蘊含高技術、小企業支撐大配套、小產業干成大事業等特點,在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縱觀世界,諸如德、美、日等制造強國的發展道路上,基業長青的“巨無霸”企業固然不可或缺,而數不勝數的具有開放包容、開拓創新精神的“隱形冠軍”企業亦是其制造業保持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石。于我國而言,盡管我國已發展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但與上述制造強國相比,我國目前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數量及“隱形冠軍”中小企業數量還很有限。面對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下的復雜多變外部環境,中小企業抵御風險能力不足、創新能力有限等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為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安全強韌和自主可控產業鏈、供應鏈,解決產業基礎“卡脖子”的問題,無論是國家還是產業發展都迫切需要培育一批專精特新、能夠為最終產品提供關鍵零部件、先進材料等的“小巨人”企業。在此背景下,《“十四五”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行動方案》日前發布,明確到“十四五”末,一大批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將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行業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供應鏈協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服務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市場看來,當下中國制造業正逐步從“三低一弱”走向“三高一強”,在國家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強力助推下,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轉型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文|蘇葉)
8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一貿易大國,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穩居世界前列,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能力不斷増強,有力促進了經濟繁榮、社會發展、民生改善。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9.2萬億元,消費已經多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而貿易方面,2021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速創10年來新高。
王文濤表示,受疫情影響,我國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出口量劇增,但現在已經出現回落,“這些一次性因素不會持續那么久”。2021年下半年的外貿增長正逐步放緩,2022年的外貿形勢可能很嚴峻。圍繞跨周期調節,商務部將從穩增長、促創新、保暢通、擴合作方面發力,使外貿保持在合理區間。
作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領域,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一直是全球可持續治理的活躍力量。8月10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紡聯”)正式發布《關于參加30·60中國時尚品牌氣候創新行動碳中和加速計劃的通知》。
6月1日,中國紡聯啟動了“中國時尚品牌氣候創新碳中和加速計劃”,將在有關部門指導下和技術機構支持下,優先支持30家重點品牌企業和60家重點制造企業開展氣候創新行動,并引導重點產業集群氣候創新行動“碳中和”先行示范,簡稱“30·60碳中和加速計劃”。按照該計劃,申請企業須自愿加入“氣候創新2030行動”,并承諾在簽署計劃后的6個月內開展氣候創新訓練營;在12個月內開展公司碳排放基線測量工作,制定并執行氣候行動規劃;在24個月內公布氣候行動目標或路線圖;按年度報告組織溫室氣體排放情況。

>>8月20日,河南博物館發微博稱,運動品牌鴻星爾克向河南博物館捐贈100萬元用于支持災后重建工作。對此,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支持,并呼吁河南博物館與鴻星爾克聯合開發文創產品。圖為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鴻星爾克集團鴻榮輕工公司車間,工人在制鞋生產線上操作縫紉機。
8月2日,《財富》雜志公布了2021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共有143家企業上榜,上榜企業數量連續第二年居首。在此次上榜的中國企業中,涉及紡織領域的企業有9家,分別是:恒力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恒力集團有限公司憑借1 007.73億美元營業額,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67位,較2020年提升40位。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282位,比2020年提升26位。這也是其自2012年進入世界500強以來,連續第10年上榜世界500強榜單。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則為首次上榜,分別排名第255位、第309位。
8月24日,淘寶對外發布首份平臺級服飾指南:銀針。這份被部分年輕消費者稱為“服裝版米其林”的指南,推薦了“國潮”、復古、極簡等8大類風格和私藏小眾店鋪、原創力“理事會獎”獲獎者,共240家服裝店鋪?!坝凶约旱奶厣笔侨脒x指南的第一標準。
在淘寶服飾負責人喬喬看來,年輕消費者更愿意用個性化的穿搭表達自我,“但他們的需求并沒有被全部滿足”。淘寶推出服飾指南是想讓“認真做服裝的人”更有機會被看到,這和淘寶服飾2021年的運營重點一脈相承。據了解,2021年淘寶服飾重點關注和支持三類商家:有好貨的服飾商家、有一技之長的“紅人”博主、具備原創能力的新設計師。喬喬表示:“這些用心做服裝的人,他們不會因為潮漲潮落,就消失不見?!?/p>
希音(SHEIN)無疑是近年快時尚跨境電商中令人矚目的獨角獸。雖然其正在全力奔赴實現2021年銷售1 000億元的目標,但這并不耽誤它通過娛樂的方式來讓自有品牌進一步聲名遠揚。自8月22日起連續4個周日,由SHEIN舉辦的設計挑戰賽在其官方應用程序、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平臺播出。SHEIN將這個比賽命名為SHEIN X 100K挑戰賽,最終獲勝者將獲得10萬美元大獎。
該挑戰賽于4月啟動,共遴選出30位設計師,而評審后入圍的5名設計師將前往洛杉磯參與決賽,期間還能獲得評委的一對一指導。目前,30位設計師的參賽作品已在網絡上結束公共投票,同時這些參賽設計師的作品將在9月上線SHEIN 2021年秋冬季線上虛擬時裝秀,以供消費者購買。

>>澳大利亞最大城市悉尼為防控疫情而采取“封城”措施已有月余,原定于8月28日解封,但由于近段時間以來新增確診病例持續高居不下,悉尼再次宣布延長封鎖措施至9月底。圖為8月19日,行人走過悉尼商業街上略顯冷清的路易威登門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據8月2日舉行的首屆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公布的信息,2020年,47個國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2.6萬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3.7%,產業數字化仍然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占數字經濟的比重為84.4%。圖為參觀者在會上體驗人體隱身技術。
據美國商務部近日公布的數據,7月美國零售環比下降1.1%,為過去三個月里第二次環比下降,降幅遠超市場預期。其中,7月美國服裝服飾專賣店零售額為258億美元,環比下降2.6%,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43.4%,增幅有所放緩,但與疫情前同期相比仍增長15.3%。8月13日公布的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下滑,由前值的81.2下降到70.2,表明消費趨勢正從零售商品向著服務業消費轉移。尤其是美國上一輪疫情結束后,一度火熱的服裝家居消費也在降溫。
據《瑞典日報》8月12日報道,瑞典服裝和鞋類貿易逐漸從疫情中復蘇。與2020年同期相比,7月銷售額增長20%。瑞典商貿聯合會業務政策經理馬茨表示,在疫情期間,線上銷售有所增長。對于一些服裝店而言,其電商業務的增長足以抵消實體店的損失。而許多瑞典服裝零售商也證明,顧客購買欲望很高,平均購買量高于正常水平,諸如短褲、連衣裙等夏裝銷量明顯增加。不過,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瑞典服裝和鞋類貿易分別下降0.5%和6.3%。
據越南《投資報》8月4日報道,越南紡織服裝協會主席武德江表示,受新冠疫情嚴重影響,越南紡織服裝業面臨嚴峻挑戰。在疫情最嚴重的南部地區,大量紡織服裝企業停產。眼下,歐美等國的服裝進口需求迅速回暖,訂單量同比增長16%,部分品類增幅高達30%,但越南企業卻不能按時交貨,將面臨違約處罰和失信于人的風險,導致訂單流失。越南紡織服裝協會認為,即便疫情得到控制,各省市重新開放,工人返回率預計也只有60%左右。
7月,我國商品零售額3.12萬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0.09萬億元,同比增長7.5%。1—7月,我國商品零售額22.14萬億元,同比增長18.7%。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0.77萬億元,同比增長29.8%。
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0.18萬億元,同比下降18.24%,環比增長1.82%,比2019年同期下降4.21%。其中,紡織品出口0.08萬億元,同比下降33.73%,環比下降6.9%,比2019年同期增長1.3%;服裝出口0.11萬億元,同比下降2.08%,環比增長9.03%,比2019年同期下降7.76%。
1—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09萬億元,同比下降0.93%,比2019年同期增長5.5%。其中,紡織品出口0.52萬億元,同比下降17.94%,比2019年同期增長10.13%;服裝出口0.57萬億元,同比增長22.17%,比2019年同期增長1.61%。
1—6月,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9%,增速較2020年同期回升23.1個百分點。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服裝產量113.23億件,同比增長19.98%,兩年平均增長1.8%,較2021年第一季度加快2.3個百分點。
1—6月,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12 467家,實現營業收入0.6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9%,增速較上年同期回升29.3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0.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87%,增速較2020年同期回升41.22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19%,比2020年同期提高0.03個百分點。

>>近日,2022年春夏哥本哈根時裝周舉行。相比四大時裝周,哥本哈根時裝周規模并不大,但卻非常有特點,吸引了不少小眾品牌和個性獨特的時尚潮人,而用色大膽前衛也是哥本哈根時裝周的一貫傳統。圖為挪威品牌Holzweiler 2022年春夏系列發布。
“作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變量,人口對新發展格局的形成具有深刻影響。《2021年世界人口狀況》全球報告顯示,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在放緩。發達國家‘人口減少、逐漸老去’,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更加年輕’,這決定了全球消費市場的趨勢和特征。在中國,勞動力人口持續下降。2020年,15~59歲勞動人口相比2010年減少6.8%,農民工人數也首次出現下降。這要求我們拓展人口質量紅利,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全要素生產率?!?/p>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日前表示,要高度關注當前參與經濟活動主體的改變和人力資源流動呈現的不平衡態勢。伴隨主體的變化,行業面對的將是創新更為活躍的人力資源,具有新知識背景的年輕一代企業家、創業者,更多具有新經濟基因和體現文化自信的市場主體、本土品牌,以及一個需求和業態都更為豐富的消費市場。同時,隨著中心城市的虹吸效應愈加顯著,行業也要適應這樣的客觀變化,以產業發展主動引導人口的合理布局,通過樹立新形象、開啟新認知,提升產業對人力資源的吸引力,特別是年輕人的吸引力,推動人才資源與產業升級間形成正反饋。
“‘十四五’時期,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不僅要‘強起來’,還要‘美起來’,要體現話語權,具有強大的軟實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表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時尚發展的核心就是文化創造力和軟實力的提升,是行業文化屬性的重要體現,與科技進步、綠色發展交融促進,既是支撐行業價值創造力增強的重要力量,也是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強國建設新跨越的重要著力點?!拔幕I的時尚產業”已成為行業的重要標簽和發展理念,深度嵌入、有機融入到了整個中國紡織工業的系統發展之中。
“獨立設計師品牌想要獲得良性長久發展,就必須先向服裝企業學習品牌運營管理,要轉換思維從考慮一套衣服的創意轉變為對整盤貨品的經營,并將其運用到品牌的前期規劃定位與后期經營之中,在市場與個人風格中找到一個平衡?!?/p>
——知名時裝設計師劉勇認為,在設計中考慮市場,才能很好地將自己的創意設計轉化為商業價值。
“下一個數字浪潮將從企業自身的數字化,走向產業協作的數字化。先是從點到線,從單個企業到跨機構產業價值鏈的協作關系,然后從線到網,構建數字化的產業協作網絡?!?/p>
——螞蟻集團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認為,產業協作數字化的大幕才剛剛開啟,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路被打通。
美國快時尚品牌永遠二十一(Forever 21)于8月4日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宣布正式回歸中國市場,該品牌于2019年退出中國,但如今授權深圳旭聲有限公司和其子公司旭聲電器進行Forever 21在中國區的運營。
Forever 21曾經敗走的主要原因是與業績并不匹配的擴張政策,及因質量問題遭消費者嫌棄。在破產被收購時,收購方之一的Authentic Brands Group集團曾表示,快時尚消費市場依然龐大,尤其是中國和東南亞市場。如今重返中國市場,估計也有有Authentic Brands Group 集團的推動。值得關注的是,Forever 21在拼多多渠道的開拓。目前,還未有快時尚品牌入駐拼多多,以Forever 21的定價來看,的確符合該渠道面向的消費受眾,但在品牌形象的建立上,卻可能適得其反。從其產品圖來看,更像是一個淘寶品牌。

美國牛仔品牌李維斯母公司Levi Strauss & Co.日前宣布收購洛杉磯瑜伽服制造商Beyond Yoga,以進一步擴大自身在緊身褲類別中的份額。由牛仔褲轉戰瑜伽服領域,此舉被業界觀察者認為是一個重要轉折點。近年來,牛仔褲品類的市場份額一直受到緊身瑜伽褲的威脅。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和健身的興趣增加,人們的日常著裝優先考慮衣服的舒適性和多功能性,這使得瑜伽褲和其他舒適的運動裝成為一種時尚潮流,逐漸取代牛仔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盡管Levi Strauss & Co.進行了調整,在其牛仔褲中增加了更多的彈性,但是仍不足以抵消整個品類的式衰。與其與新潮流為敵,不如盡早布局,Levi Strauss & Co.選擇跳進瑜伽褲市場,或許是認識到未來瑜伽褲就是新的牛仔褲。

獨立上市半月后,美國知名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以下簡稱“維密”)股價穩定在70美元/股左右,較上市時大幅提高近50%,市值穩定在65億美元左右。在經歷關店、裁員等低谷后,“內衣神話”維密能否浴火重生?
服裝行業專家吳少波表示,維密正在加速在中國市場的布局,聘請中國代言人、入駐電商平臺京東都是該品牌嘗試本土化運營的方式。不過,如今國內內衣市場新秀品牌崛起,增勢較猛,再加上老牌內衣品牌的競爭,維密想要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也沒那么容易。

8月14日是中國傳統七夕節,這個具有濃郁中國氣息的節日再一次成為奢侈品牌的新戰場。古馳的心蘋果特別系列、思琳七夕情人節膠囊系列、寶格麗全球限量的漸變扇子項鏈等等,連番轟炸的營銷大戰令人眼花繚亂。
但是,隨著中國消費者對國潮的喜愛和日趨理性的消費觀,奢侈品大牌想利用七夕圈錢的營銷策略再一次效果不佳?;叵?020年奢侈品大牌七夕營銷成功出圈的巴黎世家,不是因為有創意,而是因為設計土。2021年巴黎世家的七夕限定吸取了教訓,改以粉嫩嫩、軟乎乎的設計,但是依舊被網友吐槽只是一堆毛絨絨的玩具包,而且非常難打理。當越來越多品牌加入七夕營銷,奢侈品銷售的重點也從最早的奢侈品七夕手袋到現在“萬物皆七夕”,但是越來越同質化和以愛之名的廣告文案雖然讓人眼花繚亂,卻很難再讓中國消費者輕易掏腰包“買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