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鵬
“路在腳下,希望就在前方。”杭州銷售義橋站經理黃喜英帶著員工勇爭先。
“上船吧,黃站長。”
黃喜英腳下的小船只有一米見寬三米來長,僅能容納兩人。她要乘坐這艘小船到錢塘江上給客戶送機油。她不諳水性,江風吹著浪花打過來,小船晃晃悠悠。她不敢正眼瞧向江面,似乎這樣可以緩解自己暈船的恐懼。小船吃水很深,因為上面裝了滿滿8桶機油,一共128斤,比她自己還重。

◇開發客戶很盡心,生意實現“水陸兩棲”。 攝影/黃喜英
“5月17日賣出13桶、6月10日賣出20桶、6月22日賣出13桶、7月13日賣出8桶、8月1日賣出10桶,吃點苦頭是值得的。”黃喜英盤算著。
兩個月時間里,她先后賣出64桶機油,足足為站里增加了16640元的非油收入。
黃喜英是中國石油浙江杭州銷售公司義橋加油站的站經理。這不是一座水陸兩用加油站,嚴格來說,連靠近水邊都算不上。那么,她又是怎么把生意做到錢塘江的貨船上呢?
今年5月初的一天,黃喜英走在回家的路上,正為加油站的銷量下滑犯愁。
義橋加油站前施工修建高架橋。這條高架2019年開始修,直到今年4月正好修到加油站門前。這要放在以前,畢竟高架還沒通車,對站里銷量影響不大。可現在,對向車道客戶要來加油,只能開過去老遠再掉頭,誰愿意加個油還給自己添麻煩呢?所以,站里的銷量開始下滑。
她心里一邊想著怎么提高銷量,一邊走到了錢塘江邊。她注意到,平時廣闊的江面上,此時正停泊著不少貨船。她心里頭冒出了一個想法,要是把他們發展成自己的客戶就好了。
想到這里,她把車子停到了路邊,準備走到渡口和他們攀談了解情況。可一想到自己跟人家并不認識,冒冒失失過去,很可能吃閉門羹,心里不免打起了退堂鼓。可再一想站里正在下滑的銷量,她又重新振作精神:“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潛在的客戶。”
第一次交談,她沒有說出自己的目的,而是首先了解了對方的情況。這是一支常年往來于山東和浙江的商隊,擁有31艘大大小小的貨船。他們會不定期地把船停在渡口附近補給物品。她還認識了船老大李大哥,并約定第二天再見面。
第二次來到渡口,黃喜英整整齊齊地穿上了工服。這是她的底氣所在,也是她“出征”時的“鎧甲”。這一次,她是有備而來的。聽到他們擁有自己固定的油品和食品供應商,且價格遠低于本地市場價格后,黃喜英并沒有放棄,而是把目標放在了機油上。
她了解到,這31艘貨船每半年需要更換一次機油。按照船只大小,一次需要使用8到12桶,一年下來就要使用600余桶16kg包裝的機油,可以為油站增收近16萬元。這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黃喜英表明來意,表示只要客戶愿意大批量訂購,自己會為他們爭取優惠。她跟著船老大來到船艙,看到地上擺著一桶桶某知名品牌的機油。李大哥說:“這個牌子的機油質量好,就是價格高,給我們增加了不少成本。”
她表示,我們中國石油自有品牌昆侖潤滑油,不僅質量有保證,而且價格實惠。可沒想到,李大哥一聽“昆侖潤滑油”立刻搖起頭來,說自己的船隊曾經用過這個牌子的潤滑油,價格的確便宜,只要150元一桶,可大家反映這個牌子的機油不耐燒,質量不好。
聽到李大哥說的價格后,黃喜英敏銳地察覺到這里可能存在的貓膩。因為150元一桶的價格遠低于進價。但此時她也不敢確定,就說想看看他們之前采購的“昆侖潤滑油”。
她仔細查看,果然發現了問題。
這批潤滑油雖然外觀包裝與昆侖潤滑油類似,但沒有“防偽認證碼”。而正版的昆侖潤滑油,每桶上都有防偽認證碼,只要用手機一掃,商品信息、生產日期、產地等信息一覽無余,讓人用得放心。
她心里有了譜,就承諾自己是中國石油加油站的站經理,站里出售的都是正規產品,使用有保障,希望李大哥從自己站里采購機油。看到李大哥仍在猶豫,她當即表示,可以先試用一桶,滿意了再付錢。
第三次,黃喜英自費購買了一桶機油給李大哥送了過去。
幾天后,她既收到了李大哥那桶試用機油的轉賬,也收獲了信任。
市場上,客戶是商家們爭搶的資源。這個山東船隊的“大蛋糕”,別人也想分一口,甚至開出了更優惠的價格。但客戶依然選擇了黃喜英,這又有什么訣竅呢?
為了顯示誠意,黃喜英專門向公司申請了價格優惠。因為船隊里不同船只更換機油的時間和用量不同,停泊渡口的時間也不同,所以經常是提前一天兩天,黃喜英才能收到信息,并提交“優價單”。
“這樣的優價單審批需要經過6個人,一旦中間出現紕漏,沒有及時完成審批,客戶就無法享受到優惠的價格,對我們的印象必將大打折扣。”在今年杭州公司開展的“學史力行”實踐活動“藍絲帶”行動中,黃喜英向到站調研的公司領導表達了自己的擔心。
公司領導把這個問題帶回去,立即召集相關人員討論。一方面,面對基層油站提報的審批單,要第一時間調查處理,不能因為審批進度慢而貽誤商機;另一方面,要著手研究優化審批制度,計劃按照申請毛利大小控制審批人員數量,不搞一刀切。
6月10日這天,正趕上站里搞“10惠”活動,黃喜英忙得不可開交。李大哥的電話突然打了進來,說是有幾艘貨船要臨時停泊在錢塘江畔,算算正好趕上要換機油的日子了,需要20桶機油。黃喜英沒有猶豫,一口就答應下來。她一邊提交“優價單”,一邊打電話聯系愛人:“站里實在抽不開人手,你去幫我給顧客送機油吧。”
黃喜英的愛人很支持她的工作,從家里趕過來,不嫌機油桶上的灰塵把車弄臟,直接把一桶桶機油塞滿了后排和后備廂,幫妻子當起了“押運員”。而這時,她接到了審批通過的消息。此時距離自己提交申請,前后僅用了三個半個小時。“有了公司的大力支持,我心里就更有底了。”這一次,黃喜英切實感受到了公司為基層辦實事的力度。
“把機油從路邊送到渡口,車子開不過去,需要在泥土路面上步行500米。手上拎著沉甸甸的機油,高溫天里揮汗如雨,下雨天里腳底打滑,但我從來沒有抱怨過。從開始合作到現在,我沒有因為任何事情耽誤給客戶送貨。我們留住客戶沒有什么訣竅,就是用心服務。”黃喜英說。
義橋加油站里多數是本地員工。雖然人員更加穩定,但年齡結構偏大,開口營銷的積極性不高。特別是遇到鄰里街坊時,他們就不好意思開口了。
作為黨員站經理,在支部工作會議上,黃喜英向支部陳述了加油站面臨的問題。她的問題具有代表性。“開口營銷”是加油站非油銷售的重要手段,開展得好不好直接影響著加油站的非油收入。為此,支部黨員本著“力行為要”的精神,群策群力,幫助支部所在油站破解銷售難題。
“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夕,公司第四黨支部組織開展了“油站幫扶暨重點商品銷售PK賽”。支部黨員分成5組,分別到西興、時代、義橋、新塘、興議路加油站幫扶,點燃了支部油站的非油銷售熱情,激發了員工主動開口營銷的積極性。黃喜英帶著加油站的員工,以賽代訓,練就了開口營銷的真本領。
在第二季度,他們以支部為單位參與公司組織的“權益卡銷售能手PK賽”,在員工中間培育出了你追我趕的競賽意識和氛圍,有效扭轉了員工“不愿開口”“不會開口”的困境。
“為提高油站的銷售能力,公司黨委和支部做出了很多努力。有了他們的幫助和支持,我們更堅定了前進的決心。”她說。
面對門前道路施工造成的影響,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黃喜英決定把目光投向更加廣闊的市場。她不僅要求站內管理人員認真督促站內銷售,而且利用下班時間帶領員工到周邊小區、菜場“掃樓”“擺地攤”。平日經常光顧的鄰里街坊們,也因為往昔的朝夕相處向他們報以最大的理解與支持,沒有為難他們,甚至沒有收取費用。
為了激勵員工,她把站里員工分成了三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當天兌現非油銷售獎勵。她制定了站內小組銷售“PK”賽的政策,規定第一名獎勵200元、第二名獎勵100元、第三名獎勵50元,利用明確的考核指向性引導員工開口營銷,變“被動”為“主動”。
不斷的努力收獲了回報。在今年開展的“活力28”洗衣液銷售活動中,該站僅用12天時間就銷售了340瓶產品,贏得了小組第一、全公司第二的好成績,摘掉了“不會開口”的帽子。
在公司開展的“黨史云課堂”分享中,黃喜英說,自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對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走過“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印象最為深刻。她和她的員工們相信,路就在腳下,希望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