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
摘 要 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發展迅速,隨之也出現了眾多促進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的新型施工技術。土方填筑施工技術作為目前我國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技術,對其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進行研究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本文旨在對目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中土方填筑這一施工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土方填筑這一施工方案的技術要點和基本操作流程進行闡述,并實現促進我國水利工程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 水利工程 土方填筑 技術要點 流程分析 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V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08-0021-02
1 土方填筑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應用的基本原則
土方填筑技術在形成后多年來的發展階段與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完善環節中,圍繞其技術應用的安全、成本的控制與效率的增強等幾個要點形成了以下三大技術基本原則:即就近取料施工原則、挖填相互配合原則、均勻均衡施工原則。
第一,對于土方填埋技術的就近取料這一施工原則來講,從字面上看,其主要是為了降低施工材料的運輸成本,滿足工程建設施工材料的運輸效率而提出的,該項原則主要通過對施工材料的進行就近獲取,從而確保在土方填筑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施工相關材料能夠得到及時的補充與配給。雖然其內容并不復雜,但在實際操作階段仍有較多的難點需要克服。現階段隨著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規模的擴大,建設相關標準與要求也不斷提高,需要對施工材料的品質進行嚴格的把控,而由于施工地區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的不同,導致不同施工場所周圍的施工材料的標準存在差異[1]。同時,由于施工場所自然條件惡劣程度的差異性,對施工材料需求的標準也不相一致,因此,在執行該原則時往往會加重對施工材料成本項目的負擔,使施工成本難以得到有效控制與計算。
第二,堅持挖填相互配合這一施工原則主要是為了保障施工效率,促進工程建設周期的縮短,在水利工程建設的準備階段,需要對需求進行合理規劃,將土方的整體結構進行綜合分析與考量,并對施工建設過程形成一個基本規劃,促進計算結構的精度的提升,從而減少施工過程對于開挖原料的浪費情況和由于填充不及時造成需要為其額外提供存放空間和場所,減少建筑工程的空余面積,從而加大工程建設期間的協調難度。在根本上來講,挖填相互配合這一施工原則的關鍵在于材料利用率的提高與施工材料選擇的科學性,從而降低材料浪費現象出現的可能,規避施工過程中二次倒運現象的出現的風險,并應使其與就近取料的施工相互配合,提高建筑工程材料的整體利用率[2]。
第三,均勻均衡施工原則的目標是為了確保水利建設施工過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均衡均勻施工原則要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建設周期、總體質量、施工成本等要素進行統籌規劃與合理控制,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確保工程的質量并兼顧施工建設成本,并促進建設人員與施工設備充分結合,從而提高工程建設總體的科學程度,實現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各個施工環節銜接的順利,從而使水利工程建設保質快速的完成。
2 土方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技術要點概述
2.1 提高清理工作的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階段在水利工程的項目建設與原有情況呈現差異化趨勢。目前,我國在開展水利工程建設的眾多區域中,河流環境遭到破壞,導致施工環境相對惡化,為水利工程建設作業的開展帶來困難度,而在土方填筑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階段,由于河道的淤塞及周邊環境的惡化,將對施工帶來極大的惡劣影響。因此,需要在土方填筑施工技術開展前將清理工作做到位,不斷提高對清理工作的能力,為土方填筑施工技術的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3]。首先,由于清理工作的工程量之龐大,在雜質的清理階段,要盡可能使用專業的清理設備進行作業,使清理的質量和速度能夠適應土方填筑技術的應用,為土方填筑技術的應用奠定基礎。其次,在清理初步完成后,應對初步清理的效果與水平進行檢查作業,尤其是對于清理細節方面要進行嚴格的把控,對存在細小雜質的區域進行反復多次處理,確保清理工作能夠達到土方填筑技術使用的相關標準,將清理工作的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2.2 強化對建筑材料的控制
現階段,如果想讓土方填筑技術能夠充分發揮其正常作用,需要將土方填筑技術應用的建筑材料質量進行強化控制工作。建筑材料的品質作為土方填筑施工技術的直接影響因素,其優劣程度將會對土方填筑施工技術的穩定與否產生巨大影響,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控制工作。
第一,在建筑材料進行選擇與采購前,建筑材料的負責人員要提前與供貨商取得聯系,并尋找多個意向目標,充分對比不同供貨商材料的差異性,并結合土方填筑施工技術的特性與周圍環境對技術的影響,對意向材料進行充分對比,擇優進行挑選采購工作。
第二,要在建筑材料的供應過程中確保其穩定性能夠得到控制。要對建筑材料的性質進行充分分析,并做出預留方案,確定好哪些建筑材料在施工后需要進行替換,哪些建筑材料屬于半成品還需要進行二次加工,哪些材料容易出現供給不足的問題,要提前留出建筑工程的使用量備好存量,避免由于建筑材料供給不到位而造成的工期延誤的狀況。
第三,在材料的存放過程中,要將材料的存放地點與水利工程的建設地點預留出恰當的距離,并對施工材料進行妥善保管和安置,避免其由于存放過程中的疏漏而造成的生銹等變質現象的產生,使其不能滿足技術施工的相關標準與要求。
3 土方填筑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與流程分析
3.1 施工技術開展的預備階段
施工技術開展的預備環節作為整個水利工程建設的先頭工作,對于整個水利工程建設來講起到了基礎的作用[4]。當技術開展預備環節能夠達到施工建設的相關標準,并對施工建設做出合理的規劃時,能夠使水利工程建設的穩定性得到提高。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前要開展碾壓試驗、土料試驗等工作,以施工建設人員、施工材料、機械設備等為入手點,對其進行充分的審查與調整。此外,在土方填筑的全部施工環節,應對基面開展實時清理活動,切實保障邊界的控制以及基面的整體清潔狀況良好,從而確保水利工程正式建設階段中的各項工作能夠正常開展。
3.2 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土方填筑施工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施工環境及地理結構對施工技術的影響,要對土方填筑工程開展攤鋪、平料、壓實以及處理工作從而確保土方填筑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填筑工作進行階段,其填筑是需要依靠自卸汽車進行運輸裝卸工作,并利用推土機對其進行平整、壓實。同時,要確保施工過程是以從下到上逐層填筑的方案來進行規范化操作的,每一層的施工面平均厚度不能大于30厘米,但該數據可依照水利工程建設地區的環境差異進行適當增減[5]。此外,在進行平料的工作中,要確保施工過程嚴格按照工程建設標準和相關規則進行操作,一定要確保大型施工設備遠離施工地岸墻附近開展碾壓作業,從而有效避免擋土墻沉降現象的出現,保證擋土墻整體建設的穩定性不受干擾。最后,在平整碾壓工作完成后,要對施工的質量進行檢驗,避免由于平整碾壓不到位而出現的溝渠,確保施工路面平整程度的提升,并對這一階段施工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平整修復,確保工程質量能夠符合土方填筑的相關標準。
3.3 水利工程建設中的路基填筑施工
路基填筑工程作為水利施工建設工程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對水利工程總體建設的穩定同樣起著重要作用,對水利工程建設發揮了巨大的影響。路基填筑工程與土方填筑作業相同,同樣應在工程開展前對工程建設環境的相關參數進行試驗和測算,其操作規范的嚴格程度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程建設后期的參數變化。在試驗開展完成后,通過所得出的數據,在實際工程開展中按照該數據進行測算建設工作,利用每10米距離設置一個中邊柱的方法來對施工建設中的距離進行嚴格控制,從而保證試驗數據與實際施工數據相統一,確保施工技術的順利開展。同時,在基面雜物清理完畢后,在保證水泥料溫度、濕度可控的前提下,開展水泥土的回填工作,保證工程建設的總體質量不受水泥料參數變化的影響[6]。
3.4 提高碾壓施工建設作業
對碾壓施工作業的強度的提高有利于使水利工程的穩定性得到增強。現階段,我國大部分水利工程都為中小型,缺乏大型的碾壓設備及裝置,更應對這一工程進行強化,以確保工程建設的總體質量。要根據施工環境的相關參數確定好碾壓設備的選擇,確保碾壓設備的噸位參數、基本性能、操作規則能夠滿足且符合水利工程建設場地的需要。同時,要增多碾壓設備的工作頻率,要進行多次、重復碾壓,對于重點地區要進行局部重點碾壓工作,從而使水利工程建設強度和穩定性得到提高。
4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土方填筑施工技術在其應用過程中逐漸進步,但仍需對其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將土方填筑施工的技術要點和相關問題進行妥善分析,從而促使土方填筑技術朝著更加成熟的方向發展,最終促進我國水利工程事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保輝志.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1(04):113-114.
[2] 吳洪雨.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術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20(25):54+53.
[3] 張光寶,錢建紅.試論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術[J].綠色環保建材,2020(08):175-176.
[4] 龔永林.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術探析[J].居舍,2020(11):34.
[5] 盧志剛.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術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9(24):100-101.
[6] 金纖.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術分析[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