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培培
摘要:國內外的計算機界對于計算思維表現(xiàn)出極高重視。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學生的計算思維培養(yǎng)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對此本文將在程序設計與小學算法中,加入計算思維理念,探討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的教學方法與結合契機,推動我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進步。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計算思維能力;學科思維
前言:信息技術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形成個性化素養(yǎng),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操作與知識,對普及和推廣信息技術具有積極意義。當前小學時期的信息技術教育,很多教師的教學重心是學生的信息處理方法與操作能力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的核心是利用計算機工具,在計算思維中,學生如同計算機的科學家一樣對問題進行思考。站在長遠角度來看,計算思維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是必要且重要的事情。
一、計算思維概念與本質
(一)概念
計算思維說的是使用計算機科學概念對問題進行解讀,理解與設計人類行為,涵蓋十分的廣泛。計算思維對于信息社會中的生存是必要性技能。計算思維用形式化的辦法解決問題需求,是問題解決的關鍵和標識[1]。
(二)是學生素質重要構成
小學生計算思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自學能力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以認知學習理論來看,學習的本質是在大腦中構造認知結構,計算思維能夠讓學生的腦海中形成認知動力與學習熱情。過去人們錯誤的認為,信息技術不過是工具學科,只需要掌握PPT以及WORD的操作方法即可。在這樣的背景下,信息技術教育被錯誤的認為是一種只有技術沒有人的內容[2]。為改變這一局面,就需要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將計算思維作為重點對象,如同學習英語、數(shù)學一樣學習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要在信息技術教育中重新研究程序設計以及算法的作用、地位,做好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設計,改善教學模式。
二、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對學生的計算思維培養(yǎng)構思
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使用多樣化的胡搜單用于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和開發(fā)。過去的教學手段限制了學生的問題思考能力和發(fā)現(xiàn)能力。計算思維可以讓學生擁有廣闊的審視視角與能力[3]。在程序設計教育中加入計算思維,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得以提高,學生思維方式變得十分活躍。程序設計的時候,學生的編程能力反映的是學生的技能化知識與計算思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計算思維培養(yǎng),用數(shù)學化的方式提供支撐。
(一)情境教育分層教學
信息技術當中有著許多難以理解的知識和概念,教師需要在幫助學生確定探究目標以后,使用情境教學手段,進行技能教學。比如在約瑟夫算法中,教師可以讓6名同學來到講臺,之后手拉手站成一排,問學生:“老師如果從第名學生數(shù)數(shù),在數(shù)到第三個同學時候,第三名同學需要出列,問哪一名同學將會是最后出列的同學。”這時候學生紛紛猜測,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案。該過程中,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其他的提供學也在積極思考。這樣的方式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隨后教師讓學生使用鏈表知識進行算法描述,不少學生能夠很順利的寫出代碼。對于班級中有著扎實基礎的學生,甚至可以讓這些學生使用數(shù)組處理問題,讓其他同學學習和觀摩。
(二)使用任務驅動開發(fā)學生計算思維
幾乎每一名信息技術教師都曾經(jīng)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在講解某些技能和知識的時候十分順利,但讓學生理解問題本質,形成相應的思維卻困難重重,比如遞歸、差分、面向對象。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這種教學方法以建構主義為指導,重心在于教學任務的合理設計。教學期間,需要教師按照學習內容與主題,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用工程技術問題以及科學研究,帶領學生進入情境。比如循環(huán)語句的講解中,假設教師只是單純的介紹語法的實現(xiàn)方式,說語法是很重要的,那么學生的感受通常只有無聊且枯燥,甚至不少學生甚至聽的越來越糊涂。教師可以用小程序,比如計算運動會程序的小程序,輸入成績的時候,應用循環(huán)語句。在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技巧有價值、實用的時候,學生就會產生想要學習的想法。在自主探究中消化與理解知識。
(三)重視實驗指導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實驗操作十分的重要。學生的綜合能力與計算能力得到成長。教師有必要用基礎實驗、創(chuàng)新實驗、拓展實驗等方式組織分層教學。假設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了解如何解決問題,那么就要按照學生基礎與教學要求,展開必做、選做實驗。
學生在學習操作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了解了問題的解決方式,形成了循環(huán)學習梯度,構成任務鏈。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對知識建立深刻印象與理解。
結語:計算思維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如同人類做算法、寫字以及閱讀一樣,屬于信息技術不可或缺、實用、基礎思維方式。小學時期,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計算思維培養(yǎng),這樣才能探索出有效的教改思路,提高信息技術教育價值,明確信息技術的教育原理、方法和概念,擺脫現(xiàn)有教育局限。
參考文獻:
[1]曹博.基于微課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193-194.
[2]黃建清.小學信息技術AI課程建設實踐探究[J].教育科學論壇,2021(20):15-18.
[3]劉春燕.基于STEM框架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設計[J].計算機與網(wǎng)絡,2021,47(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