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偉
摘要:我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文化大國,而我國代代相傳的傳統文化決不能因為時代的更替而磨滅,其中民族風情文化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建設與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但是在中學教育中,少數民族文化的融入并不多,本文基于此點,從語文閱讀教學、校園文化活動、校外實踐活動等三方面論述。
關鍵詞:民族風情文化;校園文化;中學生;價值觀;初中語文
引言:教育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最為有效的一條途徑,這對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能夠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但是就目前的中學教育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情況來看,民族文化的傳承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脫節,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及校園活動進行中融入民族文化是當下教研活動一項重要研討話題。
一、構建校園民族文化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民族歷史,形成良好價值觀
中國是有著五千多年華夏文明歷史的文化大國,不同的民族經過代代傳承在自身的文化方面也產生了一定的差異,但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能夠在育人過程中起到正向引導作用。每一個民族都是有根的,每一個經久不息的文化傳承都必然有歷史的支撐。教師引導少數民族學生了解本民族的發展歷史,能夠在這一長河中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不斷繼承與發揚,這樣一來,既推動了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也能夠通過民族文化的學習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二)有助于學生充分了解民族文化,提升學生興趣度
中國各個少數民族都具有著獨屬于自己的特色文化,這些文化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不僅能夠通過生動、特色的文化底蘊來調動課堂氛圍,還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民族文化的影響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初中語文教學與民族文化結合的策略
(一)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民族文化素材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部分詩歌以及現代文學都蘊藏著我國民族文化以及傳統文化,這些詩歌與文學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文學價值,而其中的文化傳承更是能夠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對于學生的要求,就不僅僅是背誦傳統民族文化相關的知識,而應當充分的拼圖并理解,從而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與文學視野。例如《安塞腰鼓》和《云南的歌會》這兩篇課文中,就有濃郁的少數民族文化特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充分掌握語文方面的知識,更要對于民族文化有著一定的了解與見解,當學生想要進一步了解民族文化時,就會自主延伸至課外閱讀[ ]。
(二)利用校園文化途徑挖掘課外資源
在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當中,雖然存在著課內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但是對于整個人教版教材來說,占比是非常小的,這也不能滿足學生學習并傳承本民族文化的需要。因此為了保障初中語文教學與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結合的有效性,教師應當積極拓展延伸至課外閱讀,以及校園的課外活動。并運用圖書館、閱覽室以及校內開展的詩歌朗誦活動來拓展學生的少數民族文化相關文學作品的閱讀。例如經典的回族文學作品有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張承志的《黑駿馬》、石舒清的《清水里的刀子》、穆達長篇小說《白河逝水》等等,其中《清水里的刀子》已經被翻拍成電影,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該片,更能夠使學生直觀理解民族文化。還有彝族的文學作品《西南邊》、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維吾爾族的《福樂智慧》、《農桑衣食撮要》等等[ ]。
(三)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民族特色文化、
眾多文學名著之所以具有深厚的文學內涵以及文化底蘊,離不開作者在生活中的實踐,廣大文學家將自身對于生活、生命、社會的感悟揉進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從而提升了眾多文章的文學價值。要想學生能夠在校園生活中以及學習中了解少數民族的本土風情文化,也離不開學生親自社會實踐中去體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去探尋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根源。就拿壯族的上巳節來舉例,壯族中相傳每年的三月三是黃帝生辰,所以壯族人民會在這一天舉辦各種慶典活動,并且也可以說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再比如侗族民族文化中有搶花炮、穿民族服飾、唱山歌、跳竹竿舞、吃五色糯米飯等活動。京族在哈節會唱哈歌、跳竹竿舞、彈獨弦琴,這是京族文化中三顆絢麗的瑰寶,也是京族人民引以為傲的具有京族少數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進各個民族的村寨中,到當地的少數民族文化展覽館中去參觀,能夠讓學生在實地考察過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魅力,能夠在各個民族風情文化的熏陶下成長,養成良好的價值觀與道德品質。
結束語:總而言之,華夏文明具有萬千多年的歷史,而各個民族在這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具有當地本民族特色的風情文化,廣大中學生,尤其是少數民族的學生都不應該在時代的更替下“忘本”,應將這份民族文化的瑰寶進一步傳承與發揚、因此中學教師要通過校園活動、實踐活動來帶領學生認識民族文化,感受民族風情文化的魅力所在,并通過語文教學來深度解讀民族文化,從而使學生在民族風情文化的熏陶下養成優良的道德品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王賢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結合[J].新作文:教研,2019(1):0197-0198.
[2]李正勇.邊境地區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少數民族文化芻議[J].廣西教育(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