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燕玲
和朋友相約去看了電影《芳華》,感慨萬千。感慨人心的險惡,感慨人性的兇殘,亦深深感慨劉峰對于善良的堅守和選擇。
電影中的劉峰幾乎是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活雷鋒”,幫助戰友從北京帶東西,幫助文工團修道具,幫助即將結婚的戰友打沙發,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他善良待人、溫柔處事的見證。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善良的人,他的最終結局卻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美好,他被人誣陷下放,殘了一只手臂,窮困潦倒,被人欺負。電影的最終,我產生了懷疑,善良的人沒有圓滿的結局,那我們為什么還要堅守善良?我一遍遍思索追尋著答案。
我們小時候學三字經,第一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父母和師長也都教育我們要待人溫和,要懂事有禮,要學會謙讓。這便是我們理解的基本的善良。
長大了,經歷多些,我們知道,善良是根植于內心的修養,是外化于行動的品質,我們或許不能改變這個世界對待我們的方式,但我們總能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品行。
是的,我們從小受教育,要敬老、尊老、愛老,要善良正直,要待人有禮一視同仁,正是這部電影,讓我明白善良的意義,善良是根植于內心、外化于行動的,不是我們嘴上說說而已,就像影片的最后說的,劉峰和何小萍的生活不夠富足,但他們始終面目平靜、待人溫和,不像我們總是滿臉滄桑。我想,這便是答案了吧,胸懷善意、溫暖待人的人,縱使歷經艱難和波折,卻內心平靜、風云不驚。
詞典上說,善良是心地純潔、純真溫厚,是和善而不懷惡意,是內心充滿愛的人不斷給他人帶來幸福。這個冬天很冷,冰凍三尺、寒風刺骨,這個冬天也會很暖,因為我們學會了善良待人,就像冬日的暖陽,照進人心里,充滿力量,讓我們迎著這暖人的色彩,在這芬芳的年華里釋放能量,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