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生
(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人民醫院普外科 湯陰456150)
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發病率逐年升高[1]。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腹股溝疝修復手術患者中,10%的患者為復發性腹股溝疝。復發性腹股溝疝目前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治療。隨著人工合成材料的不斷發展,無張力修補術已成為腹股溝疝治療的主要方案[2~3]。其中平片修復法(Lichtenstein 平片疝修補術)采用網片對患者的病灶缺損部位進行修補,修補范圍超過患者腹股溝管底部的周圍邊界[3],有效降低了修補周圍張力,補片與周邊組織的廣泛接觸,不需要二次縫合,避免了對患者病灶部位組織的再次損傷,降低了并發癥[4]。為了評估Lichtenstein 平片疝修補術治療老年復發疝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其可能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在我院采用Lichtenstein 平片疝修補術治療的120 例老年復發疝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 年1 月~2020 年5 月在我院行Lichtenstein 平片疝修補術治療的120例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確診為腹股溝疝[5];(2)年齡 65 歲以上;(3)采用Lichtenstein 平片疝修補術治療。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障礙;(2)合并嚴重臟器疾病;(3)隨訪期間脫落。其中男性69 例,女性51 例;年齡66~85 歲,平均(76.33±2.33)歲;身體質量指數為(23.18±1.39)kg/m2;疾病類型:斜疝 68 例,直疝 27 例,股疝 25例;疾病分級:Ⅰ型疝39 例,Ⅱ型疝29 例,Ⅲ型疝52 例。
1.2 手術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Lichtenstein平片疝修補術治療:以Prolene 聚丙烯單絲紡織網片作為修補片。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以內環口體表的投影位置上方1 cm 到恥骨結節部位作為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將病灶部位腹外斜肌腱膜至腹股溝韌帶進行游離后,隨后離斷腹壁淺靜脈,結扎陰部外靜脈,充分暴露恥骨結節以及內環口。隨后游離精索,切開提睪肌,對疝囊進行解剖后,將疝內容物回納,同時進行高位結扎。將補片進行修剪后覆蓋在腹橫筋膜處,補片尾部進行交疊縫合,常規止血后縫合。
1.3 觀察指標 全部患者均門診或電話隨訪6 個月,統計其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尿潴留、切口感染、陰囊血腫、疼痛情況。根據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并發癥組26 例,非并發癥組94例,比較兩組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疾病類型、疾病分級、疝囊大小以及疝環粘連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并發癥發生的影響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s 回歸模型分析Lichtenstein 平片疝修補術治療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術后并發癥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檢驗水準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20 例患者術后切口感染 9 例、疼痛 8 例、尿潴留 4 例、陰囊血腫 5 例,均為單獨發病,總發生率為21.67%。
2.2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并發癥組和非并發癥組身體質量指數、疾病分級、疝囊大小以及疝環粘連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例)
2.3 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 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身體質量指數、疾病分級、疝囊大小以及疝環粘連程度為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 2。

表2 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多因素分析
腹股溝疝發生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機能下降,腹壁組織逐漸松弛以及萎縮[6]。老年患者進行復發性腹股溝疝修補要求較高,不僅要對患者的腹壁強度進行不同程度增強,而且要提升患者病灶部位組織張力[7]。利用補片材料對患者進行無張力修補,已經成為臨床治療腹股溝疝的主要手段之一[8~9]。其中Lichtenstein 無張力疝修補術為目前重要的修補手術方式之一[10]。隨著此種手術方式的不斷開展,其并發癥發生率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有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國內腹股溝疝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約為9.2%[11]。
在臨床中,腹股溝疝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陰囊腫脹以及異物感。在本研究中,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1.67%,略高于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在單因素分析中,身體質量指數、疾病分級、疝囊大小以及疝環粘連程度不同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存在顯著差異。分析認為,身體質量指數較高的患者,由于皮下脂肪的厚度較大,在手術過程中增加了手術操作的難度。患者的腹股溝管相對狹窄,導致了術中補片容易折疊[12],其位置的不平整,加速了患者脂肪的液化,最終導致了局部病灶部位的炎癥反應。同時在手術過程中,由于疝環與周邊組織的相互粘連程度增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操作難度,增加了手術過程中創面滲血發生率,最終導致患者切口的感染以及陰囊的腫脹[13]。
另外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夠對患者的以上影響因素進行量化分析,這有待在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探討。
綜上所述,老年復發疝采用Lichtenstein 平片疝修補術常見的并發癥有切口感染、疼痛,其中身體質量指數、疾病分級、疝囊大小以及疝環粘連程度均為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