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麗娜 李岳林
(1 河西學院附屬張掖人民醫院麻醉科 甘肅張掖734000;2 河西學院附屬張掖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外科 甘肅張掖734000)
老年患者手術風險相對較高,尤其在手術過程中,因麻醉而導致的大腦損傷時有發生,老年患者麻醉誘導后血流動力學波動過大,均可能引起突發死亡。因此選取合適的麻醉藥行全麻誘導尤為重要[1~2]。咪達唑侖具有苯二氮 類藥理活性,常用于手術麻醉誘導,具有起效快、持續時間短等特點。但有報道稱咪達唑侖用于老年手術麻醉誘導時,患者收縮壓(SBP)、舒張壓(DBP)下降較為明顯,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依托咪酯是一種咪唑類衍生物,全身麻醉誘導時效果較好,研究發現其對心血管系統影響較小,患者SBP、DBP 等指標輕微下降,術后蘇醒質量較高[3]。本研究旨在探究咪達唑侖與依托咪酯全麻誘導對老年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及蘇醒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10 月~2020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88 例老年擇期行下腹部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65 歲;擬行下腹部手術;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4]分級Ⅱ~Ⅲ級;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史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合并中樞系統疾病或心理疾病患者;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者。剔除標準:圍術期發生大出血、嚴重感染等不良事件;手術時間>4 h;研究中自動退出。根據用藥方案不同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觀察組男28 例,女16 例;年齡66~78 歲,平均(72.12±5.22)歲;平均體質量指數(BMI)(22.15±1.89)kg/m2;ASA 分級:Ⅱ級 22 例,Ⅲ級 22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19 例;年齡66~80 歲,平均(73.01±6.23)歲;平均 BMI(22.44±2.01)kg/m2;ASA 分級:Ⅱ級24 例,Ⅲ級2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手術前禁食8 h,麻醉誘導前半小時肌肉注射注射用苯巴比妥鈉(國藥準字H31020501)0.1 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國藥準字H11020766)0.5 mg。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滴注乳酸納林格氏液(國藥準字H20033736),滴注速度15 ml/min,連接面罩輔助吸氧,連接中央監護系統,實時監測患者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指標。麻醉誘導時,靜脈推注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國藥準字H42022076),劑量為 4 μg/kg。
1.2.1 對照組 給予咪達唑侖麻醉誘導,咪達唑侖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67041)靜脈注射,劑量6 μg/kg,時間2 min。患者昏迷后靜脈推注注射用維庫溴銨(國藥準字H20063411)松弛肌肉,劑量為0.2 mg/kg;然后連接呼吸機,使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進行麻醉維持,開始手術。
1.2.2 觀察組 給予依托咪酯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2379)麻醉誘導,靜脈注射,劑量0.3 mg/kg,注射時間30~60 s。后續手術操作與對照組一致。
1.3 觀察指標 (1)血流動力學:對比兩組入室時(T0)、全麻誘導后 5 min(T1)、插管時(T2)、手術切皮時(T3)時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 SBP、DBP、心輸出量(CO)。(2)蘇醒質量:對比兩組患者清醒時間、自主呼吸時間、拔管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重復度量數據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流動力學變化對比 T0 時,兩組老年患者SBP、DBP、CO 等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1、T2、T3 時,兩組老年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均下降,但觀察組下降幅度更小,血流動力學指標更穩定,各時點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與T0 時點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變化對比()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變化對比()
注:與同組 T0 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時段比較,#P<0.05。
指標 組別 n T0 T1 T2 T3 SBP(mm Hg)DBP(mm Hg)CO(L/min)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44 44 44 44 44 44 114.25±7.63 114.64±7.72 75.76±6.83 75.82±6.95 6.47±0.72 6.53±0.69 107.63±6.23*112.45±7.55#70.54±5.22*73.78±6.51#5.83±0.58*6.34±0.58#102.49±5.84*110.82±7.36#68.26±4.72*73.56±6.23#5.62±0.65*6.26±0.64#96.86±5.73*109.84±6.82#64.73±4.61*72.44±5.37#5.35±0.44*6.21±0.58#
2.2 兩組蘇醒質量對比 觀察組定向力恢復時間、拔管時間、自主呼吸時間、清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蘇醒質量對比(min,)

表2 兩組蘇醒質量對比(min,)
組別 n 自主呼吸時間 清醒時間 拔管時間 定向力恢復時間對照組觀察組44 44 tP 10.26±3.84 7.28±2.35 3.828 0.000 14.52±4.11 8.64±2.76 6.780 0.000 16.48±4.72 11.53±3.44 4.843 0.001 14.83±4.77 10.67±2.93 4.237 0.000
老年手術患者因其心、肺功能下降,對麻醉藥品耐受能力變差,在術前全麻誘導階段常會突發心血管不良事件,血流動力學波動較大,不利于手術進行,并且老年患者術后常會出現蘇醒較慢,蘇醒質量不高等,易并發認知功能障礙,手術風險相對較大[4~5]。研究發現在全麻誘導階段中,不同麻醉誘導劑對老年手術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和蘇醒質量影響存在差異,選擇對老年手術患者軀體刺激小,對血流動力學指標和蘇醒質量影響弱,同時具備較好的鎮靜效果的麻醉劑尤為重要[6]。
本研究中,T1、T2、T3 時,觀察組 SBP、DBP、CO指標高于對照組,定向力恢復時間、拔管時間、自主呼吸時間、清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表明咪達唑侖與依托咪酯均能用于麻醉誘導老年手術患者,依托咪酯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患者蘇醒質量更高。咪達唑侖適用于失眠癥及手術中誘導睡眠,具有抗焦慮、鎮靜、催眠等作用,起效快、持續時間短,患者在接受咪達唑侖麻醉誘導后,可以通過腦干網狀結構以及大腦邊緣系統的苯二氮 受體產生麻醉效果[7]。但在使用咪達唑侖過程中要注意用藥劑量,同時要格外注意患者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尤其對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部分患者手術中SBP、DBP會出現嚴重下降,干擾手術進行,同時也不利于患者術后蘇醒。依托咪酯是一種快速催眠性靜脈全身麻醉藥,對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影響較小,能夠用于休克和創傷患者的全身麻醉,鎮靜效果較好,同時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優點。另有研究指出,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誘導時對保持心血管血流穩定作用較好,不易引起血流動力學指標大幅度快速下降,誘導期患者狀態較平穩,無積蓄作用,不會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對患者機體負面影響[8]。
綜上所述,咪達唑侖與依托咪酯均能用于麻醉誘導老年手術患者,依托咪酯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患者蘇醒質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