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玉寶
【摘 要】目的:探究甲硝唑聯合頭孢曲松、多西環素治療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8例盆腔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在展開研究時,將上述患者隨機編號,在打亂序號后重新劃分為實驗組(39例)和常規組(39例)兩組。在實施治療時,常規組給予頭孢曲松+多西環素治療,而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加入甲硝唑。最后,對相關研究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研究數據顯示:兩組患者經治療后機體內的血清C反應蛋白、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改善效果較常規組更佳;同時,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7.69%)較常規組(25.64%)低、臨床治療有效率(97.44%)較常規組(69.23%)高。各對比數據之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對盆腔炎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甲硝唑聯合頭孢曲松、多西環素治療臨床療效更佳,不僅能夠實現對細菌繁殖的有效抑制,同時也能夠改善局部感染情況及預后,促使患者更快康復,值得廣泛普及和應用。
【關鍵詞】甲硝唑;頭孢曲松;多西環素;盆腔炎;聯合治療效果
盆腔炎屬于臨床上一種十分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雖然該病稱為“炎癥”,但是其并不像傳統意義上的“炎癥”那樣容易治愈,常伴有下腹痛、白帶異常等臨床表現,具有治療周期長、易復發等特征。同時,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導致其不孕不育,多出現在性活躍的生育期女性人群中[1-2]。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頭孢曲松+多西環素對盆腔炎患者進行治療,但整體治療效果卻難達預期。在大量實踐研究后發現,甲硝唑與頭孢曲松、多西環素的聯合應用可增強治療效果。特此,本次針對甲硝唑聯合頭孢曲松、多西環素治療盆腔炎的臨床療效展開研究,并做出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78例患者均為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盆腔炎患者,將上述患者進行隨機編號,在打亂序號后重新劃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兩組,每組劃入39例患者。常規組,年齡22歲~46歲,平均年齡(35.16±2.13)歲,病程2個月~4個月,平均病程(2.16±0.35)個月。實驗組,年齡處21歲~45歲,平均年齡(36.03±1.64)歲,病程1個月~5個月,平均病程為(2.14±0.34)個月。由此得出,各基礎數據之間差異不明顯(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可參與后續對比研究。納入標準:①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此次研究內容,并已簽署意愿書;②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均滿足盆腔炎診斷標準[3];③所有參與研究患者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臨床癥狀,包括瘙癢、下腹墜痛、白帶異常、腰骶酸痛。排出標準:①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②伴有其他嚴重婦科疾病者;③用藥依從性極低者。
1.2 方法
在對常規組患者實施治療時,給予頭孢曲松+多西環素治療。取250mg頭孢曲松(陜西頓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136)+100mL 9g/LNaCl注射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天需要注射1次;同時,給予患者口服多西環素(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29),每天給予患者服用1次,每次給予1片。在對實驗組患者實施治療時,給予患者甲硝唑+頭孢曲松+多西環素聯合治療,其中頭孢曲松和多西環素的用法、用量等同常規組保持一致。甲硝唑(陜西漢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1020092)每天口服一次,每次給予2片。注:上述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經治療1個月后,取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并離心分離血清,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后的C反應蛋白、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2)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經相應治療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包括瘙癢、下腹墜痛、白帶異常、腰骶酸痛四項觀察指標。(3)對兩組患者經相應治療后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包括治愈(指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并且各項檢查結果顯示正常)、顯效(指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并且各項檢查結果處于正常水平附近)、有效(指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各項檢查結果趨于正常)、無效(指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跡象)。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C反應蛋白、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對比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經相應治療后的C反應蛋白、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都有所改善,但兩組數據之間存在較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經相應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結果存在較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經相應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對比結果存在較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盆腔炎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患者機體抵抗能力降低,導致細菌趁機進入盆腔內部,引發炎癥,比如經期不注意衛生、鄰近器官發生炎癥控制不當蔓延、產后護理不佳等,都是引發盆腔炎的關鍵因素。同時,隨著當下人工流產人數的增加,盆腔炎的發病率也隨之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盆腔炎看似是“小病”,但其如果得到及時且有效治療,那么將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甚至可能隨著病情的發展致使患者不孕不育,是危及女性身心健康的潛在殺手之一。在對盆腔炎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臨床上主要以主要為抑制病原菌為主[4,5]。
頭孢曲松屬于第三代頭孢菌素,主要用其治療皮膚軟組織感染等由于免疫力降低所致的感染疾病,能夠實現對大腸埃希菌等細菌的有效抑制,以此加快患者的機體康復速度。但是,該藥物單獨用于盆腔炎治療并不合適,患者極易在用藥期間產生耐藥性,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因此一般會聯合多西環素使用。多西環素屬于一種廣譜抑菌劑,一定劑量多西環素可實現對病菌繁殖的高效抑制,并且因其具有一定的藥代動力學優勢,患者在服用后可迅速擴散到患者的體液及組織中,使得對盆腔炎的治療效果得到增強。經大量臨床實踐研究發現,頭孢曲松+多西環素聯合治療盆腔炎的效果依然難達預期,而且治療期間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較高。據此,有研究人員提出可采用頭孢曲松、多西環素聯合甲硝唑對盆腔炎進行治療,主要是因為甲硝唑屬于抗厭氧菌藥物,能夠通過分解DNA實現消滅細菌的治療目標,以此緩解炎癥反應,促使整體治療效果得到提高[6,7]。
特此,本文針對甲硝唑聯合頭孢曲松、多西環素治療盆腔炎的臨床療效展開研究。血清C反應蛋白能夠實現對患者機體應激反應程度及炎癥狀態的準確評估,一旦組織損傷或機體被感染,血清C反應蛋白的水平會迅速升高;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夠將患者機體炎癥導致的內皮損傷準確反映出來,通過對其指標水平變化進行觀察可判斷出患者機體炎癥程度。經相關數據對比、分析得出:實驗組患者在經甲硝唑+頭孢曲松+多西環素聯合治療后,機體內血清C反應蛋白、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得到改善,并且改善效果較常規組更佳;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明顯,較常規組更好;同時,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常規組更高。
綜上可知,在對盆腔炎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采用甲硝唑聯合頭孢曲松、多西環素治療,能夠實現對細菌繁殖的有效抑制,以此改善局部感染情況及預后,加快患者康復速度,促使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建議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普及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櫻.多西環素和頭孢曲松聯合甲硝唑治療盆腔炎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15):42-44.
[2] 劉月英.頭孢曲松、多西環素聯合甲硝唑治療盆腔炎[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26):4903-4905.
[3] 程喜建.頭孢曲松注射液聯合多西環素片和甲硝唑片治療盆腔炎的療效和安全性[J].當代醫學,2020,26(17):118-119.
[4] 吳婧.頭孢曲松注射液、多西環素片聯合甲硝唑片治療盆腔炎的效果[J].臨床醫學,2020,40(3):113-114.
[5] 伊碧霞,朱敏,徐海霞,等.甲硝唑聯合頭孢曲松、多西環素治療盆腔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20,39(1):26-30.
[6] 黎豫蘭.頭孢曲松注射液與多西環素片和甲硝唑片聯合治療盆腔炎的臨床效果探究[J].藥品評價,2019,16(18):16-17.
[7] 李靜.甲硝唑聯合頭孢曲松和多西環素治療盆腔炎的療效評價[J].上海醫藥,2019,40(8):24-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