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語 徐萌澤 曹若冰 常若語 劉澤楊
【摘 要】中國是世界上乳腺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乳腺癌病人通常在治療中會表現出焦慮、抑郁等一些負性情緒[1]。本課題對乳腺癌病人的負性情緒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進行探討,以期為開展乳腺癌相關的干預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乳腺癌,負性情緒,生活質量
1.1 一般資料
運用便利抽樣法在2020年8月至12月在某三甲醫院住院的80例乳腺癌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年齡37歲~68歲,平均年齡(45.35±12.39)歲。
1.2 問卷調查
(1)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價病人治療時的負面情緒,滿分為80分,分數越高獲得的負性情緒程度越高;(2)生活質量量表,評價病人的生活質量水平,滿分是100分,獲得分數越高生活質量水平越好。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研究對象SAS、SDS、生活質量分別為(46.45±6.97)分、(47.93±7.78)分、(60.62±6.92)分。相關性分析的結果表明這三種變量為顯著負相關(P<0.05),見表1。
3.1 乳腺癌病人的負性情緒焦慮、抑郁這些負性的情緒狀態
通常存在于乳腺癌病人中[2]。乳腺癌病人術后早期擁有一些不同水平的焦慮、抑郁等不良的情緒,在其術后也會隨之加重,病人會出現一些否認的心理,內心一時間無法接受女性形體外觀的缺失,以至于部分病人認為缺失只是一個暫時的經歷,心中抱有乳房可重新恢復的幻想,并且無法接受這個社會現實。
原因如下:第一,病人會產生不良心理,源自自病人希望術后再次回歸回到社會生活后,很注重家庭成員和親近的人對自己的看法,特別是伴侶對自己的評價。第二,病人出現恐懼心態,是由于病人對乳腺癌疾病知識缺少認識與了解,并且病人害怕這個疾病在手術治療后仍會在自己身上復發,對后期治療效果擔憂,進而出現自信不足,有恐懼感[3]。
3.2 乳腺癌病人生活質量水平
生活質量是一個自身多維度狀況評估,會包含到各個層面的體驗與感受。李倩等研究發現,乳腺癌病人與未患癌癥的人比較,平時生活質量的水平低下[4]。
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類:第一,乳腺癌病人的收入較低,生活水平從診斷到治療結束都會處于低水平狀態;放療、化療給病人帶來的心理負荷,存在負性情緒的病人心理水平相對更低下。第二,部分病人自身的文化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無法對所患疾病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看待,也不能及時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去抗擊病魔,造成相當大的心理環境壓力,每天惶惶度日,沒有充沛的精力投身社會工作,從而降低了社會生活質量水平。第三,擁有良好家庭關系的病人將會得到更多的照顧和關注,有著經濟上的支持和精神指導,這些病人不會因為得不到好的治療以及身體和精神上的照顧而導致病情加重。同時有了家人的支持,病人可能會更加積極樂觀。然而,那些家庭關系并不融洽的病人,可能因為沒有很好的經濟、醫療和精神支持而產生各種負性情緒,所以家庭關系不那么融洽的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質量就相對較低[5]。
3.3 乳腺癌病人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結果
越高的負性情緒堆積,會使病人生活質量越差。在經歷過重大影響疾病創傷后,術后病人們的家庭位置由家庭主要力量轉變到需要被照顧的角色,同時在手術及放療化療作用下女性失去了第二部分特征。接連打擊下,病人通常會選擇回避現實,思想上,在坦然面對身體殘疾遇到障礙,生活中,時常擔心受手術影響的自身女性魅力會因此喪失,導致夫妻感情出現問題等,加重了病人的負性情緒[6]。特殊的手術經歷使病人無法找到正確的方式表達自我感受,無法尋找合適的人群進行傾訴,致使應該得到排解的不良影響和巨大心理壓力始終困擾著病人。針對這樣的術后影響,醫護人員可以在平常增加與病人交流溝通次數,引導病人將自己真實的自我感受輸出,使負性情緒的嚴重度得到降低,并有意識地將術后乳房重建的相關理論知識普及給病人及其家人,滿足病人審美要求[7]。因此,越多的負性情緒被產生,越低的生活質量就會被呈現,兩者關系呈負相關。
參考文獻
[1] 王穗湘,秦鵬哲,梁伯衡,等.2004—2017年廣州市女性乳腺癌發病趨勢分析[J/OL].中國腫瘤,2021,30(7):506-510.
[2] 高莉莉.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的影響[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2(2):55-57.
[3] 王莉莎,錢國安,方群英.乳腺癌患者術后創傷后應激障礙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12):2841-2843.
[4] 李倩,梅志紅,馬飛,等.乳腺癌病人生活質量的調查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20(1):30-33.
[5] 王繼紅.優質護理服務對乳腺癌化療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1,38(3):287-288.
[6] 童靜韜,王穎,褚彥香,等.乳腺癌病人綜合康復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21,35(11):1975-1978.
[7] 彭小花,陳夢蘭,沈冠蓉,等.安寧療護對晚期乳腺癌患者心理彈性、心理應激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1):63-66.
基金項目:1.承德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20203089);2.承德醫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846);3.承德醫學院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