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青 屈永佳
【摘 要】目的:探討和分析急診外科創傷患者死亡原因,為臨床診療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間我院急診外科收治的70例創傷患者為對象展開此次回顧性分析,重點探討和分析死亡病例的原因。結果:在不同致傷原因患者中,高處墜落的死亡率最高,達到85.71%,其次為交通事故,死亡率為42.86%;重物打擊、刀傷和其他原因,分別為40.00%、20.00%和20.00%。就患者死亡原因來看,顱腦損傷、創傷失血性休克、創傷窒息分別占比51.85%、25.93%和22.22%。結論:急診外科創傷患者救治過程中,務必要針對高發的死亡原因展開針對性的預防和處理,要加強院前、院中急救能力,從而盡量保證治療方案的科學性,降低死亡率。
【關鍵詞】急診外科;創傷;死亡;原因
在急診外科收治的各類患者中,創傷患者在其中所占比重非常大。創傷通常都是因為機械因素所造成的人體組織、器官受損,進而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嚴重者可能直接會危及生命[1]。創傷根據其位置、組織、致傷原因、受傷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現,較為常見的局部表現為疼痛、壓痛、腫脹、骨折;癥狀嚴重這會表現出全身反應,甚至出現大出血、休克、窒息等等。所以在對創傷患者的救治過程中,通常需要首先做好防休克措施,同時要保障呼吸道暢通,并盡快為患者實施止血、固定傷肢等等,然后轉移到醫院進行急救[2]。嚴重創傷患者有較高的死亡率,探討和分析創傷患者的死亡原因,有助于臨床救治的過程中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本文將就此展開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間我院急診外科收治的70例創傷患者為對象展開此次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齡3歲~80歲,平均年齡(43.5±9.3)歲。就患者的創傷受損部位來看,其中顱腦受損和胸部受損患者數量最多,分別有25例和20例,另外11例患者腹部受傷,5例患者脊柱受損,還有9例患者為四肢受傷。7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為多發傷?;颊邚氖軅郊m正時間15min~200min,平均就診時間(108.4±25.3)min。
1.2 方法
在接到急救電話以后,4min之內醫護人員出診,從出車到現場在此過程中,通過電話與患者身邊的人員就患者的實際情況展開交流,(獲取現場信息,做好出車前評估),并給予相應的現場醫療指導,使患者首先得到基本的搶救,指導開展的相關措施要盡量簡明扼要,為后續到場后的搶救奠定良好的基礎。醫護人員到達現場以后,首先現場環境安全評估,迅速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展開評估,并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結合醫護人員的經驗實施針對性的搶救,并盡快送院。在患者向醫院轉移的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同時與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提前做好搶救準備。入院以后,迅速開展針對性的搶救事項,為患者提供吸氧,并開展心電監護(補液,傷口處理等治療措施,必要時請相關專科前來協助搶救)。
1.3 觀察指標
統計死亡患者的數量,并分析患者死亡的原因。并在積極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搶救策略。
本次研究中的全部70例患者,共計死亡27例患者,其中15例患者在入院搶救以前死亡,搶救過程中和搶救結束后,分別有10例患者與2例患者死亡。就不同致傷原因死亡患者的比重來看,交通事故死亡患者數量最多,達到44.44%,其次為高空墜落,為22.22%,此外,重物打擊、其他原因和刀傷分別為14.81%、11.11%和7.41%。在不同致傷原因患者中,高處墜落的死亡率最高,達到85.71%,其次為交通事故,死亡率為42.86%;重物打擊、刀傷和其他原因,分別為40.00%、20.00%和20.00%。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其中有顱腦損傷所占比重最大,為51.85%(14/27),創傷失血性休克次之,為25.93%(7/27),最后為創傷窒息,為22.22%(6/27),見表1。
就臨床上的實際情況來看,急診外科死亡患者中,創傷患者所占比重最高,所以對于創傷患者的急救必須要得到高度重視。通過分析創傷患者的死亡原因,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救治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死亡率[3]。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就不同致傷原因死亡患者的比重來看,交通事故死亡患者數量最多,達到44.44%,此類患者的死亡率達到42.86%,這與現代社會汽車的普及有密切關系,交通事故也是急診外科收治的患者的最大來源。另外其次為高空墜落,為22.22%,這類患者的死亡率最高,達到85.71%,這可能與現代社會壓力過大有關,導致一些人出現輕生想法。
而就患者的死亡原因,顱腦損傷、創傷失血性休克、創傷窒息分別占比51.85%、25.93%和22.22%。所以在對患者的搶救過程中,針對顱腦損傷者,盡快實施降顱內壓措施,另外采取有效的防休克對策。尤其是要有效識別重傷患者,在進入急救室之前,要做好物理檢查,同時盡快完成靜脈通路建立。并且要加強院前急救,同時在送院過程中對患者做好評估并提前聯系急救中心準備相關設施,盡量贏得更多搶救時間,這對于挽救患者生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的來說,急診外科創傷患者有較高的死亡率,搶救過程中要盡快識別患者的危險程度,盡快實施搶救,以盡可能地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王明偉.急診外科創傷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24):81.
[2] 夏君.急診外科創傷患者病死的危險因素及急救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8):59-60.
[3] 朱德志.急診外科創傷患者死亡危險因素及急救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A1):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