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何春妮
家在福州的趙女士今年37歲,最近幾個月出現腹脹、食欲差的消化道癥狀,一開始以為是飲食不潔和作息不規律導致的胃腸不適,便沒太在意。直到前兩天出現強烈腹痛,她才到醫院就診,做彩超和CT檢查后發現盆腔占位,最終被確診為卵巢癌。
卵巢癌也就是發生在卵巢的惡性腫瘤性疾病,在女性惡性腫瘤中發病率雖不是最高,但因為卵巢位于盆腔的深處,位置隱匿,早期卵巢包塊在沒有增大到3個月之前沒有任何癥狀,沒有月經改變,腹部增大也是慢慢形成的,患者常常以為自己是單純長胖而耽誤治療。晚期可能出現下腹不適、腹脹、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癥狀,又容易被誤認為是消化系統疾病。這意味著,卵巢癌通常是腫塊長到很大或者出現癥狀時才被發現,此時往往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我們知道,任何部位的腫瘤只要是晚期,治療效果都不太理想。卵巢癌患者2/3首診時是晚期,5年生存率較低。
臨床上,卵巢癌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目的是切除腫瘤最終明確分期,并在此基礎上評價預后、制定治療方案。化療是卵巢癌最重要的輔助治療方式,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接受輔助化療,在術前化療是為了使腫瘤縮小,為達到滿意的手術效果創造條件;術后化療則是為了殺滅殘余的病灶、控制復發、延長生存期。此外還可選擇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
卵巢癌容易轉移和復發,因此術后要注意定期隨訪。治療后的前2年,應每3個月復查1次,第3~5年每4~6個月復查1次,第5年后每年復查1次。復查項目包括婦科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超聲等。患者平時要對留意自身的情況,如出現腹痛、咳嗽咯血、大便帶血等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
總體來講,卵巢癌的預后是比較差的。此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遺傳、激素、婦科疾病、生育因素、環境因素等有關,因此也沒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只能對高危人群進行監測,40歲以上的女性應重視體檢,項目包括婦科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等。對于有家族史的女性,應更早進行篩查。
另外還可對特定人群進行預防性手術。因為卵巢癌有一定的遺傳性,上皮性卵巢癌有10%可能跟遺傳相關。沒有BRCA基因突變的女性終生發生卵巢癌的風險是1.3%,而BRCA1或BRAC2基因有突變的患者,乳腺癌的發病風險高達70%~80%,卵巢癌的發病風險也達到30%~50%。因此,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做基因檢測,預測卵巢癌的風險大小,針對BRCA基因突變的情況,做預防性卵巢切除,是預防卵巢癌的最好辦法。對于乳腺癌或者胃腸癌的女性患者,治療后要注意嚴密隨訪,確定有無卵巢轉移或卵巢原發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