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 羅 勤
維生素是一系列有機化合物的統(tǒng)稱。它們是生物體所需要的微量營養(yǎng)成分,而一般又無法由生物體自己生產,需要通過飲食等手段獲得。很多人只知道維生素對人體有很多的好處,但具體又說不清楚好在哪,本文就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
維生素主要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它們分別有著不同的特色和用途。
只能溶于油脂中,不能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服用過多容易在體內堆積引起中毒。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
其生理功用是維持眼睛在黑暗情況下的視力;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結構;促進生長發(fā)育。因此,維生素A缺乏會引起干眼病、夜盲癥、上皮增生角化等癥。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有魚肝油、雞蛋等;植物性食物有深綠色或紅黃色的蔬菜、水果,如胡蘿卜、紅心紅薯、芒果、辣椒和柿子等;還有藥食同源的車前子、防風、紫蘇、藿香、枸杞子等。
其生理功能是促進食物中鈣磷的吸收;促進骨骼的生長發(fā)育。維生素D缺乏會使兒童易患佝僂病,成年人得骨軟化病。人獲取維生素D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日常飲食攝取少部分,如食用海魚、肝臟、蛋黃等動物性食品及服用牛奶;二是曬太陽,皮膚組織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可轉變?yōu)榫S生素D。
是一種抗氧化劑,可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起到延緩衰老作用;還可促進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使男子精子活力和數量增加,使女子雌激素濃度增高,從而提高生育能力。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只要保證正常植物油、堅果、雞蛋的攝入,就可以滿足日常所需,不需額外補充。
可控制血液凝結,是促成肝臟合成凝血酶元必不可少的物質,缺乏維生素K會延遲血液凝固;參與骨質中的兩種蛋白質的合成,缺乏維生素K會降低骨密度??捎赡c道細菌合成,也可從食物中獲取,如綠葉蔬菜、動物肝臟、魚類含量較高,其次是乳制品及肉類。水果及谷類含量很低。
可溶于水,被人體吸收后滯留的時間只有數小時,多余的維生素不會貯藏于體內,而是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包括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及其他一些維生素。
有12種以上,光是公認為人體所必須的就有9種。
其中,維生素B又稱硫胺素,可促進體內糖的氧化,增進食欲,缺乏易導致多發(fā)性神經炎、腳氣病、腸胃功能障礙,主要食物來源為豆類、糙米、牛奶、家禽。
維生素B又稱核黃素,是構成黃酶類輔基的成分,在生物氧化過程中起傳遞氫的作用。缺乏容易患口角炎、舌炎、角膜炎、陰囊炎,主要食物來源為瘦肉、蛋黃、糙米及綠葉蔬菜。
維生素B又稱維生素PP、煙酸、尼克酸、煙酰胺,是構成輔酶Ⅰ及Ⅱ的成分,為細胞內的呼吸作用所必需,缺乏可導致癩皮病、皮炎、腹瀉和神經炎,主要來源為動物性食物、肝臟、酵母、蛋黃、豆類,其中豆類中含量豐富,蔬菜水果中則含量偏少。
維生素B又稱膽堿、腺嘌呤,是核酸的組成成分,參與遺傳物質的合成,可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急性粒細胞減少癥,存在于茶葉和甜菜汁等食物中。
維生素B又稱泛酸、遍多酸,是構成輔酶A的成分。它廣泛存在,尤其是肝臟、奶類、蛋類、蔬菜及所有含蛋白質的食物中。
維生素B又稱吡哆醛、吡哆醇,是構成氨基酸轉氨酶和脫羧酶的輔酶成分。臨床發(fā)現,有一部分脂溢性皮炎是由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攝入充足可防止溢脂性皮炎造成的斑禿。維生素B廣泛存在,尤其是肝臟、奶類、蛋黃、蔬菜、魚類、全谷豆類中。
維生素B又稱維生素H、生物素、輔酶R。廣泛存在,尤其是肝臟、奶類、蛋黃、蔬菜、酵母、水果、糙米中。
維生素B又稱葉酸、維生素M,主要有兩大生物學作用,一是在制造核酸DNA和脫氧核糖核酸RNA中葉酸是酶的輔助因子;二是葉酸幫助蛋白質的代謝,與維生素B共同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和成熟,人體缺少葉酸可導致紅血球的異常,未成熟細胞的增加,即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人體不能合成葉酸,必須完全依賴外源性供給,主要來源動物肝腎、雞蛋、豆類、酵母、堅果類、綠葉蔬菜和水果。遺傳(基因)缺陷會導致機體對葉酸的利用能力低下。
維生素B又稱鈷胺素,是維生素中唯一含有金屬元素鈷的維生素。它參與蛋白質的合成、血色素的生成、遺傳物質的合成和甲基化,是機體代謝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素。維生素B分子中的鈷,可以是一價、二價或三價,能與-CN、-OH、-CH或5-脫氧腺苷等基團相連,分別稱為氰鈷胺、羥鈷胺、甲基鈷胺和腺苷鈷胺,甲鈷胺、腺苷鈷胺具有生物活性,我們平素使用的普通的維生素B為氰鈷胺。人體不能合成鈷胺素,必須依賴外源性攝入,動物肝臟、腎臟、肉類、魚類、牛奶等食品中含量豐富,而植物中除大豆外均含量甚微。
又稱抗壞血酸。其生理功用是參與細胞間質的形成和細胞代謝,以及鐵質吸收的必須營養(yǎng)素。缺乏維生素C會使牙齦出血、皮下出血、嚴重時患壞血病。維生素C可以幫助傷口愈合,避免牙齦出血和防止葉酸氧化。它廣泛存在于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尤其是綠葉蔬菜和酸性水果。蔬菜中,辣椒、茼蒿、菠菜、苦瓜、土豆、西紅柿等中含量豐富;水果中,酸棗、鮮棗、草莓、柑橘、檸檬等中含量較多。在動物的內臟中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
如維生素T,能幫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維生素U,在治療潰瘍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維生素P別稱蘆丁,與維生素PP僅一字之差,但并不是真正的維生素,屬于類維生素,是人們常說的生物類黃酮。在多種維生素C產品中一般都帶有維生素P,它能避免維生素C被氧化而嚴重破壞,提高維生素C的實際效果;還能減少血管脆性,降低血管通透性,避免流血;對牙齦非常容易流血的人有益處;對皮膚過敏、傷口修復、潰瘍等身心健康病癥有協(xié)助。柑橘、紅提、梅干、西蘭花、橙、青檸檬、杏、大櫻桃、玫瑰花果子、卷心菜及蕎麥面粉等都含有維生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