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平 張偉敏
近日,蘇州高新區發布1至6月經濟數據: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79億元、增長15.7%,增速全市第一;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新興產業投資53.9億元,增長45.5%,其中生物和新醫藥增長265.5%、軟件和集成電路增長68%;億元以上項目投資86.1億元,增長20.2%。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在蘇州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啟“加速跑”。2020年,該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90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62.8%,穩居全市第一。2015年,這一數據是57.2%,也是蘇州全市第一。從“十二五”期末到“十三五”期末,蘇州高新區保持著領先步伐,不斷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發展新動能。
5月8日,“‘醫’心一意‘器’聚高新”蘇州高新區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大會召開,發布《蘇州高新區推進高端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作為江蘇省“一區一產業”戰略布局中唯一重點支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地區,為搶抓醫療器械發展新風口,蘇州高新區又一次以“大手筆”令人矚目。此前,該區在全國首創專門針對醫療器械行業的科技信貸產品“融醫貸”,助力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乘風破浪、銳意而行。
找準定位、突出重點,挖掘和培育特色產業增長點,蘇州高新區對醫療器械產業的布局由來已久。2008年,該區引進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1年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214研究所蘇州研發中心進駐。多年來,這兩家院所跨領域合作,使多項重大醫療器械裝備實現了源頭技術“自主可控”。
十余年后的今天,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批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和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成功孵化項目公司約60家,蘇州長光華醫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下稱“長光華醫”)就是其中一名“優等生”。作為一家專注于體外診斷產品(IVD)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長光華醫承擔了5項國家和省市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產品基本覆蓋全國,并出口7個國家。長光華醫的發展,吸引了法國最大的生物制劑公司、全球體外診斷領域十大公司之一的生物梅里埃集團的關注。在蘇州高新區相關部門的促進下,生物梅里埃集團成為長光華醫的控股股東。目前,生物梅里埃集團正在高新區建設體外診斷產品生產基地,一期投資4.6億元。
在蘇州高新區,這樣攜手成長的美好故事一遍遍上演。如今,轄區已經集聚賽默飛世爾、恒瑞、魚躍等重點醫療器械企業近300家,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產業產值保持年均30%的增速,2020年產值超200億元;先后引進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東南大學蘇州醫療器械研究院等大院大所。

空間站核心艙研制工作也凝聚著蘇州高新區力量(圖/人民網)
4月29日,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成功將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發射升空,中國迎來“空間站時代”。
在這份沉甸甸的“軍功章”里,有著不可或缺的“高新”力量:蘇州旭博檢測服務有限公司承擔了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推進機構及電源系統的可靠性檢測工作。為航天員保駕護航的系統——航天員生理參數監護系統,則由位于蘇州高新區的浙江大學蘇州工業技術研究院數字化醫療儀器研究中心與中國航天員中心聯合研制而成。
在民用航空領域,“高新”力量同樣令人矚目:蘇州長風航空電子有限公司、PPG航空材料(蘇州)有限公司、蘇州科可瑞爾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獲航空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成績始于早早的謀劃與布局。在“十三五”時期,高新區先后引進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創新研究院、北航蘇州北斗絲路學院等涉及航空航天科技的科研單位。
如今,伴隨著蘇州市加速布局航空航天產業,蘇州高新區相關企業正迎來全新發展機遇。蘇州科可瑞爾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既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又具備飛機改裝設計能力的綜合性科技公司。蘇州倍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設計制造了世界第一臺全尺寸3D打印渦噴發動機,不僅把發動機原有的200多個零部件縮減到十幾個,而且實現減重15%左右。
加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蘇州高新區亮點頻現: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工業互聯網、集成電路、大數據、云計算等為重點,2020年產業產值超1000億元;智能制造產業以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裝備制造為重點,2020年產業產值達1000億元;新能源產業以光伏新能源、新能源動力電池為重點,2020年產業產值達200億元。
戰略性新興產業要不斷跑出“加速度”,還需直面挑戰,在紓困解難和提質增速上不斷發力。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策效應,讓產業發展無后顧之憂;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與傳統產業緊密融合、良性互動的產業集群,提高產業整體競爭能力。在這一點上,蘇州高新區有著清醒的認知和判斷:要不斷搶抓機遇,多方凝聚力量,全面激活動能,形成新的增長點、增長極。
聚焦世界500強、全球行業龍頭企業,蘇州高新區圍繞新興產業的新一輪招商已箭在弦上。
以數字經濟為例,1月8日,總投資80億元的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落地,預計可帶動相關產業投資100億元,形成相關生態經濟年產值200億元。此后不久,致力于打造長三角數字經濟發展“新坐標”的中軟國際解放號(蘇州)新軟件協同創新產業基地落地,加上“十三五”期間已經落戶該區的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賽飛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數字產業優質企業和載體,蘇州高新區的目標是要打造蘇州數字化發展的標桿區。
向著更高目標加速奔跑,蘇州高新區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帶動提升全區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最終形成領跑全省乃至全國的高端產業集群,到2022年形成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服務、數字經濟等三大百億級重點產業鏈,形成“2+6+X”產業布局。其中,“2”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2個主導產業,“6”指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綠色低碳、集成電路、航空航天、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6個新興產業,“X”指區塊鏈、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
“我們將立足現有產業優勢,繼續布局更多新興產業增長點,打造全國開發區轉型升級樣板區、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毛偉說。(據中國發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