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彥林(湖口縣農業農村局)
湖口縣位于江西省北部,因地處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入長江之口而得名,是江西“水上北大門”和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九景高速、彭湖高速、九景衢鐵路、銅九鐵路穿境而過,昌北、九江、景德鎮3個機場一個半小時可達,湖口已形成了“水運、鐵路、機場、高速公路”四位一體的大交通格局,區位條件十分優越。
湖口縣下轄5鄉7鎮2中心、150個行政村及居委會,面積6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萬畝、水產養殖面積10.89萬畝,人口30萬。2020年,湖口縣完成生產總值245.4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7.6億元。
湖口作為行政區劃,始于距今1000多年的南唐(公元950年),歷史底蘊深厚,擁有湖口粑俗、湖口豆豉、湖口糟魚等特色鮮明、口味一絕的省級文化遺產,其中湖口豆豉被評為“中華老字號”。
龍頭企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主體,湖口通過大力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延伸產業鏈推動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目前該縣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發展到21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17家,江西大家食品、弘盛藥業、湖口大米聯盟等一批實力強勁的龍頭企業正在蓬勃發展。該縣還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全縣共建立各種類型的家庭農場13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24個,“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利益連接模式日趨完善。
湖口縣按照推進“一鄉一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標準,進一步創建了省市兩級產業園區。該縣以廣東一方樂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鄱陽湖口田園綜合體為抓手申報國家級產業園區,以發展“一村一品”做好微型經濟圈,以申報產業強鎮做大小型經濟圈,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做強大中型經濟圈,實現了武山中藥材、城山蓮藕、舜德油茶、大垅茶葉、付垅早熟梨等“一鄉一園”;形成了東澗茶葉、八房柑橘、武山黃花、王常中藥材、大垅大蒜等“一村一品”;發展了流芳大豆、舜德小甘薯、張青西瓜、付垅大垅茶葉、南北港水產、均橋獼猴桃等“一鄉一業”。
截至目前,全縣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6個(大垅鄉、城山鎮、舜德鄉、武山弘盛藥業、付垅鳳凰山、芳山現代農業產業園),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8個(武山年豐公司、馬影景康牧業、流芳鄉、均橋鎮、凰村鎮、舜德鄉四季九月、張青鄉、馬影鎮),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6個(流泗、雙鐘、江橋農場、武墾場、付垅、武山),確保2021年所有鄉鎮完成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認定工作。
湖口縣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圍繞突出主攻“6+1”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工程(花卉苗木、特種水產、廬山云霧茶、高產油茶、優質水果、道地藥材、休閑農業),堅持“沿山發展藥果茶,沿湖發展魚蝦蟹,沿路發展糧油蔬”的總體布局,實現特色產業發展總面積20萬畝,鄉村休閑農業20家,助力全省農業產業發展“九大工程”。
同時,該縣積極爭創“三品一標”和名牌農產品,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加強“湖口螃蟹”“湖口糟魚”“湖口豆豉”“流芳豆參”“湖口廬山云霧茶” 及 “湖口大米” 等品牌的整合和宣傳推介,多次舉辦了湖口茶文化藝術節、湖口優質大米品鑒推介活動。截至目前,湖口縣獲得“三品一標”的企業和合作社有52家共63個產品,其中無公害農產品38家41個產品,綠色食品4家4個產品,有機農產品7家15個產品,3個農產品獲得地理標志,分別是“湖口螃蟹”、“湖口豆豉”、“流芳豆參”。該縣同時注冊有“五柳香米”和“湖口味稻”兩個湖口大米商標,此外,江西大家食品注冊的“愚哥牌”、江西東坡實業注冊的“鞋山牌”兩個湖口酒糟魚商標和湖口舜葉生態農業注冊的“舜葉”牌茶葉商標榮獲江西省著名商標,為進一步唱響湖口“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品牌打下了堅實基礎。
圍繞鄉村產業振興,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湖口縣聚焦資源要素和特色產業,優化一產、深化二產、強化三產,全面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培育特色產業、特色產品、特色品牌,著力推進“6+1”特色產業和設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了一批現代農業加工企業,如江西大家食品有限公司集加工、觀光、旅游及漁文化展示于一體,弘盛藥業集種植、加工及中醫藥文化館展示于一體,還有集農旅文于一體的武墾知青特色小鎮、鄱陽湖口田園綜合體等現代化觀光農業產業園,以及集鄉村文化和農村新貌于一體的流芳豆文化產業園、舜德王燧美麗鄉村等示范點。近年來,該縣投資1000余萬元為23家企業改善農產品貯藏、加工、冷鏈物流等設施設備,建設了縣鄉兩級農產品電商運營中心和益農社106家、智慧農眼30家,為湖口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下一步,湖口縣將繼續堅持科學規劃、統籌整合各項資金、積極推進先行先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推進鄱陽湖口南北港水生生物保護基地和中航科工投資50億元智慧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按照“五化”(綠色化、數字化、園區化、品牌化、機械化)標準抓好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促進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的三鏈重構,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從初級到終端每一段吃干榨凈,讓農業增值收益留在農業、流入農村、留給農民,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