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蕊
(河北省智能裝備數字化設計及過程仿真重點實驗室,河北 唐山 063000)
造紙生產過程中,網前箱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大多數情況下要求液位和壓力恒定,從而保證后序成紙生產平穩,達到穩定成紙質量的目的。對于網前箱液位的控制,存在的大干擾是流入網前箱紙漿流量的波動,傳統的單回路控制存在控制不及時、控制質量差的弊端,本設計采用串級控制方式,通過副回路的調整作用,對擾動及時校正,達到了工藝要求;對于壓力的控制,采用分程控制結構,控制壓縮空氣的進氣閥和排氣閥的開度,維持網前箱壓力保持不變,保證成紙工序平穩進行。
造紙生產過程工藝流程如下:經配料后的紙漿與白水混合,紙漿經預熱后進入網前箱,在壓縮空氣和網前箱液位的靜壓下,紙漿從網前箱的堰口噴出,在銅網或塑料網上成形,并在壓榨部經壓榨和真空抽吸脫出水分,紙頁進烘缸干燥,并經壓光后卷成紙筒。
生產工藝要求控制網前箱的液位和壓力,因此,控制系統結構為雙輸入雙輸出控制系統,根據被控對象的特性,有兩種不同的控制方案。兩種控制方案均采用串級控制和分程控制,所不同的是:控制方案一壓力控制的操縱變量是壓縮空氣量,采用分程控制,液位控制的操縱變量是沖漿泵電動機轉速,進而調節進漿量,組成液位—流量串級控制系統;控制方案二液位控制的操縱變量是壓縮空氣量,采用分程控制,壓力控制的操縱變量是沖漿泵電動機轉速,再調節進漿量,組成壓力—流量串級控制系統。第二種控制方案對壓力的變化影響較小,但當網速變化、網前箱堰高變化時,需要及時調節壓力設定值,適宜用于網速不變的場合;第一種控制方案網速變化時,不需要重新設定壓力,適宜于大多數應用場合。因此,采用第一種控制方案組成控制系統[1]。
為給銅網提供穩定的紙漿,要求網前箱內壓力和液位恒定,根據上述控制方案采用兩個控制回路,一是液位—流量串級控制回路,主被控變量為網前箱液位,副被控變量為進漿流量,操縱變量為沖漿泵電動機轉速;二是壓力分程控制回路,被控變量為網前箱內壓力,控制變量為壓縮空氣進氣和排氣量。網前箱控制系統結構圖如圖1 所示。

圖1 網前箱控制系統結構圖
控制系統所需控制設備包括控制閥、液位檢測變送器、壓力檢測變送器、流量檢測變送器、液位控制器、壓力控制器、流量控制器、變頻器。
控制閥均選用上海攻億的ZAZM 型電動套筒調節閥,流量特性選對數型,它是一種力平衡型的調節閥,流體通道呈S 流線型,優點為壓降損失小,流通量大,可調范圍廣,流量特性精度高,調節閥配用接受ON-0FF 或4~20 mA 或1~5 V 的直流信號進行比例動作的小型、堅固、高精度的執行機構。
液位檢測變送器選用美安特投入式液位變送器,它采用專用V/I 集成電路,防爆接線盒,纜線長度可定制,屬高端機型,引進國外技術,性能穩定。
流量檢測變送器選用科創智能電磁流量計,它可測量含有大顆粒固體物的漿液,如水、污水、泥漿、紙漿、各種酸、堿、鹽溶液、食品漿液等,抗磨損,防腐蝕,采用了進口日本山武漿液型轉換器,具有快速的響應性能和較高的測量精度,能適應現場溫度、潮濕、灰塵等惡劣工況環境。
壓力檢測變送器選用上儀1151GP 型遠傳壓力變送器,它設計精巧,具有防爆和全天候結構;安裝、使用和調校都很方便且簡單;接線端子和放大線路放置在上部的可密閉的電氣腔室中,且彼此相互隔開,所以現場接線時,放大器仍在密封狀態下工作;放大線路有反極性保護,防止由于接錯而損壞變送器;采用集成電路元件和接插式印制電路板,使得故障少,維修方便,減少了備品備件,降低了維修成本。液位控制器、壓力控制器和流量控制器均選用武漢中西儀器BHD1-XSC9 型液晶顯示30 段可編程PID控制器。它采用128×64 點陣液晶屏,漢字菜單,具有記錄和曲線顯示功能;具有自整定功能;抗干擾設計,能抑制現場的繼電器、接觸器等產生的快速脈沖群干擾和其他電磁干擾;具有多種輸入信號方式等。
變頻器選擇三晶S350 高性能矢量變頻器。它采用最新高速電機控制專業芯片DSP,確保矢量控制快速響應,低頻力矩大、輸出平穩,控制精度高,RS485 串行接口,可取代直流調速和伺服控制[2]。
網前箱液位控制由液位-流量串級控制方式實現,被控主變量為網前箱液位,被控副變量為進漿流量,操縱變量為沖漿泵電動機轉速,網前箱液位控制系統方框圖如圖2 所示。

圖2 網前箱液位控制系統方框圖
為保證主、副回路均構成負反饋,必須正確選擇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形式。在副回路中,副被控對象(沖漿泵)為正作用,執行器(變頻器)為正作用,副檢測變送器(流量檢測變送器)為正作用,因此,副控制器(流量控制器)必須為反作用形式。在主回路中,副環為一個隨動系統,為正作用,主被控對象(網前箱)為正作用,主檢測變送器(液位檢測變送器)為正作用,因此,主控制器(液位控制器)必須為反作用形式。
為確保串級控制系統的正常運行,還要正確選擇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規律。對于主控制器,控制的是主被控參數,工藝要求較嚴格,不允許有余差,主參數是網前箱液位,不存在大滯后問題,不需引入D 控制規律,因此,主控制器選擇PI 控制規律。對于副控制器,它的作用是輔助主控制器將網前箱液位控制穩定,目標不是副變量的穩定,因此,副控制器選擇P 控制規律,比例度選的較小,控制作用強,余差也不大。
網前箱壓力的控制是通過調整壓縮空氣量來實現的,采用分程控制,網前箱壓力分程控制系統方框圖如圖3 所示。

圖3 網前箱壓力分程控制系統方框圖
要選擇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必須先確定控制閥的正反作用形式,從生產安全角度出發,當控制閥的氣源由于某些原因而中斷時,應使送氣閥關閉,排氣閥打開,以防止網前箱內壓力過大發生生產事故,即送氣閥選擇氣開式、排氣閥選擇氣關式。
壓力控制器正反作用的正確選擇可以保證對壓力的控制形成負反饋,送氣閥工作時,回路中控制閥、壓力檢測變送器、被控對象(網前箱)作用方向均為正,因此,壓力控制器應選反作用方式;排氣閥工作時,回路中控制閥為反作用,壓力檢測變送器為正作用,被控對象(網前箱)為反作用,因此,壓力控制器仍應選反作用。顯見,不論是送氣控制回路還是排氣控制回路,均需壓力控制器為反作用方式。
壓力控制器控制規律的選擇,考慮壓力控制通道時間常數較小,負荷變化不大,工藝要求不允許有余差,因此,選擇PI 控制規律[3]。
網前箱液位控制過程:當網前箱進漿流量波動時,通過副回路及時調節沖漿泵電動機轉速,從而調節進漿流量,減小了干擾對網前箱液位的影響,液位的微小波動通過主控制器的輸出作為副控制器的給定值,進一步去調節沖漿泵電動機的轉速,使液位穩定在設定值上,由于采用了串級控制方式,副回路能及時發現干擾并進行控制,使控制質量大大提高。
網前箱壓力控制過程:當網前箱壓力升高時,壓力控制器PC 的輸出降低,進氣閥關閉,排氣閥打開,使壓力下降;當網前箱壓力降低時,壓力控制器PC 的輸出增大,排氣閥關閉,進氣閥打開,使壓力上升。為了防止網前箱壓力在設定值附近變化時兩閥的頻繁動作,在兩閥交接處設置一個不靈敏區,通過閥門定位器的調整,使排氣閥在20~58 kPa 信號范圍內從全開到全關,使進氣閥在62~100 kPa 信號范圍內從全關到全開,而當控制器輸出壓力在58~62kPa 范圍變化時,兩閥都處于全關,這樣,控制過程變化趨于緩慢,系統更為穩定[3]。
本文設計的造紙生產中網前箱控制系統,網前箱液位采用液位—流量串級控制方式,有效克服了進漿流量的波動,使液位穩定性獲得提高;網前箱壓力采用分程控制,并對進氣閥和排氣閥設置中間不靈敏區,解決了兩閥頻繁動作的問題。該控制系統控制質量提高,控制穩定性增強,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