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赋?,到2025年,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基本完備。以生態保護成本為主要依據的分類補償制度日益健全,以提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為基本取向的綜合補償制度不斷完善,以受益者付費原則為基礎的市場化、多元化補償格局初步形成,全社會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顯著增強,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的局面基本形成。到2035年,適應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基本定型。
《意見》提出,探索多樣化補償方式。支持生態功能重要地區開展生態環保教育培訓,引導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擴大綠色產品生產。加快發展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推進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項目試點。鼓勵地方將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等工程與生態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完善居民參與方式,建立持續性惠益分享機制。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控制區經營性項目特許經營管理制度。探索危險廢物跨區域轉移處置補償機制。
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加強老舊小區改造配套設施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印發《關于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配套設施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進一步摸排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配套設施短板和安全隱患。
《通知》要求,認真摸排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存在的配套設施短板,組織相關專業經營單位,聯合排查燃氣、電力、排水、供熱等配套基礎設施以及公共空間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重點針對養老、托育、停車、便民、充電樁等設施,摸排民生設施缺口情況。將安全隱患多、配套設施嚴重缺失、群眾改造意愿強烈的城鎮老舊小區,優先納入年度改造計劃,做到符合改造對象范圍的老舊小區應入盡入。
《通知》強調,政府投資重點保障、落實專業經營單位責任、推動多渠道籌措資金。自2021年起,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嚴格按照有關專項管理辦法規定,支持小區內和小區周邊直接相關的配套設施建設,不支持單獨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此外,鼓勵金融機構參與投資地方政府設立的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基金。對養老托育、停車、便民市場、充電樁等有一定盈利的改造內容,鼓勵社會資本專業承包單項或多項。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積極引導居民出資參與改造,可通過直接出資、使用(補建、續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落實。
四部門對美團、滴滴等企業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開展聯合行政指導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召開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就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對美團、餓了么、滴滴、達達、閃送、貨拉拉、滿幫、到家集團、阿里巴巴、騰訊等10家頭部平臺企業開展聯合行政指導。
會議指出,當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問題較為突出,平臺企業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準確理解和把握《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精神實質和主要內容,全面貫徹落實好《意見》要求。
會議要求,頭部平臺企業要“走前頭做示范”,積極履行用工責任。要全面摸底依托平臺就業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用工合作企業基本情況,抓緊梳理排查平臺用工問題,對照《意見》要求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壓實工作責任。要及時整改,對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要依法訂立勞動合同,保障其合法權益;對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勞動者要訂立書面協議,按照《意見》要求保障其勞動報酬、休息、勞動安全等權益。要修改完善與用工合作企業的合作協議,督促用工合作企業依法合規用工。要健全保障勞動者權益的制度機制,充分聽取勞動者意見建議,暢通勞動者訴求表達渠道,優化平臺算法規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休息制度、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建立健全勞動者申訴機制,保障勞動者的申訴得到及時回應和客觀公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