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城鄉差距要從關注鄉村兒童做起
近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長、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創始人之一盧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城市和鄉村之間存在巨大差別。城市人均收入和鄉村人均收入倍差是兩到三倍,由此帶來的影響表現在城鄉發展的方方面面,要想解決很不容易。我們認為,關鍵還是要投資于人,投資于兒童的營養健康、教育。營養健康、教育兩方面的工作做好,兒童人力資本水平提升,有助于提高整個國家的人力資本水平,更好地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不是所有的鄉村家庭都有錢去鄉鎮上學,不是所有的鄉村家庭都有人接送孩子,我們不能忘了最需要關懷的底層孩子。縮小城鄉差距還要從孩子做起。幫助鄉村兒童成長,讓他們有上高職、上大學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加入勞動力市場,有工作、有收入;如果要回鄉創業,也能在學校學到一技之長。等到鄉村的生活條件極大改善,城鄉收入差別基本消除,我們離社會主義高一點的階段就更近了。”盧邁認為。
以開源開放為抓手形成科技與產業新優勢
“數字時代萬物互聯,‘連接成為重要基礎能力。技術開源和產業開放彼此銜接、相互支撐,構建全產業鏈合作模式和無邊界產業生態圈,形成新型產業組織形態,日益成為數字時代全球分工體系的主流模式。我們要積極發展開源技術體系和開放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數字時代科技與產業發展新優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我國政府部門可以大力支持并引導社會各界重視開源開放體系發展,以各種必要合理的方式引進和培養領軍人才,迅速提升我國開源開放體系的技術和管理能力。要加快研究確定發展重點和戰略領域。比如,鼓勵綠色環保特別是碳減排技術開源共享,讓更多企業能夠有效利用這些技術加快推進碳減排行動。又如,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推進開源技術體系和開放產業體系發展,形成開源開放式發展的產業生態圈,更好發揮我國產業門類齊全和產業規模龐大優勢。”江小涓說。
未來五年中國社區電商將引領全球消費革命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消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蓬勃發展的電商經濟在挖掘消費潛力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內消費升級的趨勢驅動電商經濟涌現出一批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拓展國內市場的重要抓手。”近日,中國國經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這樣表示。
魏建國認為,社區電商相較于過去的遠場電商而言,其基于地理位置提供服務,離消費者更近,更利于盤活區域內部資源,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簡單說,就是構建數字化的供應鏈體系,通過實時感知消費者的確定性需求,實現線下人、貨、場的精準匹配,讓源頭工廠和農戶以最優的鏈路直連社區小店,為城鄉居民提供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商品和服務。這種模式,一方面通過集中采購和配送,形成成本與時間優勢,大幅降低全社會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能夠實現以銷定產和以銷優產,引導制造業和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未來五年,社區電商有望在全球范圍內引領一場新的消費革命。
大面積停電是各方扭曲和失衡的一次集中爆發
最近,各地大面積停電不斷刷屏。對此,華興資本首席經濟學家李宗光表示,這次大面積停電,就是各方面的扭曲和失衡的一次集中爆發。例如,煤電產業的博弈。煤炭目前是市場化定價,但電價仍控制在有關部門手里,沒有完全市場化。煤炭價格暴漲的情況下,煤炭發電已經出現了虧損。據測算,在動力煤達到1000元/噸的情況下,電廠發電每度虧損已經達到0.12元,最新的動力煤價格已經達到1468元/噸,虧損會大幅增加。這種情況下,電廠缺乏全力發電的內生性動力,缺乏采購高價煤的動力。中國自國外進口的煤炭和動力煤下降,在供需格局接近平衡的情況下,這確實放大了供給彈性。國內方面,很多煤炭大省加大反腐力度,倒查好多年,而能源行業歷來是腐敗重災區,這對煤炭行業的風險偏好有一定抑制。
“解決方案是,不能以犧牲發展來做碳中和;不搞運動式減碳,經濟政策制定與執行應具有系統思維和周期思維,在多目標下實現平衡;取消不合理的政策限制,釋放供給彈性,尊重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李宗光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