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新聞采編出版中心
秋風送爽,吹來稻香果香,今年又是一個豐收之年。
中原大地瓜果飄香,五谷豐登。今年河南夏糧喜獲豐收,產量達到760億斤以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到河南視察,多次就保障糧食安全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時走進尉氏縣高標準糧田,強調“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時強調,牢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視察時臨時下車察看小麥長勢,強調要加強良種技術攻關,靠中國種子來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點明了河南在全國大局中的優勢與地位,寄予河南殷切期望。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作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河南牢記囑托,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已連續4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每年外調原糧及制成品600億斤,為穩定“三農”壓艙石作出了貢獻。
大豐收始于小種子,種業是農業的靈魂,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品種的優劣,不僅關系消費者的口福,更直接影響著農民的錢袋子。
今年7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時強調:“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9月23日,河南首家種業省實驗室——神農種業實驗室揭牌。建設全國創新高地,站上種業高峰,河南邁出了一大步。
神農種業實驗室描繪的宏大遠景,令人心潮澎湃——
建成一流的種業創新平臺,聚集一批一流的領軍人才,攻克一批種業關鍵核心技術,選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種,綜合創新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爭創國家種業實驗室或成為國家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國家種業戰略科技力量,打造全球種業科技創新高地。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勇于打破體制機制的壁壘,鍛長板,拓領域,攻難關,育良種,河南定能建成國家創新高地,站上種業高峰,讓中國的田野里種上更多河南種子,讓中國人的飯碗里裝有更多河南糧食。
攥緊拳頭攻難關 神農種業實驗室揭牌成立
9月23日,在慶祝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神農種業實驗室在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揭牌成立。中共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為神農種業實驗室揭牌,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凱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新友頒發神農種業實驗室主任聘書。
在揭牌儀式上,樓陽生指出,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事關中國人的飯碗,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省委、省政府決定,以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為基礎,整合全省種業科技資源和力量,成立神農種業實驗室。這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重大舉措,也是落實省委工作會議部署、推進“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的具體行動,標志著河南在打造國家創新高地、搭建一流創新平臺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樓陽生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推進種業振興的重要論述和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建設國內最好種業研發平臺,勇于登攀、勇于創新,不斷向著種業科技前沿進軍,開創種業強省建設新局面,為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一是發揮優勢、攥緊拳頭,全力打造國家種業戰略科技力量。河南作為農業大省、種業大省,推進種業振興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要堅持立足河南、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用足用好用活河南種業技術和資源優勢,下定決心、拼盡全力,爭創國家種業實驗室,打造服務國家戰略、代表國家水平的種業科技力量,讓中國的田野里種上更多河南種子,讓中國人的飯碗里裝有更多河南糧食。
二是遵循規律、勇于開拓,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要面向世界生物育種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科技需要、面向農業生產主戰場、面向廣大農民需求,尊重科技發展規律,把握時代發展趨勢,著力揚優勢、破卡點、補短板、強基礎,勇于攻堅克難,勇攀科技高峰,全面提升河南種業科技創新能力。要鍛長板,圍繞小麥、玉米、花生等優勢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優化力量布局,把特色做優、優勢做強;拓領域,進一步拓寬視野、拓展范圍、提升水平,打造匯聚南北方、覆蓋糧蔬果、貫通產學研的種業創新鏈條;攻難關,圍繞“卡脖子”技術,以孜孜不倦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探索,在種業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三是創新體制、集聚人才,加快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體制機制創新是科技創新的活力之源,沒有好的體制機制,人才就引不來、留不下、用不好。要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牽引,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提升創新活動效能,把實驗室打造成為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開放性、充滿內生活力的新型研發機構,為重塑河南實驗室體系積累經驗、提供范式。要創新管理運行機制,加快建立符合市場規律和商業化育種要求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機制;創新人才引育機制,堅持引育并重、以用為本,注重以平臺、環境、事業引才聚才留才,努力在引進頂尖人才、領軍人才方面實現突破;創新交流合作機制,加強與國內外優勢科研團體的合作交流,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制”、首席專家負責等,協同解決育種領域的難題難關。
四是注重轉化、加強應用,助力現代農業強省建設。種子研發于實驗室,成長于田間地頭,消費于世人餐桌。要一體化布局研發培育和成果應用,堅持市場化導向、產業化方向,加強與種業龍頭企業、社會資本的對接融合,多途徑、多渠道開發育成品種,孵化專業特色種業集群,從創新到市場貫通起來,把科研與產業融合起來,加快種業科技成果落地轉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志存高遠勇登攀 河南邁出種業發展一大步
種子雖小,卻關系著每個人的飯碗,更關系著國家的安全。
河南是糧食大省,也是種業大省。在小麥、玉米、花生、棉花、芝麻等農作物品種選育方面全國領先,其中,河南育成的“豫麥13”“鄭麥9023”“矮抗58”“鄭麥366”“鄭麥7698”“周麥22”“百農207”“鄭麥379”等多個小麥品種年應用面積均在1000萬畝以上,大面積應用的品種數目居全國首位;“鄭單958”玉米品種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曾連續8年在全國種植面積超過6000萬畝;“豫花1號”“豫花7號”“豫花15號”“遠雜9102”“豫花37號”等品種先后成為不同時期河南花生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累計推廣1.3億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