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
摘要:國內現代音樂的發展空間不足,其營銷空間也被國外市場擠占,民族音樂作為一種特色型音樂,對現代音樂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本文分析民族音樂對現代音樂發展的影響,主要從民族音樂改變了現代音樂的發展路徑、突破了現代音樂發展的結構原則、為現代音樂發展提供了新的藝術形式、為現代音樂發展構建了營銷空間等四個方面分析民族音樂對現代音樂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民族音樂? 現代音樂? 產業化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8-0041-03
民族音樂文化是在民族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其獨特的民族元素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音樂類型,歌曲也傳達出一定的民族特色。民族音樂中也具有歷史文化傳承,以音樂描述民族品格和審美,使得民族文化以歌曲的形式廣為流傳。民族音樂是少數民族人民對生命、生活感知的表達方式,多與自然和地理環境相關,其曲調節奏中通常表達出了個人思想和情感意識,通過配合相應的場合傳達詞曲的實際意義。民族音樂多用于交流和溝通,節奏曲調較為明快,且豐富程度在現代音樂之上,因此其表達形式也更加多種多樣。相較于表現形式較為突出鮮明的民族音樂文化,現代音樂的發展局限于固有的創作模式,難以在我國的璀璨文化中表現出自己獨特的一面,并且在音樂的表現和傳遞的信息質量方面也遠遠不如民族音樂豐富。民族音樂的發展歷經數百年的沉淀已經漸漸沒落,但通過與現代音樂的相互融合,能夠促進二者共同進步發展。
一、民族音樂改變了現代音樂的發展路徑
現代音樂應向著多級模式發展,使得現代音樂在民族音樂的影響下能夠與西洋音樂進行競爭抗衡,幫助現代音樂在多種類的音樂競爭中脫穎而出。民族音樂可以極大程度上豐富現代音樂的創作資源,對于現代音樂創新發展具有推動作用。調整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的融合方式,從根本上調整現代音樂發展結構,實現二者的協調發展。考慮到現代音樂題材創作的創新性,可以從中國民族音樂中吸收部分民族元素,通過豐富多彩的編排對其表演形式進行劃分,以說唱與歌舞的形式更好的表現出來。在現代音樂形式中融入民族音樂發展特征元素,更有利于現代音樂與民族音樂的有效融合,可以呈現出全新的創作意境。將民族音樂高亢的曲調融入到現代音樂清新的風格中,通過民族樂器同西洋樂器配合,使現代音樂呈現出全新的聽覺效果,保有更多的民族元素。了解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風格,通過旋律的明快程度對民族音樂進行種類劃分,以溫情與柔軟的旖旎小調見長的是布依族音樂,而高亢嘹亮的曲調為藏族等游牧民族專有的,較之更加奔放灑脫的是苗族與侗族的音樂,在創作大量現代音樂時,這些熱情歡快且具有異域特色的音樂能夠為作曲者提供靈感。通過民族音樂的作曲研究不難發現,音樂資源的整合能夠推動音樂發展。通過融合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也能夠為音樂創新提供新的創作思路,更有利于拓展現代音樂的發展范圍,使得兩種音樂類型結合更具有新穎性和獨創性。通過各種特征元素與現代音樂融合,讓占據大部分音樂市場的現代音樂獲得新的發展機會,讓少數民族音樂經過宣傳包裝后以全新的模式出現在音樂市場中,鼓勵民族音樂與其他國家的流行音樂進行良性競爭,民族音樂也為現代音樂提供更多的話題熱度,提升現代音樂在同類型音樂中的競爭力。通過優秀的發展資源推動現代音樂進步,讓現代音樂掌握音樂市場的話語權,拓展現代音樂的創作空間,提升現代音樂的審美品位,使民族音樂的特征元素在現代音樂中得以全面發揮,推動現代音樂產業的發展;把富有民族特色的現代音樂推薦給音樂創作人,通過明星效應擴大音樂的影響力,使得其能夠進入到大眾的視野。通過民族音樂的元素融合,使得現代音樂的發展路徑得到拓展。
二、民族音樂突破了現代音樂發展的結構原則
現代音樂需要轉變創作思維,顛覆音樂的表現形式,從多角度展示現代音樂的創作手法,對比傳統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作品的外在形態差距,以差別感展示創作內容。在作品結構中進行演奏技法的銜接,通過音樂力度和密度提高音樂的層次,通過音樂參數劃分音樂段落,它們自成一種邏輯,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從某種層面上來說,通過過渡性的民族音樂特征展現,使得音樂中傳統調性和聲功能得到解放,大量不協和音得到解放,應用各種范式、規律介入現代音樂音高組織,通過音樂的重組與構建對現代音樂的各個方面進行調整優化。在現代音樂調性思維中融入民族音樂元素,是現代音樂向無調性音樂思維的轉變。在音樂思維中對民族音樂進行拆分重組,通過重新調整結構里的音樂元素調性,新的音樂分割結構中的元素組成,選擇合適的樂器,應用和聲體現調性曲式,通過音樂結構因素的變化,對現代音樂作品的基礎曲式結構進行改變,以盡可能小的音樂結構改變現代音樂的創作形態。在保證基本音樂創作原則不受干擾的前提下,對整個過程進行記錄,并根據時代新勢力元素的填充豐盈音樂創作內容。傳統原則是現代作曲家們創作曲式的禁錮,不能沖破這層禁錮就難以更高層次的音樂創作。通過與現代音樂的要求相適應,應用新的結構元素進行傳統曲式革新,更側重個性化技法的現代音樂顯然更具備競爭實力,其創新能力也在傳統音樂之上。分析結構原則的繼承模式可以梳理出一些共性的特點,通過民族音樂元素對現代音樂結構進行重塑,通過民族音樂三部性結構,將現代音樂結構最典型、最精練的宏觀框架概括為:呈示一發展(對比)一再現,體現出對稱性和呼應性的結構原則。在現代音樂中探尋民族音樂三部結構的最大程度的繼承性。隨著調性中心的消失,主導動機的消散,現代音樂作品中的諸要素逐漸被遺棄,在構筑作品的同時也應尋找新的結構突破,通過曲式邏輯的重新規劃,使主導結構力在民族音樂中的占比減少,提供新的結構力模式,并將諸多要素的顯著特點進行弱化。通過隸屬地位的排序,將力度音響進行混合,以全新的音色節奏展現出來,并應用技術手段提高音樂元素在現代音樂中的表現力度。對結構中心力量進行調整,在發展現代音樂的同時對比音樂主題的高度,展示現代音樂的魅力。共性創作邏輯無法攀附在現代音樂元素中,在失去其標桿意義的今天難以繼續對整體布局產生影響。衍生音樂的屬性在進行功能構建時也存在弊端,新面貌的出現終結了自由化創作,并進一步體現現代音樂的創作更加復雜化。兼收并蓄的技法仍在現代音樂中發揚光大,這些設限的限制與規則禁錮了現代音樂的創新發展,使得標志性的段落終止結構更加隱晦,在慣有的繁復技法上更具備明朗的特征。通過運用簡短樂曲的表現形式,使得現代音樂放棄對主流調性和主題的要求,調整現代音樂整體構架,通過結構性框架把控現代音樂發展的方向,運用一般規律的結構框架進行創作,也能給現代音樂帶來不一樣的創作靈感。除了呈現現代音樂的創作形式,民族音樂還能夠排除結構特征對現代音樂的束縛,通過條形和聲的結構重組,使現代音樂的創作更加豐富,更有層次感。構建新的現代音樂結構,在民族音樂的影響下,使得現代音樂擺脫了對曲式結構的依賴。通過民族音樂,現代音樂建立起全新的音樂結構原則。
三、民族音樂為現代音樂發展提供了新的藝術形式
融合了多數音樂特征的現代音樂,通過創新藝術形式打破現有規則。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音樂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民間傳唱形式使得民族音樂的詞曲不夠精致,通過分析民族音樂的特征元素對現代音樂進行加工再造,使得現代音樂以一種新的藝術形式進行表現,通過競爭市場對音樂產業的篩選,朗朗上口的音樂形式更容易被傳唱,同時,其競爭模式是一成不變的,固定的審美模式也不利于音樂創作,固化的創作思維會限制音樂元素發散,階段性的流行元素也不足以支撐整個音樂產業。因此要通過拓展藝術形式對音樂創造內容進行補償,并根據新興產業的音樂元素迎合度進行演奏。對專業內的觀眾喜好進行調查,精準把控當下的民族音樂流行元素,根據民族音樂元素調整演奏方式,在照顧聽眾音樂視聽體驗的同時保證專業度,以視聽并行的形式進行主音樂元素替換,這種表現形式的現代音樂,更加迎合當今現代的音樂大環境,這種表現形式深受國內外音樂愛好者的喜歡,也能將歷史故事融入到音樂的創作中去,在音樂市場中突出民族音樂劇的形式,通過呈現音樂文化藝術進行民族文化的宣揚。以自身的熱度引導音樂市場的走向,讓民族音樂在傳統民俗文化中繼續發展,把控民俗音樂與民族音樂的界限,并以沉淀內容為核心進行民族音樂的宣揚,通過對現代音樂期間的藝術價值進行評判,得到遠高于同類型音樂的歷史厚重感。融合了地域文化與人文風情的現代音樂,更具有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這種豐富的表現手法在悠久的音樂發展過程中并不少見,包括各種內容和形式的現代音樂。當前,篩選了大量音樂作品后,可以發現大多數經典作品,在豐富的表現形式中進行內容變更,保證現代音樂的創作質量,并對現代音樂與民族音樂進行界限劃分,為此,應結合具體情況與民族音樂作品互相融合,合理對民族音樂元素進行篩選,使得現代音樂發展的藝術形式更加多樣化。
四、民族音樂為現代音樂發展構建了營銷空間
對與民族音樂發展程度相近的現代音樂來說,通過對特征元素的運用,能夠使得地域現代音樂區別于其他同類型的音樂。這些民族特征元素的種類繁多,形式也更加豐富,且民族文化的發展進程也十分相似。通過獨立描述地域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之間的關系,將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相融合的音樂作品歸結到一類中去,調動營銷媒體,對民族標簽進行個性化宣傳,使得現代音樂成為民族文化的重要傳承形式。對民族文化表現弱的民族元素進行排除,因為其內容粗糙并不能與主流現代音樂相融合,這樣也確保了現代音樂整體產業的質量不受干擾,也能建立民族元素的現代音樂口碑。通過搭配音樂風格進行現代音樂的二次營銷,成功為現代音樂發展構建了營銷空間,利用民族風情和現代音樂的魅力在國際市場中拓寬營銷思路、利用現代音樂的覆蓋面進行民族音樂文化傳播,這種的音樂文化傳播方式也意味著藝術形式的多樣化,多樣化的音樂形式難以爭取到主流市場的認可,這也對現代音樂策劃戰略做出了硬性要求,針對商業培養計劃進行團隊標簽制定,使得現代音樂更有特色,更易于固化主流音樂文化的影響。民族的音樂產業化戰略使得現代音樂更具有吸引力,其次應當對吸引市場的核心要素進行考量,并以此為宣傳點,能夠使得現代音樂的發展道路更加寬廣。根據民族文化的基本要素,擴大營銷影響力,使得現代音樂的受眾群體擴大化,促使音樂文化發展進一步得到市場的支持。帶動現代音樂發展,通過音樂脈絡化產業發展,讓民族音樂文化的內容在現代音樂創作中得以體現,隨著音樂文化內容種類的不斷提升,促使現代音樂作品創作階段中具有更多民族音樂形式,對傳統元素進行現代音樂的形式表現,確保受眾得到更好的聽覺體驗。伴隨著優質音樂素材的加入,現代音樂的發展也能夠通過豐富的資源得到層次上的提升,使得現代音樂作品的元素更加多樣化,最終完成民族音樂文化與現代音樂文化融合創新。
參考文獻:
[1]姜力榕.玉溪少數民族音樂發展淺論[J].民族音樂,2021(01):53-54.
[2]吳浩瑋.湖南通道侗族社區民族音樂文化生態研究[J].民族音樂,2021(01):55-57.
[3]羅健.民族音樂視角下中國鋼琴作品分析[J].藝術評鑒,2021(04):76-78.
[4]秦雪峰.中國現代音樂學學科的發展與論域[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20(04):44-47.
[5]齊向博.新媒體的發展對現代音樂藝術教育的影響——評《音樂教育理論與科研方法》[J].中國油脂,2021(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