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鑫


日前,第十七屆上海“十佳理財之星”候選名單新鮮出爐,12家機構的20名個人和20支團隊脫穎而出,獲得了決賽的入場券。
10月8~12日,第十七屆上海“十佳理財之星”評選活動組委會組織多位專家對參賽選手提交的理財方案進行了綜合評審,12家機構的20名個人和20支團隊脫穎而出,拿到了決賽的入場券,他們將為最終的榮譽而繼續拼搏。
本屆評選活動以“新起點、新理財、新生活”為主題,組委會希望參賽選手能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為老百姓指點迷津,讓他們能在變化了的市場環境中,合理地選擇理財的方式、產品與服務。評選活動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得到了金融機構的積極參與。截至9月17日初賽結束,共有來自30多家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報名參賽,其中2800余人通過了網絡資格賽和投資模擬賽,615名個人和337支團隊遞交了參賽方案。
從參賽的理財方案來看,大部分選手能夠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給出切合實際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財解決方案。如針對教育“雙減”政策的影響,為家庭重新設計了育兒規劃;職業規劃、稅收規劃以往不太受理財師關注,今年涉及這些規劃的方案明顯增多,也讓評委感到眼前一亮。當然,本次比賽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選手之間的水平差異較大,部分參賽選手缺乏必要的培訓,連基本的理財方案撰寫格式都未符合要求;部分參賽選手把理財方案與產品營銷方案混為一談,認為理財就是賣產品,缺乏對理財理念的正確理解;還有些選手沒有認真解讀客戶的需求,甚至將客戶的名字也搞錯,服務意識有待加強。
在未來的1個多月里,20名候選人和20支候選團隊還將通過網上形象展示、大眾投票、專家面試等環節,角逐新一屆上海“十佳理財之星”和“十佳理財團隊”的稱號,最終結果將于12月揭曉。
上海“十佳理財之星”評選活動由《理財周刊》雜志主辦,自2004年首次舉辦以來,至今已經舉辦了16屆。10多年來,此項評選活動發掘了一大批理財明星,他們有的走上了領導崗位,有的成為了公司的業務骨干,有的成功地走上了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