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慶匯


文前提要:全球大規模地出現“能源危機”可能是始料未及的,最近一段時間能源價格不斷上漲,電力短缺,各國市場隨之劇烈波動。
能源價格上漲
十一假期前后,全球大規模地出現“能源危機”可能是始料未及的。能源價格不斷上漲,電力短缺,各國市場隨之劇烈波動。
9月以來,歐美天然氣、動力煤等價格紛紛飆漲至歷史新高。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能源,遭到各國“瘋搶”。尤其在低碳目標下,天然氣的供應最先短缺,且價格急速攀升。
截至2021年10月8日,今年以來天然氣期貨、布倫特原油期貨和彭博商品現貨指數分別上漲了116.82%、61.46%、30.09%,澳大利亞動力煤出口價格漲幅超過180%,創下歷史新高。
由于天然氣價格上漲過猛,導致英國多家天然氣零售商倒閉,800多萬人受影響。在能源價格的推動下,美國及歐洲多國電力價格紛紛刷新歷史紀錄。
美歐居民生活成本激增,部分企業更是被迫停產。很快,歐美能源危機,通過能源品價格上漲等渠道,向全球加速蔓延。比如,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因為受到歐美帶動下的全球天然氣和動力煤價格飆漲的沖擊,國內電力缺口不斷擴大、電價大漲。
在歐洲大陸,能源和天然氣價格幾乎每日創新高,部分高耗能企業面臨停業困境,歐盟對此也束手無策。能源價格上漲讓世界經濟復蘇的前景蒙上了巨大的陰影,引發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極度擔心。同時,歐美部分企業的停產,也導致了全球相關產品的供需缺口拉大,近期蔓延的化肥危機也是如此。
全球股市隨之進入微妙的階段。
供需的失衡
隨著情況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被卷入。
甚至連天然氣出口國的卡塔爾也逐漸招架不住。就在10月11日,全球液態天然氣(LNG)主要出口國之一的卡塔爾表示,該國的LNG供應量已經觸頂了,并且,對當前國際市場的天然氣供需失衡表示擔憂。
就在去年,卡塔爾以7700萬噸的LNG產能奪得全球第二大LNG產出大國,第一位是澳大利亞的8720萬噸。
其他天然氣供應商也相應收緊了天然氣出口量。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28日,俄羅斯經過亞馬爾-歐洲管道的天然氣輸送量下跌了50%以上。另外,美國國內一直忙于對外售賣天然氣,天然氣出口量同比大漲48%,但卻忽略了自己的內需,現在該國的天然氣儲存量同比下降15%。
黎巴嫩的電力短缺情況最為糟糕。因為燃料短缺,位于該國北部的一座發電廠已于10月8日關閉,隨后位于該國南部的另一座發電廠也停止供電。而這兩座電站的關閉直接影響了黎巴嫩全國電網的穩定,導致供電完全中斷。目前黎巴嫩大多數居民住宅每天也只能得到兩三個小時供電。
據一些媒體報道,一方面,由于黎巴嫩面臨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美元短缺,無法進口燃料、藥品和食品等來滿足基本需求。燃料短缺甚至造成醫院有時都無法進行手術,被迫推延。
另一方面,黎巴嫩本地的能源也非常少,主要進口柴油,在貨幣貶值后,柴油價格上漲近10倍,發電廠賣電是虧錢的。因此,很多發電運營商不愿意購買燃料,原有的柴油用盡后,只能關門了。
印度則鬧起了煤荒。印度中央電力局發布報告稱,在全國135座燃煤電廠中,有63座電廠的煤炭只能維持不到兩天,另有17座電廠的煤炭已經完全用完。
今年印度季風氣候延長,各地的煤炭生產明顯放緩。季風帶來的大雨使礦工難以在地下井和露天礦坑中采礦,開采出來的煤炭,也因為強降雨延緩了運輸。
往常的情況下,煤炭生產商會在這種情況下進口煤炭,填補產量缺口。但今年全球的煤炭價格都在飆升,比如紐卡斯爾煤的價格突破紀錄,升至每噸203.2美元,較去年8月上漲了4倍。進口煤炭太貴,國內煤炭不足,但人們對電力的需求在提升。
觀點的爭議
對于這次的全球“能源危機”,當然解讀也各不相同。
開源證券認為,這輪能源危機爆發的根源是傳統能源品的產能彈性大幅下滑,導火索由拉尼娜等極端天氣觸發。2020年以來,疫情拖累部分產能出清,以及全球碳減排政策加速推進持續抑制企業資本開支意愿,使天然氣等傳統能源行業的產能彈性大幅下滑。伴隨著極端天氣嚴重拖累綠色能源發電、引發對傳統能源的發電需求激增,天然氣、動力煤等供需缺口大幅走擴,價格飆漲。而這又最終觸發了電力危機。
短期來看,隨著冬季到來、整體用電季節性回升,疊加傳統能源品供應難明顯擴張,本輪能源危機或將進一步發酵。中長期而言,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傳統能源產能日益萎縮與綠色新能源供給波動較大,疊加儲能系統需要較長時間建立的碰撞,能源危機的爆發可能較過往變得更加頻繁。
不過上海東證期貨則認為,能源危機并非無解。比如天然氣,終結歐洲能源危機的扳機仍在俄羅斯手上。歐洲目前所出現的能源危機,主要原因是俄羅斯有意減少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或者無意根據歐洲需求的變化而相應調整供應量,一部分是天災,比如風電發電量嚴重不足。俄羅斯有能力向歐洲增加供應,只要俄羅斯盡力向歐洲客戶增加供應,那么即使冬季天然氣偏緊,但不至于會出現特別嚴重的危機。從長期利益出發,俄羅斯與歐洲依然是共生關系,這或將驅動俄羅斯與歐洲能夠達成最終的一致。
另外,由于天然氣市場已經處于極端波動率的環境中,交易起來已經變得非常困難。上海東證期貨傾向于認為國慶假期間的氣價頂點可能就是這一輪氣價的頂點。
原油方面,東證期貨認為,四季度需求預期較樂觀,一方面是因氣價飆升而形成的替代需求預期,另一方面是主要經濟體放松國際旅行限制將帶來航煤需求的進一步恢復。OPEC+維持原定的增產計劃,供給彈性的缺乏會對油價形成較強的支撐。
總之,恢復全球供需的平衡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