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小巖
摘要:“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是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中學地理素養教育的重要載體。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是高中地理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鄉土地理的過程即是核心素養的養成過程,把鄉土地理融入高中地理教學,有助于地理核心素養的養成。
關鍵詞:核心素養;鄉土地理;地理教學
作為課程改革的關鍵領域和主要環節,核心素養成為當前我國課程體系構建的新起點和新方向,引領教育熱潮。與此同時,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廣大中學地理教師重點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鄉土地理資源是地理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蘊藏著大量的教學資源,學習的過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但是大部分學校高中學段沒有開設鄉土地理課程,而高中階段又是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那么,把鄉土地理融入到地理課堂教學就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本文將對核心素養下鄉土地理融入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探討。
一、地理核心素養與鄉土地理及其關系
1.地理核心素養
地理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地理學習形成的解決實際問題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識、最關鍵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最需要的滿足終身發展所必須的地理思維品質。
2.鄉土地理
鄉土地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聯系,各種自然資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名勝古跡、人民生活情況等。
3.二者關系——學習鄉土地理的過程即是核心素養的養成過程
學習鄉土地理,第一,有助于人地協調觀念的滲透,學生建立人地協調觀的前提是要先認識人地關系,學生最熟悉最了解的就是生活成長的家鄉,真切的生活感受,更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觀。第二,有利于區域認知素養的形成, 鄉土地理作為區域地理學中的一個特定的科學概念,是學生最早了解的區域。第三,有助于綜合思維素養的培養,學生通過生活積累和其他途徑獲得的相關知識是有限的,也是片面的,通過鄉土地理的學習,有助于全面、系統、動態地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第四,有利于地理實踐能力的提升,家鄉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是進行地理實踐的載體。
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融入鄉土地理的有效途徑
1.精心篩選鄉土地理材料
首先,要明確的是并不是所有課堂都適合融入鄉土地理,例如《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新疆深居內陸,洋流和我們沒有直接關聯,不能“生拉硬拽”。其次,選取的內容必須是真實的、有代表性的、符合學生學情的,避免隨意性。例如《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第一部分“水資源及其分布”補充新疆水資源資料,了解世界和中國水資源的同時又了解了新疆水資源的現狀,不用教師強調,學生自身就會通過對比發現新疆水資源十分緊缺,接下來學習“水資源與人類社會”“合理利用水資源”,學生就會更加投入。課后調查發現不少學生開始具有主動節水意識,這也有助于地理課堂把人地協調觀落至實處。
2.“偷梁換柱”,合理安排課堂時間
把鄉土地理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不是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新內容,而是要代替教材中所提供的一些材料,新課程認為“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要求教師積極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建設,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所以教師應該合理處理, 把“教地理”變為“用地理教”。例如《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用果子溝大橋的資料代替“南昆鐵路的建設”,不少學生親自去過,切身感受結合教師提供的資料,學生更容易分析出影響交通布局的因素;再如《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用位于經濟開發區的新東方國際汽配城交通圖(連霍高速出口,城市快速道路旁)代替圖5.10 “沈大高速公路邊的服裝市場”,結合生活實際,學生能夠快速明白影響其分布的區位因素,效果遠勝與教材圖。
3.運用鄉土地理創設情境教學
高中地理對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高,尤其對高一學生,教師如果就理論來講理論,學生的學習難度比較大。
在教學環節創設一個學生熟識的情境,將鄉土地理知識融入到高中課堂,教學效果將能得到改善。例如《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課前給學生播放《2017年烏魯木齊城市宣傳片》,觀看視頻的過程學生是十分專注和激動的,不由自主的叫到“這不是哪里哪里嘛”,視頻很好的把學生帶入到熟悉的環境,這就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城市功能分區及其布局特點,第二部分“城市內部空間結果的形成和變化”也不是那么枯燥了;再如《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用新疆多種多樣的地貌圖片導入,激起學生求知欲同時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
4.巧妙設計,選取鄉土地理作為案例
案例教學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必修三區域地理,教材主要采用案例教學。所用案例應盡量縮小案例和學生在時間、空間的距離以及減少學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異,鄉土地理案例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進行大膽嘗試,不必拘泥于教材案例。例如《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課標要求是“結合實例,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區域關聯的角度,比較不同區域發展的異同,說明因地制宜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那么,這個實例可以換成新疆和某一典型區域(例如海南),在充分的材料中,同樣會引導學生達成課標要求,更是幫助學生構建新疆地理整體性的好機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5.學以致用,在練習或作業中體現
做練習和考試也是加入鄉土地理的好機會。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收集有關鄉土的題目。例如,2021年全國乙卷1-3小題“新疆棉花”,以新疆棉花為背景,考察社會經濟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三、結語
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是高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改革擴大了鄉土地理資源的開發利用空間。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應抓好地理課堂這個主陣地,加強鄉土地理資源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培養兩者間相互作用的效果,提出更多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