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輝
摘要:無線電測向運動是一項融科技、健身、休閑、知識、競技和國防教育于一體的健康智慧型體育項目,能增長學生無線電測向知識,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和生活質量、啟發智力,培養獨立思考、快速反應和果斷處事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無線電測向;綜合能力;提高
前言
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不僅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使其掌握一項自我鍛煉身體的技能,而且學校課外活動課的空間得到發展,使單一的室外活動課成為理論與實踐、動手與動腦、室內與戶外、體能與智力的結合,并有機地將科技、健身、休閑和娛樂融為一體,對開闊學生視野、增長知識、增強體魄、磨練意志,培養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體力和智力受到壓力下做出迅速反應,果斷決定的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組織性、紀律性、陶冶學生情操。
一、我國無線電測向運動發展狀況
無線電測向運動是在無線電愛好者廣泛開展業余通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無線電愛好者利用接收到的無線電波來尋找發信電臺,拉開了業余無線電測向活動的序幕。40年代,挪威、丹麥、英國等地陸續開展游戲性的無線電測向活動。這項活動后流行于歐洲,并增加了一些競賽性的內容,使用的頻段也由一個增加到數個。
我國的無線電測向活動起步略晚于歐洲,但亞洲是先行,開始于1960年末。次年,國家體委組織了幾支巡回教學小分隊輾轉全國各地,播下了無線電測向活動的種子。1980年,國家體委決定舉辦一年一度的測向比賽,1985年,國家體委、教育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通知,號召在青少年中積極開展無線電和模型活動。同年,國家體委決定在1987年的第六屆全國運動會中設測向競賽,使無線電測向競賽第一次進入了全運會,給了無線電測向愛好者、工作者以極大的鼓舞。
二、無線電測向運動的特點
無線電測向運動作為一項特殊的運動項目,其特點有以下幾點:
(一)科技性
無線電測向運動員在尋找電臺的過程中,是通過測向機收測電臺信號來實現的,要迅速準確尋找電臺,成為競賽的優勝者,必須懂得無線電接收和發射的基本原理,無線電波傳播的基本知識等。在地形復雜的地區進行無線電測向練習和競賽時,為使運動員不迷失方向,必須了解和掌握軍事地形常識、識圖、用圖及指北針應用的基本技能。
(二)體育性
無線電測向過程中運動員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和困難,需要運動員根據各種情況迅速分析并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捕獲到隱蔽巧妙的電臺。在尋找電臺中,電臺信號發射會因地理環境的不同而發生折射,所以運動員要與狡猾的“狐貍”電臺斗智斗勇,要根據電臺信號的變化而改變找臺的路線,不要給某些電波迷惑而多走彎路,這種相互間的較勁,給運動員帶來無窮的樂趣。同時,無線電測向屬于戶外運動,對運動員的體能有一定的要求,尋找電臺的艱苦、困難程度,對于目前占主導地位的獨生子女,所處的寧靜的校園環境和舒適的家庭環境是不可能遇到的。
(三)趣味性
無線電測向運動是從傳統的“捉迷藏”游戲演變成把現代的無線電技術與傳統的“捉迷藏”游戲結合在一起。無線電測運動的電臺隱藏地點、形式十分巧妙和詭秘,可將電臺放在野外的叢林中、掛在樹枝間的鳥巢里,甚者將電臺背在身上,穿上防雨衣,利用手持樹枝將天線掛起,在密林中穿梭,成為一只流動的“狐貍”,讓尋找者跟蹤追擊,其樂趣不言而喻,具有濃厚的趣味性。
(四)靈活性。
無線電測向運動場地沒有固定模式,校園、公園、郊外平原、丘陵等區域均可進行;參與者的年齡跨度大,老年、中年、青少年均可參加,參與形式可由單人、雙人等不同方式進行,隱蔽電臺設置可多可少(單臺或幾臺不等),運動方式可選擇快跑、慢跑、快走、慢走等??傊?,無線電測向運動可根據參加者的實際情況和愛好自行選擇,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三、無線電測向運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無線電運動要求運動員具有良好的體魄、穩定的心理、靈活的頭腦以及科學知識的運用。所以參加學生在訓練中這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同時在比賽過程中學生培養了興趣和品質,貫徹了鄧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精神,為從小培養學生的科技素質、培養實踐和創新能力提供了實踐的平臺。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整合與運用
無線電測向運動的比賽不僅是奔跑搜索電臺,還涉及工程制作。對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幫助。在訓練中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動手與動腦、室內與戶外、體能與智力的結合。
根據無線電測向過程中電臺信號和環境不斷變化的特點,學生在訓練中不斷快速選擇奔跑路線和判斷電臺位置,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快速反應并當機立斷的處事能力。同時,無線電測向運動要求參加者學習一定的無線電知識,根據電波的不同特點,運用手中的測向機進行尋找電臺的活動,而且還要學習組裝測向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現在是電子信息的時代,無線電波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讓學生了解掌握一些電子科技知識、求知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運動能力
無線電測向運動是一項有氧、無氧代謝相互交替,但以有氧代謝為主的運動,學生在平時訓練和比賽中要在森林、草叢、山丘等不同環境下快速奔跑。在奔跑過程中既訓練了長距離的奔跑耐力,又訓練了短距離的沖刺能力。此外,適應不同場地復雜地面的奔跑,對腳踝、腰腹力量、平衡能力和彈跳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鍛煉。經過訓練后的學生,整體身體素質比普通學生有明顯的提高,特別是一些中長距離的長跑成績尤其突出。
四、結語
無線電測向既不是純科技性的室內制作,又不是固定場地上的單一奔跑,而是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動手與動腦、室內與戶外、體能與智力的結合。是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有機地將科技、健身、休閑、娛樂融為一體。對于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增強體魄、磨練意志,培養獨立思考和分析判斷能力,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豐富學校的課外活動,同時也符合中央關于“在青少年中普及科技”和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精神,故倍受學校和有關管理部門的重視,同時也深得青少年的喜愛和家長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王力軍 . 無線電測向運動 . 中國學校體育. 2000
[2]陳惠瓊 . 無線電測向初級教材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