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杰
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實驗教學中,課堂演示實驗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驗中必須做到準確無誤,現象明顯,才能在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優化演示實驗勢在必行。
關鍵詞:化學;實驗;應用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化學課堂演示實驗的教學則是一個有利可行的方法,其特點是操作簡便,現象明顯,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示范性,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比較容易的接受知識,了解如何正確使用儀器和操作過程。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集聲音、畫面、文字、顯示于一體,能展示人們肉眼無法看到的微觀世界粒子的運動,可以模擬實驗現象,打破學生認知中的時空界限,用各種感官來感知信息,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進行靜態和動態的演示,將教學內容按一定的結構,用文字、圖像等形式呈現在投影屏幕上,把學生的眼、耳、手、腦等器官都調動起來,使學習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容易記憶、理解和掌握。例如,在進行《化學必修1》第25頁“分散系及其分類”的教學時,先演示完圖2—6光束通過溶液和膠體時的現象后,而后用計算機等多媒體技術放映有關網站上下載的像圖2—7樹林中的丁達爾效應,圖2—8電泳現象的鏡頭,再放映丁達爾的畫像及有關生平介紹。花的時間不到兩分鐘,而學生在直觀,輕松地環境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識,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進行《化學必修2》中氯氣與甲烷的取代反應,氯氣與乙烯的加成反應,乙烯、氯乙烯的加聚反應,乙酸與乙醇的酯化反應等,如果通過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把肉眼看不到的微觀粒子間的反應放大,在加上一些背景音樂,使學生眼見其行,耳聞其聲,有身臨其境之感,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枯燥無味的知識充滿生趣。
另外,任何實驗操作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操作失誤,可能會導致實驗失敗,造成儀器損壞,還可能會引起某些危險,甚至會引起學生的恐懼心理,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還可能會誤導學生,采用多媒體技術對實驗操作進行模擬,這樣讓學生觀看計算機的模擬操作,以掌握正確的操作和對不正確操作的理解、分辨,再進行實驗,將提高學生實驗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化學必修1》“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教學時,盡管我采用邊講邊實驗的教學方法,總有些學生對下面的兩個總結有疑惑:①取濃硫酸時,仰視量筒會引起結果偏低,而俯視量筒會引起結果偏高。②定容時,仰視會引起結果偏高,而俯視會引起結果偏低。還有在進行第三章“氫氧化亞鐵實驗”時,由白色沉淀變成灰綠色沉淀太快,很難觀察到白色沉淀,學生就會認為氫氧化亞鐵是灰綠色沉淀。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為了幫助學生解決疑惑,針對這些問題我設計了多媒體課件,通過演示課件及發揮學生想象,使他們自我釋疑。
再如,對一些安全要求較高的實驗,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此實驗要求:①裝氧化銅的試管口要略低于試管底部;②通氫氣的導氣管要伸入試管底部;③實驗開始時先通氫氣趕出空氣后再點燃酒精燈加熱;④實驗結束時先撤去酒精燈繼續通入氫氣直到常溫。學生是能理解的,但真正操作時總有一些學生不嚴格執行。為此,我用多媒體技術一個全開放的實驗環境,讓學生體會在實驗中如果不按要求操作的后果。讓學生觀察多媒體技術進行的模擬操作,然后在進行真正的實驗,這對強化學生的實驗技能,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大有好處。
隨著社會的日新月異,計算機已經普遍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現代技術教育順應時代的發展,化學實驗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實驗的可行性,讓能做的實驗和不能做的實驗通過多媒體技術都可以展現出來,讓學生分析、理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化學課堂充滿了樂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受教。
參考文獻:
[1]馬詠梅.芻議現代信息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1.
[2]陸澤進.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初中化學課堂演示實驗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