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華
(邵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4)
隨著互聯網與高職教育的密切融合,傳統教學方式也已經難以滿足新時代的教學需求,在高職教育發展中有效應用智慧職教云課堂等在線教學平臺能夠進一步拓寬信息化教學的途徑,構建出以信息化為核心的全新教學體系,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而在以信息化為核心特色的全新教學模式中,將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然而,經過眾多調研卻發現,各類信息化教學平臺中學習者主動訪問的效率較低,能夠自主完成課件內容學習且在正式課堂中參與教學平臺互動人數較少。那么,如何構建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進而激發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巳成為當代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自主學習即學習者個體自發進行的主動性學習。這是一種與被動學習相對應的學習方式,也是當今時代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學習方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強調被動接受,而在新課程改革下,則更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更加注重于自主學習意識的激發和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習者在各類學習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學會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確定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學習目標,并根據自身特點安排學習進度和具體的學習內容,通過強大的自我監控和管理能力完成相關學習和評價。而相對比較系統的研究,自主學習研究在我國可謂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孟子主張的“學習需要自己刻苦鉆研”的教育觀點。20 世紀80 年代,學者通過實驗得出相應的結果,在許多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目的的教學實踐中,也證明通過相應的方法和手段,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有效提高學習的成效。
激勵是指個人或者組織根據具體的需求和目標,科學地應用一定的外在手段或方法,激發組織內或集體內的個體采取某種行動的動機,有效調動積極性,進而使其產生相應的行動,從而滿足其需求的復雜過程,激勵可以分為內在激勵和外在激勵兩種形式。針對學生的激勵,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主觀動機,進而鼓勵學生能夠朝著提升綜合能力的目標主動學習。激勵機制是一個多重激勵方式和方法的總和,而各激勵要素之間又存在相互聯系,且產生相互作用,進而構成一個動態的完整的、系統的激勵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全程式的激勵,促進提高學習成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第一原動力,中國要強大則必須依靠更多的創新人才,而高職學生則是創新人才的主力軍之一,將為社會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要全面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高職院校應當積極加強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然而,傳統教學模式強調教學的過程,以被動學習的模式難以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在此過程中,以機械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激發主動學習的熱情。在新形勢下,全面倡導課程教學改革,以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尤其是在智慧職教云課堂等在線教育背景下,自主學習能力更是重中之重,能夠引導學生更合理地安排時間和精力開展自主學習,在此過程中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操作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將全面改變被動接受的模式,進而引導學生形成主動探究、主動學習且以自身成長為核心的學習模式,更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
主要就是指在教學的活動中靈活運用各種能夠對學習者產生激勵的方法,有效促進學習者進行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動力,激發積極性,并且能夠與高職教育體系進行有效融合,在教學中開展實踐,進而構成完整的、系統的自主學習激勵機制,促進學生形成更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根據相關調查數據表明,人類存在巨大的潛力,在受到正確的激勵激發刺激的過程中才能使潛力得以發揮。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受到了適當的激勵和沒有接受相應的刺激條件下發揮出來的潛力之間將有巨大的差距。從科學的角度上證實了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在學習中激發學生內在學習的動力,有效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當代高職教育中存在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問題,提高教學成效。因此,在高職教育中設置系統完善的自主學習激勵機制,能夠幫助廣大高中學生更好的培養自主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并通過有效的自我管理方式加強對于課余時間的有效應用,對于學習經歷的高效安排,進而實現綜合性發展,從而為自身的進步能夠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在全新的發展時代,科學技術更新換代日新月異,在加上網絡信息的影響越來越大,高職教育針對現代人才的培養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提高對新時代的適應能力。因此,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全新理念,在學習和工作中主動拓寬知識面,不斷更新專業知識結構,更新知識觀念,進而取得新成果。在新媒體背景下,現代人才更應當充分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加強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而促進終身學習品質的形成,為今后工作中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智慧職教云課堂等各類網絡平臺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的實際情況,對學習內容進行自由選擇,包括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單元中某個知識點進行重復性學習。同時,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和興趣愛好選擇更有興趣或者學習難度適中的教學任務以及教學資源,根據自身學習情況,確定自己具體的學習計劃。而針對于學習任務的難度以及具體的適應性的過程,有助于增強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更有利于從內在因素中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更多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引導性作用,并通過相應的幫扶和激勵措施,將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效轉化,以學生主動求知為核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和自主升華的過程達到自主學習。同時,要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在此過程中,鼓勵個體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發展,進而采用分類教育、分類指導的方式,挖掘不同學生的內在潛能,進而提升激勵的成效。
高職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動力,要有效改善這一情況,則需要從自主學習意識的激發能力培養和激勵機制建設同步實施,充分發揮其內在激勵的核心作用。例如可以通過就業規劃教育、就業意識教育以及就業目標教育等,提高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加強自我分析的能力,學會自我控制。并根據自身能力樹立正確且與自身綜合能力匹配的職業規劃目標,進而形成使命感和成就感,激勵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有效應用智慧職教云平臺等教學資源實現自身的不斷提升和能力形成,促進自身獲得全面發展提高,在社會上的就職經驗里競爭力。
在激勵機制的構建過程中,要注重外在激勵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動機產生的助推作用,例如來自同伴的壓力和良性競爭,例如來自教師的關心和鼓勵等,都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在智慧職教云平臺的學習中,應當及時為學生提供反饋,進而與學生之間構建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激發學習動機。同時,還可以有效借助于平臺,實現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生長效保持自主學習,并通過互通交流的方法,拓寬自主學習的方法。為更系統地構建外部激勵制度,則需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成長的規律,對制度進行構建和不斷完善。除了在各個年級設置相應的獎學金制度和評優制度以外,學校還可以從自身學校的辦校特色、文化傳承特點、未來發展戰略以及精神價值等各方面設立不同類型的個性化學習榮譽稱號,通過規范的評選過程,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表彰獎勵的關鍵評選的關鍵指標在于取得進步,這就有效避免只在優等學生中選優的評比方式,而進一步拓寬篩選的標準。尤其針對于主動學習意識較弱,行為習慣較差的后進生,為其提供爭取榮譽的機會,進而引導更大一批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并不斷刺激,從而形成自覺性追求。在具體的推行過程中,加強在班級以及各類活動中的宣傳與講解,讓學生明白這項獎勵政策的初衷和參與方式,通過實際的獎勵性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實現自我發展,營造更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帶動更多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自主學習開展的過程中構建更和諧的環境,能夠促進自主學習行為的產生和長效保持。例如優質的學習資源設計、學習情境的創設以及監測工具的使用和智能答疑等等,從而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多有利條件的支持。例如與線上媒體相匹配,不斷夠完善圖書館資料,并以專業為核心進行推薦。與新媒體形成線上線下的配合,并通過定期開放資料室等方式加強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引導。
綜上所述,通過積極探索高職學生利用智慧職教職教云等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的激勵機制和激勵策略,提出具有實踐價值的激勵措施,鼓勵高職學生參與并且維持在校在線平臺自主學習動機,激發求知欲望,能充分調動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長效性,形成更穩定的自主學習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