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學紅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益陽 413002)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多媒體。互聯網+的應用在各行各業中不斷的滲透,互聯網呈現出來的是更加高效便捷的技術手段和學習的方式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的教學模式,因為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術越來越多,知識的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并且傳統的醫學職業教育無法在有效地時間內很好的將知識進行簡單化的教學,也沒有辦法做到讓學生掌握和理解醫學的深層知識。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就改變了這一個現狀,醫學教師可以通過各種信息或者互聯網工具將傳統的知識實現立體化的模式,將教學模式進行相關的創新和改革,讓書本上的醫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更好的理解。從而有效地提高醫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讓醫學生可以將知識理解的更加的深刻。所以使用“互聯網+”是對醫學職業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鋪路,讓職業教育更加的深入醫學的教育之中。
在傳統的醫學教育教學中,醫學教學普遍較為平面,僅僅就知識為了讓醫學生了解課本上的知識接受現有的知識框架,而不是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其中每一個知識的真實含義和價值。然而醫學優勢一個具有很多專業性術語和復雜的醫學理論的學科,每一個醫學名詞和知識點之間又有聯系,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部分沒有掌握,很有可能就出現連帶反應,導致后面的知識點也沒有深刻的掌握。因此需要每一位學生都要對醫學的每一個名詞或者知識點有一個徹底而深刻的理解,才可以繼續學習下一個部分。因此,為了讓醫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相關的知識,在使用“互聯網+”的時候將醫學知識和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結合[1]。讓課本上的知識變得生動、立體,呈現出一個可視化的知識要點,這樣便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醫學專業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但是實踐性更為強烈。而醫學的理論學習就是為了醫學實踐服務的,也是醫學實踐的基礎。在醫學實踐中,病人的癥狀不會都和課本上的例子一樣,而且還有很多病人是有很多的并發癥的,同時身體上也有很多其他的疾病。因此,醫生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制定出相關的解決方案。這就需要醫生具備一定的實踐基礎和實踐的能力,而具備這些基礎和能力的前提就是不斷的實踐。在“互聯網+”的幫助下,醫學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先進的技術創造相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進行相關的實踐,有助于幫助學生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的結合。
互動是現代教學中比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醫學教師應該學會和學會生進行友好的互動和醫學知識的交流以及在實踐中的體會和感受,同時教師也可以創造一定的條件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的交流,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對用的方式以及醫學知識上的不明白都可以將進行交流和探討。在交流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彼此談論自己的疑惑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感受一下自己如果在某某場景中應該會怎么做,在交流中更好的學習和正視自己的行為。所以在醫學教育教學中,進行互動交流,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醫學書本上的知識,在不斷的互動中,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實踐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并有效地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1]。讓醫學課堂不再沉悶無趣反而活躍起來,使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從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問題。
現在的醫學教育中,雖然后“互聯網+”的輔助和支持,但是大部分的醫學教師還是缺乏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對待教學漫不經意,對待學生的態度會很敷衍。在醫學的課堂上也就只有完成教學任務就行的想法,就會一直在課堂上自顧自的進行教學,完全不在意學會生是否聽懂或者理解,是否掌握了相關的知識要點等等。對待醫學教學教學缺乏一種責任感,也不會選擇主動創新,尋找新的教育教學的模式,依舊是將教學停留在書本或者PPT 的平面教學之中,教學不夠立體化和可視化,所以醫學教育的效率不高,教學質量也不好。
醫學的教學課程和其他的教育課程不一樣,雖然說醫學課程有很多比較復雜的醫學理論知識需要醫學生們記憶或者背誦,但是這些理論知識最終都是要運用的實踐之中,換句話說醫學教學的本質就是一們實踐性很強的教學課程,如果單單掌握課本上的知識而不實踐,那么學生在醫學上的學習也就沒有什么用處,只有將理論運用于實踐才會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的原理和技巧。但是目前為止“互聯網+”在醫學教學中依舊是傳授較為理論化的醫學知識,醫學教師也不充分的去尋找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的工具,不能夠采用合理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實踐操作,僅僅就是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搬到了PPT 上,對教學的效率依舊沒有任何的改變[2]。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越來越低,醫學的專業素養也越來越弱,甚至在畢業之后也不敢從事相關的工作,因為缺乏實踐,導致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沒有自信心。
在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中,都是老師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的將醫學相關的重視進行講解,學生附桌聽或者及筆記,醫學課堂也就變成了醫學教師一個人的場地,因此也是課堂的主體。隨著教育的改革,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也逐漸的清晰,后來在“互聯網+”的背景模式下,學生們也可以自己去講臺上講述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在進行講解的時候也會準備差不多的圖片和音樂。即使這樣還是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依舊處于一種被動的聽課狀態,“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并沒有被完全的激發和運用出來,因此課堂中的教學效率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所以醫學教師要積極的、主動的探索和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將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有效地進行結合,切實有效地提高上課的效率。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醫學職業教育也緊跟著時代的步伐,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不僅能要利用視頻或者網絡等網絡在線教學,還要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新型技術將知識進行豐富和賈國平然后通過網絡系統傳給學生。這就要求醫學教師不僅要擁有豐富深刻的專業性知識,還要求教師要有輕易利用互聯網的能力和技術,從而實現相關的信息資源的整合等內容。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很多的信息和多樣化的教學內容的真假效益都是沒有辦法進行鑒別和判斷的,因此,醫學教師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的教學水平,要積極的教學學生如何辨別教學的內容的真偽情況是非常重要的[3]。所以說在當今的互聯網的背景下,醫學職業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對教師的教學職業素養有很高的要求。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之下,醫學教師不應該只束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而是要積極的跟上互聯網大時代的發展腳步,利用互聯網的快捷和先進的技術來改變新型的教學模式,創建一個立體化的教學情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并能夠很好的了解。呈現出不一樣的學習氛圍和教學的方式。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中的一些管控難優勢,鋪設電子課堂,將醫學教學課堂轉移到多媒體的教室中,充分利用學校內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的環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就像:在講述教學病理學相關的知識的時候,學生在學習中看到的一些疾病的病變過程不能夠充分的理解,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也是口頭是的將病變的形式以及病變的危害講述給學生,這樣就導致很多學生對此也是似懂非懂。但是在“互聯網+”的技術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搜一些關于疾病演變的視頻或者圖片給學生們看,并且在互聯網上找到的視頻還附帶著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種記憶,加深學生對病變的理解,并且學生也會充分的體會到課本上的知識點[4]。這比死記硬背更能夠加深印象,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今后的實踐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醫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課程。很多學生在上課期間只顧著玩樂,從不認真的聽課,大部分的時間不是在睡覺就是在玩手機,甚至有些大膽的學生直接回翹課。教師留下的作業也不會認真的完成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完成[4]。課下的時間也是靠著游戲和玩樂度過,花在學習上時間也是寥寥無幾。因此,很多教師更不愿意過多的使用互聯網技術,因為他們認為互聯網的教學模式更容易讓學生分神、不專心,從而起到一個反教學的作用。但其實互聯網也有自己的優勢,在講述醫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的內容選擇一些與課堂有關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是有趣的小知識,也可以是短視頻,還可以是一些相關題材的電影[5]。這樣可以更好的調動課堂的氣氛,將醫學知識和資料充分進行融合,這樣的效果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還會加深學生對醫學知識的理解。
醫學專業是一門包含著眾多理論和要進行實踐操作的學科,所以醫學所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針對醫學,學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了解醫學課本上的知識。這不僅僅是對學生學習的挑戰也是對醫學教師的一種挑戰。因為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醫學教學的任務繁重,需要教授的學生的醫學內容也很多,但是課堂的時間有限,所以很多在課本上不是特別重要的內容就會被教師忽略掉,還有的就是大致的說一下,這樣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體系就會有所偏差。在醫學的課本中很多的知識點之間是有聯系的,學生如果沒有充分的掌握相關的知識就會導致后期的課程跟不上甚至不理解。久而久之,就會有抵觸的心理,失去學習醫學的興趣[5]。所以醫學教師要及時調整課堂授課的方式,要很好的運用互聯網技術充分的進行線下教學,把在課堂上沒有辦法講完的知識在課下對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述,這樣學生在接受知識點的時候也不會出現缺漏。
所以運用“互聯網+”可以更好的幫助老師和學生一起完成對于相關的知識點的講解和掌握等情況。醫學職業教育在面臨著局限性的時候,也要及時的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是每一位醫學生能夠在信息化的時代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系統性的知識,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將我們國家的醫學職業教育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