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勝軍
(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河北 保定 072250)
中職院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搖籃,承擔著將一個普通的初中生轉變為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并向高職輸送合格的生源的重擔。與普通高中相比,職業性、實踐性是其顯著特點。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不僅僅是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同時還應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如精益求精、敬業守信、愛崗敬業和遵守紀律等。近年來隨著計算機行業的飛速發展;中職計算機專業也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成為了熱門專業。當然對中職計算機專業專業從業人員要求也是普遍較高,具備過硬的計算機專業技能的同時還應有崇高的道德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奔訌娬n程思政逐漸成為國家戰略部署,與專業教育教學融合成為教育界的大趨勢。
在中職教育特色化、現代化的過程中,中職學校教育普遍重視參加各種類型的技能比賽,以賽促改、促學促教、賽教融合的方式越來越明顯,現在我們要探索的是課程思政為主導的技能比賽。讓課程思政在技能競賽中發揮作用,提高訓練效率,提升技能比賽成績。把課程思政立德樹人為根本、素質教育為核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全方位有機的融合到培養專業技能、工匠精神、職業能力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技能訓練過程中。課程思政和專業技能兩個方向共同制定大賽團隊訓練培養方案,評價學生訓練效果,檢驗大賽相關知識。
課程思政優先培養正確的專業技能訓練態度,從思想意識層面入手,形成正確,科學的訓練態度,“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任何的訓練過程都是自我改變的過程,走出舒適區自我提升的艱難的過程。課程思政融入解決了敢于正視訓練學習難題,共同面對長時間、高強度訓練學習的疲憊,理性解決的問題。在訓練學習中獲得更多可貴的人生經驗和自信,這正是訓練學習與其它課堂學習最大不同之處和真正的意義所在。
中職生不僅會在動手專業技能訓練的過程中接受理論知識,同時也會在訓練的過程中發現專業技能學習的復雜性,因此,面對繁多的試題要求,需要本著嚴謹的態度,以及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在技能練習中不斷轉變完成思路,更新并完善技能方法,給出對應的解決方案,整個過程中學生將逐步提高責任意識,形成耐心、細致、堅毅的品格,在專業課程學習的過程中達到課程思政建設的目的。
在課程思政指導下建立的氣勢昂揚旺盛的遇到困難不退縮,不畏懼的團隊文化氛圍,是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保障,一個積極進取勇敢拼搏的團隊是靠著團隊的文化氛圍來凝聚的。所有的選手要認識到,能夠參加中職學校的技能比賽是學校給的一次難得的機會,通過這次技能比賽,這個寶貴的平臺來展現自我,每個選手都要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并為之努力。
每位選手都要團結奮斗,都要有團隊精神,并為之努力奮斗,要團結一致協作共贏,頑強拼搏的忘我的奉獻精神,個人與團體相統一,高效的完成團隊任務。整個團隊的目標明目標明確,省賽第一,在訓練過程中,階段性目標明晰,需每天能夠完成。
每位參訓教師開發具有思政育人元素的特色中職計算機專業技能訓練。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技能訓練中,注重與課程思政合力挖掘訓練學生的潛力,課程思政元素充分運用到技能訓練,訓練成果從專業技能和課程思政兩個維度來評價。
秉承課程思政育人理念,提高訓練效率,平時訓練時讓課程思政深度參與技能比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設置心理指導教師,組長等明確訓練模塊兒內容,教師主導學生組織訓練。
制定技能訓練作息時間表,選手每天提前十分鐘按時到達訓練場地,開晨會,沒有特殊情況,不得遲到早退,指導教師安排每天的訓練模塊兒和訓練內容,每天晚上訓練結束后,由指導教師或團隊組長組織開展總結會議??偨Y一整天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者經驗,如果有問題,在晚會時要及時解決,或有指導教師及時協助尋求結果。
利用好專業實訓的實踐條件和資源優勢,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實踐過程中。由于中職計算機專業專業特殊性,加班加點是常有之事,計算機數據的細微誤差,操作步驟的深入細化、快捷操作等問題,這些專業課教師已詳細講述了如何面對,但畢竟沒有真正體驗過,等遇到訓練中的問題才真正體會中職計算機專業專業不僅是我們看到的實際工作場景,背后需要付出很大的犧牲。在訓練的時候學生們提前體驗,老師加以教育,相信這些問題學生們都會克服,增強學生的計算機專業的職業認同感、歸屬感、使命感和責任感。
技能比賽以課程思政為主導,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做到知行合一。備賽過程,融入專業知識,把人工智能、信息化、工程化思想等職業素養融入備賽過程。規范學生在備賽過程中的標準行為,通過技能比賽訓練,融入綜合性的訓練科目,模擬試題等活動,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認知、合作、創新和職業等各項能力。
依托技能大賽,強調課程思政把專業課程的隱性育人轉化成為顯性的育人;把專業教學中潛在的思政育人資源轉化為顯式的主動育人;把專業課個別育人責任轉化為一種普遍性的思想責任,從而形成協同育人的合力,共同致力于新時代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
以課程思政培養模式,推進技能大賽訓練勞動育人,把訓練實踐項目放到主導地位,形成勞動育人,傳承工匠精神,培養高水平技能人才,推行“技能標兵”的培育行動計劃,完善學訓賽等特色的教學體制。
計算機專業技能訓練中講CPU 芯片時,講到2021 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包云崗。計算機體系結構是芯片技術的基石,2008 年至2017 年這10 年中計算機體系結構國際頂級會議ISCA 上發布的論文,發現論文的第一作者中85%在美國,僅有4%在中國。包云崗不懼差距,毅然受命,突破開源芯片快捷設計方法的若干關鍵技術,帶領團隊成為開源處理器芯片方向全球主要科研團隊之一。包云崗就是大國工匠精神的體現,相信訓練中學生的心情感悟得到了升華。
融入思政元素的技能比賽的成績遠遠高于未能融入技能的成績。融入思政元素使我校的技能各項指標逐年提高,成績不斷提高。

表一 近幾年信息化辦公大賽成績一覽表
總之,通過在技能競賽訓練中注入課程思政,聚焦知識傳授、技能培養的同時注重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讓學生樹立面向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偉大目標,提升學生的人生格局。青春年少,不負韶華,奮斗正當時,通過課程思政式的技能訓練培養青年一代,不斷去吸取融合弘揚和實踐中華文化的責任。擔當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盡責任之心,行責任之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接力相傳,久久為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斗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