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英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東興人民醫院五官科,四川 內江,641000)
鼻息肉為耳鼻喉科常見病癥,好發于成年人,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鼻腔或鼻竇黏膜組織出現良性增生,常由長期炎癥反應導致,患者以嗅覺減退、鼻塞、黏膿涕為主要臨床表現,無顯著疼痛感,常累及患者鼻腔及鼻竇部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1]。隨著微創醫學的不斷發展,鼻內鏡手術成為疾病治療的有效途徑之一,其對患者組織損傷小,可較好保存其鼻腔生理功能,加快患者恢復進度,且復發率低,受到大眾一致好評。然而患者對該種手術的了解有限,易出現抵觸心理,要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除常規基礎護理外,還需要重視患者心理層面的護理,對其提供連續且專業的護理服務,使其獲得更貼心的照顧,以滿足患者心理需求,減少負面情緒對病情產生的不利影響[2]。鑒于此,本次研究與2020 年1 月到2021 年5 月期間隨機選取82 例患者,對其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對其取得的成效進行綜合報道,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 年1 月到2021 年5 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82 例行鼻內鏡手術治療的鼻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滿足手術指征,通過鼻內鏡檢查顯示鼻腔有息肉;②伴隨閉塞、流涕及不同程度嗅覺減退等癥狀;③術后意識清醒,可正常交流。排除標準:①鼻部惡性病變;②合并造血或神經系統病變;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將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2 組進行研究,對照組男性/女性27/14;最小患者/最大患者21/60 歲,平均年齡(41.23±4.34)歲;病程6 個月~20年,平均病程(9.31±3.29)年;單側病變12 例,雙側病變29 例。觀察組男性/女性28/13;最小患者/最大患者23/58 歲,平均年齡(41.67±4.38)歲;病程6 個月~18 年,平均病程(9.78±3.21)年;單側病變13 例,雙側病變28 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經對比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基礎護理,加強健康知識宣教,加強鼻腔干預,預防術后并發癥,及時采取冰敷護理方案,緩解患者疼痛感。觀察組:圍術期加強心理護理,首先,術前1d加強訪視力度,向患者發放手術相關的宣教資料,向其介紹手術基本流程、鼻內鏡手術優勢、注意事項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境,手術的體位要求。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使得患者適應術后鼻腔填塞,并向其演示抑制咳嗽及噴嚏的方法,使其明確口、鼻準備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紹醫生的資質及權威性,采用鼓勵性語言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增強其對手術的信心,使其能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協助做好各項檢查,以提高手術成功率;其次,術中護理人員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告知患者手術全程會陪伴在其身邊,采用肢體語言,積極鼓勵及安慰患者,使其獲得支持的力量,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手術室保持安靜,禁止討論患者病情,以防影響其情緒,手術過程中動作輕柔,以防增加患者不適感;最后,術后及時詢問患者感受,對其表現進行鼓勵,并告知其手術結果,及時安撫其情緒,提高其保護意識,使其以樂觀心態面對疾病。積極配合后續護理工作。
1.3 觀察指標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量表(SDS)評估患者負面情緒,SAS 共20 個項目,50 分為臨界值,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 分為中度焦慮,69 分以上為重度焦慮;抑郁:SDS 共20 個項目,53 分為臨界值,53~62 分為輕度抑郁,63~72 分為中度抑郁,73 分以上為重度抑郁,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負面情緒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 軟件系統,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計數資料行x2檢驗,計量資料行t 檢驗,當P<0.05 表示2 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顯著。
干預后觀察組負面情緒評分顯著低于干預前,且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負面情緒評分結果比較(分)
鼻內鏡手術的實施使得患者的鼻竇新生物得以切除,促使鼻腔鼻竇正常通氣及引流,恢復其正常功能及形態,受到臨床的一致好評。但多數患者對此種手術了解不足,且術后鼻腔護理是一個繁瑣的過程,持續時間較久,患者難免出現抵觸情緒,因此,圍術期加強心理護理,提高患者依從性及認知能力,使其能積極采取自我護理措施,有利于加快術后康復進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3]。
傳統的護理方案注重疾病及手術本身,如術后是否出現感染及疼痛等并發癥,而圍術期實施心理護理,可從側面提高手術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4]。心理護理從術前訪視到手術結束,對患者實施持續且細致的服務,其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為其提供心理及機體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得患者手術的耐受力得以顯著提升。其從真正意義上保障患者的生理安全,又使其心理免收創傷。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負面情緒評分顯著低于干預前,且低于對照組,可見心理護理貫徹“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核心宗旨,通過圍術期對患者實施科學且連續的護理服務,以良好的語言及態度對患者心理產生正面影響,使其不良心理得以消除。同時通過圍術期的系統指導,使得患者獲得精心的護理服務,以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促進疾病的恢復,同時還能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使得患者改被動為主動,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行鼻內鏡手術治療的鼻息肉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可顯著緩解其負面情緒,對其病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