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建昌

松材線蟲病是森林生態系統中最具危險性和毀滅性的植物疫情。據了解,目前,全省有億畝森林,其中松林面積占50%,去年因災致死松樹超過700萬株。觸目驚心的數字時刻向我們警示:保衛青山松林,刻不容緩!
2021年,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將開展《浙江省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執法檢查作為一項重點監督工作。7月至8月,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學忠帶隊下,執法檢查組分赴杭州、溫州、金華等災情嚴重發生區和重點生態區開展現場檢查,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全面了解條例貫徹實施情況。
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檢查發現,近年來,我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發展林業決策部署,認真貫徹執行條例,松材線蟲病防治取得了積極成效,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首先,加強組織領導,壓實防治責任。省政府高度重視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設立省防控林業植物重大疫情指揮部,將松材線蟲病防治任務完成情況納入“生態省建設”“平安浙江”“森林浙江”考核,統籌謀劃全省疫情防治工作。市、縣兩級政府突出防治主體,建立相關組織領導機構,市縣鄉三級政府層層簽訂防治責任狀和除治計劃任務,壓實防治屬地責任和主體責任。
其次,創新防治方式,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省有關職能部門強化疫木源頭管理,以落實檢疫封鎖制度,探索建立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同時,堅持分類施策、綜合防治。在創新防治方式方面,寧波、臺州、麗水等市及桐廬、臨安、諸暨、東陽等市(縣、區),引入第三方除治監理公司,采用“無人機”加人工實地勘察方式,實時對除治疫木的山場清理全過程質量監理、核查。永康、蓮都等市區搭建“智慧森防”系統,通過“一張圖”平臺,實現“空天地人”四位一體疫情普查、疫情數字化管理。
再次,重視依法行政,提高檢驗檢疫能力。近年來,各地各部門積極開展了全省農林植物檢疫執法檢查以及出境貨物木質包裝檢疫監管、案件查處等合作,對重點市、縣進行了聯合執法督查。省里連續多年部署以疫木檢疫執法為主的“綠劍”檢疫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妨害動植物防疫、檢疫行為,打擊非法收購、加工、調運松木的行為,依法追究違法人員的責任,維護生態安全。此外,重視條例宣傳,營造全社會氛圍。
三大問題亟須破解
雖然,我省松材線蟲病防治取得積極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引起高度重視。
責任落實不夠到位。一是部分市(縣、區)政府主導職責有缺失。檢查發現,有的地方政府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部門及基層落實防治責任不夠有力,疫區與毗鄰區域之間聯防聯治機制不健全。二是部門職責不夠清晰。由于檢疫機構改革,檢疫機構的調查監測、監督管理等職責的調整,削弱了對疫木使用、流通等環節的監管。三是基層防治單位履職不到位。目前,部分國有林、公共園林經營管理單位以及鄉鎮、村集體和林農存在著防治責任不強、清理疫木不配合等問題。
監管防治有待加強。一是檢疫機構的監管缺位。目前,我省檢疫執法工作已納入自然資源綜合執法體系,而大多市縣兩級森林人員1—2名,監管執法力量十分薄弱。隨著木材運輸檢查機構全部取消,疫情“外防輸入、內防輸出”的壓力加大。二是執法行為不夠規范。目前,我省查處違法違規案件較少,案件辦理中普遍存在取證標準、證據規格及檢驗鑒定等問題。此外,存在清理時間緊張、任務重的問題。
要素保障和協調協同不夠有力。一是科技和財力支撐還需加強。目前,省級每年投入除治資金3000多萬元,不到全省清理病死樹投入的5%,地方財力壓力加大。全省松材線蟲病疫防治的科研聯合攻關能力不強,缺少便攜式疫木除治工具。二是防治“綠色通道”有待完善。在病死疫木清理、松林改造更新中,有的地方尚未優先安排采伐計劃、簡化服務程序,人為占用了清理時間,貽誤時機。三是部門協作需加強。目前,林業、公安、交通等部門存在聯合監測預警、檢疫執法、防控治理等還不夠緊密,不能保障防控的需要。
加碼升級守護青松行動
為進一步貫徹實施條例,著力打好松材線蟲病防治的攻堅戰和持久戰,執法檢查組提出如下建議:
深化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責任感。
執法檢查組提出,各級政府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總書記關于森林生態安全、綠色低碳發展等重要論述,深刻認識松材線蟲病危害性,堅決糾正不用防、防不了等錯誤觀點,把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作為地方政府工作任務,全面貫徹落實條例,對標“十四五”林業發展規劃的目標任務,明確工作職責,層層壓實責任,并提高其考核督查權重,合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承擔起防疫的指導、協調、督促、考核等職責,系統研究和全面部署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突出科學防治,切實提高防治成效。
執法檢查組建議,借鑒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措施,建立健全松材線蟲病疫情監測防控體系,探索創新及時發現、及時處置的工作機制,有效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一要依法嚴格執行檢疫檢查制度,對調運、加工、經營松科植物及制品的,嚴格執行檢疫檢查。二要嚴格按條例規定,完善網格化監測、即時化疫情除治等機制。三要把清理病死疫木與松褐天牛治理、注劑預防、有計劃林相改造相結合。四要推進“智慧森防”,加大數字化改革力度。
加強執法監管,全面提高防治能力和水平。
執法檢查組提出,要抓好防治要素保障。省財政要加大防治經費支持力度,各級財政要落實防治經費。鼓勵和引導更多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參與松材線蟲病防治的科技攻關,提高科學防治能力。同時,加強森林檢疫監管執法隊伍建設和專業人員技術培訓,提高現有檢疫監管人員的能力和水平。此外,還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重視條例修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