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楠
營地活動對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
李夢楠
(湖北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2)
青少年階段是培養自我效能感的關鍵時期。通過探究營地活動對營員生理和心理水平的正向發展,研究營地活動對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旨在建立完善的營地活動體系,吸引青少年參加營地會議,激發營員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營地活動;青少年;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他們是否具備對個人即將進行的某行的推測和判斷能否完成的能力。通俗來說是一個人們對自身發展是否可以能夠充分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中行為的自信教育程度,它與自我管理能力感有異曲同工之處。青少年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青少年對自己能否成功地進行某項行為的主觀判斷,影響他們在面對困難時的態度、在獲得和習得新行為時的表現以及在活動中對情緒的控制。隨著營地的不斷推廣以及其逐漸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們不斷增長的參與熱情。營地指導員和一些從事戶外營地的教練員在不斷的研究與實踐中逐漸意識到營地活動對青少年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與提高的重要性。
以我國營地運營現狀以及營地活動開展情況和青少年階段心理發展特點為研究對象。
1.2.1問卷調查法
設計《營地活動對青少年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參營青少年的個人基本發展情況。第二部分調查在營會活動中青少年的對不同水平的營地指導員的反饋。第三部為《自我效能感研究量表》,收集參營青少年的相關信息數據。
1.2.2數理統計法
用SPSS20.0軟件對問卷調查所得的有效數據建立數據模型進行統計分析。
表1 不同參與意愿與青少般自我效能感差異分析(N=1186)
參與形式頻數均值標準差FPd 主動參加94636.056.8420.2680.0000.62 被動參加24031.856.837
以一般自我效能感為因變量,參與意愿為自變量,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及科恩d檢驗,結果如表顯示,參加營地活動的不同形式之間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顯著差異(P<0.05)。主動愿意參加營地活動的青少年能從自身興趣出積極參加到活動中,在參加活動過程中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對營地活動的體驗更加深入,面對活動中遇到的困難,也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如何解決。
表2 不同沉浸度下自我效能感得分(M±SD)(N=1186)
沉浸程度非常高比較高一般不太高非常低 N301492327343 M±SD38.15±7.16138.45±6.66532.89±6.40631.24±6.53231.56±6.858
由表2不同沉浸程度在自我效能感得分中的反復比較可知:沉浸程度非常高和沉浸程度一般的青少年之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在營地教育活動中投入的精力與思緒,以及和其他參會營員和營地指導員的互動,對活動的參與度等相關對活動的外在進行客觀社會行為方式表現形式都可以理解為“沉浸程度”。在這營地活動中沉浸程度決定青少年提升的主觀感受和客觀能力的理解水平。

圖1 青少年參加營地活動頻率分布
對青少年學生參加營地教育活動進行頻率數據的技術分析顯示,只有一半以上的青少年平均每年只參加一次營地活動,每年參加4次甚至更多次營地活動的青少年只有極少數。參與者的數量決定參加夏令營活動的高頻和低頻的量,自我效能感露營周期的長度感取決于青少年參加營地活動的頻率。從調查研究問卷的補充說明可知,同一群體并不是參會頻率越高,青少年對營地教育活動的向往性更高,反而頻率太高容易導致引起參會營員的對營地活動的抵觸心理。
表3 營地項目選擇
項目名稱人數百分比(%) 破冰21618.2 沙雕21017.7 激情節拍14212 驛站傳書38032 魯班橋18211.1 攻防箭50242.3 篝火晚會58044.7 皮劃艇29224.6 攀巖89675.5 羅馬工程47711 攀樹13085.6 趕海4227.8 CS對戰100384.6 拯救酷斯拉6411.1 杯子舞1329.3 穿越紙壁1107.6 神罌木塔9018.8 沙灘足球22312 解救朋友14213.7 沙灘排球14912.6 友誼拔河32427.3 高空斷橋47740.2
由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青少年在營地活動項目的選擇中偏向于參加的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挑戰性的項目。由數據可知,青少年樂于參與營地活動,參加的營地活動項目具有團隊性、挑戰性、娛樂性。通過體驗式教育,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挑戰個性、直面恐懼,勇敢踏出自己舒適圈挑戰進行自我習得新行為。
通過對調查問卷第二部分中營員對不同水平的營地指導員的反饋進行分析,由于營地活動的特殊專業性要求,所有營地指導員都必須接收中國登山協會的統一培訓與考核,考核通過后方能持證上崗。與協會對營地指導員的專業性要求不同,青少年更喜歡專業度度高且熱情幽默的指導員。這就要求營地指導員在組織活動時注意人格魅力的形成。
主動參加營地活動的青少年與被動參會的青少年最大的不同在于參與營地活動的動機和情緒表現不同。青少年主動參加到營地活動中,動機多為“效能期望”,這類青少年希望在營地活動中習得新的行為,多表現出主動參與的意愿。與之相反,被動參加營地活動的青少年,由于被動主觀因素,對活動存在抵觸情緒,活動的參與度不高,這部分青少年在營地活動中習得新的行為較少。
不同沉浸程度之間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培養程度不同。隨著沉浸程度的增加,參會青少年對活動的體驗程度也隨之加深,得到鍛煉的力度也增加。真正沉浸在活動中的青少年更能得到多重的主觀感受。在活動中與更多的人交流,學習不同的思維模式,體驗不同的行為模式,在營地活動中獲得愉悅感、成就感等積極正面的情緒,加強自我效能感的多維性。
不同的參與次數使得青少年對營地活動的深層意義體驗程度不同。正確的參與次數應該是一年兩次,這樣的參會頻率既保持了青少年對營地活動的向往,也能使青少年對每一次營地活動體驗都處于新的習得層上,從而加長營地活動對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周期。
戶外營地的活動的選擇對青少年參與活動起著重大作用,活動項目新穎刺激時有助于青少年挑戰自己的極限,增強他們面對困難時勇于戰勝困難的堅定態度,從而增強自我效能感?;顒禹椖康膯我恍跃哂幸欢ǖ谋锥耍瑹o法讓青少年充分感受活動的氛圍,無法打破舒適圈的束縛,參會青少年難以從營地活動中學習新的行為,對培養參會營員優秀的心理素質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沒有實質作用。
營地活動相較常見的體育運動項目更加具專業性,對教練也就是營地指導員的專業水平要求嚴格,在營地活動中指導員需要根據參會青少年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語言和方法加以講解、指導與保護。在營地活動的整體上指導員的作用是重大的。營地指導員錯誤或者不到位的講解會影響參會青少年對活動的理解,可能直接導致這部分青少年在活動中的失敗,引起他們對自我能力的懷疑。高水平的教練則會選擇準確的語言或者示范動作,鼓勵青少年克服困難,協助他們完成挑戰,提高青少年對活動的參與度,使得參會青少年成就感體驗增強,對個人能力充滿信心,提高他們自我效能感水平。
營地活動以其新穎的教育模式和體驗式項目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其中,是青少年提高身體素質、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增強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徑。我國引進營地活動周期短,同行業內可供借鑒的模式和經驗少,目前還在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結合國內實際情況中前行,國內營地教育體系不斷完善,中國登山協會對營地指導員的培訓逐漸成熟,營地活動的內容不斷豐富,對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也在多種緯度上呈正相關。
青少年參加營地活動的參考變量主要包括:參與意愿、沉浸程度、參與頻率、活動項目、指導員專業水平等五個方面。(1)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營地活動,以求新心理去體驗活動的意義。(2)在營地活動中沉浸程度深的青少年,能夠習得更多的新行為,同時加強情緒控制,從不同緯度加強自我效能感。(3)一年參加兩次營會活動,使營員對營地活動始終保持獵奇心,始終保證營地活動對營員的自我效能感有積極正面的影響。(4)活動項目的選擇影響青少年參見活動的積極性,營地活動項目的選擇應該與青少年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接觸的體育活動不同,更偏向于引導參會青少年走出舒適圈的同時學習更多的生存技能。(5)得益于不斷完善的教練員培訓體系,更多專業性強的營地指導員加入營地活動的指導,使得營地活動的品質不斷提高,同時為參會青少年提供全方位,多維度的服務。
[1]晁國棟,張國文,晁新新.后現代主義視野下我國青少年戶外營地教育課程評價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6):7-8.
[2]江超.安徽省國家級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9.
[3]劉繼才.貴陽市青少年戶外營地教育發展策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9.
[4]薛露.青少年營地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8.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amp Activities on Teenagers’ Self-efficacy
LI Mengna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Hubei, China)
>
李夢楠(1999—),本科生,研究方向:青少年營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