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恒祥,李 科,江星宏,吳尚東
1.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重慶 400074
2.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重慶 400067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具有超高強度、超高韌性、高耐久性及微裂縫強愈合能力等優良特性,被廣泛應用于混凝土修復領域。與傳統混凝土加固相比,UHPC特性使其在加固應用中可采用薄層進行加固,不僅可以顯著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還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混凝土易開裂、延性小等問題,迎合了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交通量增長的需求。
復合結構由于存在界面效應而在結構承載時會成為薄弱區域,故保障UHPC與既有襯砌結構之間的良好黏合性對于應用UHPC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與普通混凝土(NC)的黏結強度,一些學者在黏結面處理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得到了許多提高黏結強度的處理方式,但現有研究多集中于界面粗糙度、界面黏結劑及基底混凝土強度等方面,對于界面角度對黏結強度的影響的理論研究還較少。文章通過黏結斜剪試驗,研究不同界面角度對復合試件界面黏結強度的影響,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隧道襯砌結構的工程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主要由預混料、鋼纖維、外加劑及水組成,配合比如表1所示。普通混凝土(NC)采用工程常規材料,配合比如表2所示。

表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配合比 單位:g

表2 普通混凝土(NC)配合比 單位:g
開展斜剪試驗研究不同界面角度對UHPC-NC試件的黏結性能。界面傾斜角度分為0°、15°、30°和45°,分別用“0”“15”“30”“45”表示;同組試件用序號“1”“2”“3”進行編號,試驗設計方案及試件編號如表3所示。

表3 斜剪試驗方案設計及試件編號
試件制作依據《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1—2016)規定進行,試件尺寸取規格為100mm×100mm×300mm的棱柱體試件。先澆筑普通混凝土,標準養護28d,后澆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標準養護28d。界面處理采用鑿毛處理與環氧樹脂界面劑結合的方式,復合試件鑿毛處理實物圖如圖1所示。

圖1 復合試件鑿毛處理實物圖
根據《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1—2016)對同批次混凝土進行材性試驗,試件尺寸均為100mm×100mm×100mm,標準養護28d。計算得出UHPC與NC立方體抗壓強度分別為136.4MPa、65.16MPa。
壓力機采用微機控制電液伺服試驗機加載,加載過程應連續均勻,直至試件破壞。試驗加荷速度采用0.5MPa/s。沿界面長度布置兩個位移計,以監測界面滑移狀況;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普通混凝土(NC)側邊分別黏貼應變片,以觀測材料各自力學性能。試件加載現場圖如圖2所示。

圖2 試件加載現場圖
采用名義黏結強度衡量UHPC-NC試件壓壞的斜剪強度,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fn為斜剪強度,MPa;P為破壞荷載,N;A為黏結面積,mm2。
不同界面下的復合試件極限斜剪強度匯總表如表4所示。C類失效模式為普通混凝土達到極限抗壓強度而被壓壞所致,隨著荷載的增加,普通混凝土逐漸出現小掉塊飛濺或角部脫落,當達到極限荷載時,普通混凝土側出現大部分脫落,直至黏結界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側邊未出現掉塊、飛濺等現象。S類失效模式為復合試件達到極限剪切強度,而沿著黏結界面滑移破壞,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與普通混凝土(NC)均未出現掉塊、飛濺及混凝土層剝落現象,當黏結界面達到極限剪切強度時,復合試件沿著界面角度發生剪切滑移破壞,屬于脆性破壞。失效模式圖如圖3所示。

表4 不同界面下的復合試件極限斜剪強度匯總表

圖3 失效模式圖
不同界面角度下的極限壓應變匯總表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NU-0組試件的普通混凝土壓應變達到了其極限壓應變,但UHPC側的極限壓應變僅為普通混凝土側的62.85%,NU-15組試件UHPC側與NC側峰值壓應變約為普通混凝土試件的60%,NU-30組與NU-45組試件峰值壓應變變化更小,不足普通混凝土試件的30%,混凝土還未充分發揮其形變性能。

表5 不同界面角度下的極限壓應變匯總表 單位:με
復合試件在不同界面角度下的荷載-應變曲線圖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隨著應變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承載力上升緩慢。隨著黏結角度的增大,峰值壓應變值在減小,混凝土未能充分發揮其形變性能,說明黏結角度的增大,其黏結性能變差。

圖4 復合試件在不同界面角度下的荷載-應變曲線圖
文章通過研究不同界面黏結角度對復合試件界面黏結強度的影響,并分析復合試件的失效模式、界面黏結強度、應變特性,主要得出了以下結論。
(1)復合試件在界面角度分別為0°、15°時,試件失效模式為傳統混凝土達到極限抗壓強度而被壓壞;界面角度分別為30°、45°時,試件失效模式為復合試件達到極限剪切強度,而沿著黏結界面滑移破壞。
(2)黏結角度越大,試件極限壓應變值不斷減小,混凝土未能充分發揮其形變性能,黏結性能變差。采用鑿毛處理時采用小角度的界面方式可保障其黏結性能。
(3)此次研究只進行分析了不同面角度對復合試件黏結強度的影響,但UHPC與普通混凝土界面受力復雜,影響因素多,后續研究應開展多因素耦合作用對黏結強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