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1年9月發表《新疆的人口發展》白皮書。里面有很多權威性數據:1953年,新疆少數民族人口445.15萬人(維吾爾族人口360.76萬人);2020年,新疆少數民族人口1493.22萬人(維吾爾族人口1162.43萬人);2010年到2020年間,新疆人口增速居全國第4位,人口增量居全國第8位。境外反華勢力編造所謂新疆“種族滅絕”的欺世謊言,在這些數據面前不攻自破。
自從設立“豐收節”,廣大農民朋友有了屬于自己的節日,不少地方政府部門早早籌劃、精心準備,為推銷當地特產、增加農民收入費盡心思。一些地區歡歌熱舞頌豐收,一些地區卻因水災減產而犯愁。慶豐收促豐收是應有之舉,但同時,保收成提信心更是當務之急。該慶祝的熱鬧慶祝,該補償的補償到位,不勞民傷財不做表面文章。而且“豐收節”也不應只是字面上的“五谷豐登”“糧滿倉”,創新思維拓寬領域高質量創收,讓更廣泛的“豐收”真正甜到心坎里。
近日,新東方宣布將逐步關停小學初中業務,到年底將裁員超4萬人。在“雙減”政策之下,不少培訓機構為轉型作出了裁員的決定。培訓機構教師崗、市場崗甚至銷售崗的人員都受到影響。為了教育公平,“雙減”政策必須堅持下去,其中確實會遇到“陣痛”。在此大背景下,政府是否能出臺一些政策幫扶因裁員“陣痛”而帶來影響的失業者?同時,面對未來的道路,培訓機構的老師或員工也需要更加積極轉型,往素質教育或其他方向前行。唯有與時俱進,找到合適自己發展的方向,才能更好地面對“陣痛期”并戰勝它。
廣州市民都知道,鶴洞大橋、洛溪大橋在廣州交通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從8月起,前者要進行為期半年的封閉施工,后者也在9月下旬起進行拓寬工程聲屏障安裝施工,要分階段封閉一個多月。兩者疊加,廣州市海珠、番禺等地的交通擁堵異常,怨聲載道。如此“任性”地安排施工工期,引起廣泛質疑:洛溪大橋的施工,就不能等鶴洞大橋完工之后進行?超級城市的智慧管理,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更不是買點設備安上就行了,而是真正要從為民辦實事、換位思考的角度出發,讓城市管理更人性化,更加利民便民,更有效率。
編輯/余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