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這個學期,因教學樓維修,四(1)班教室暫時搬到了行政樓三樓。搬過去之后,我時常被大隊輔導員約談:不是課堂紀律不好,也不是班級衛生打掃得不干凈,主要是學生上下樓梯時奔跑沖撞的現象屢禁不止。
上周五的班會課,我們班圍繞“如何走樓梯”進行了交流和辯論,孩子們總結得還不錯——“上下樓梯應該做到慢步輕聲靠右行。”“上下樓梯奔跑容易摔跤,安全隱患大。”“上下樓梯奔跑的話,速度太快,撞倒別人就太危險了”。
結果,周一中午吃飯的時候,校長又找到了我:“小胡,今天你們班上體育課的時候,孩子們一窩蜂從三樓往下沖,我攔都攔不住。這有安全隱患,你得好好管管啊!”我低著頭連聲說:“保證改,一定改,馬上改。”
我先問了幾個平時聽話的孩子:“我們要怎么上下樓梯?”孩子們都說:“慢步輕聲靠右行。”我又問:“今天上體育課的時候,你們做到了沒有?”幾個孩子撓撓后腦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小萌說:“是球球,他在教室里面大聲喊‘沖呀,到操場上去集合,就帶頭跑了下去,碩碩、偉偉就跟著往下跑,后來,教室里一大半人都跑了,我就跟著跑下去了。”小宇小聲說:“我也是看到大家都在跑,就跟著跑了。”我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并不是說別人都在做的事,我就可以做。首先要看看這件事能不能做,再做決定呀。”
我又叫來了幾個班干部,重復詢問:“我們要怎么上下樓梯?今天上體育課的時候,你們做到了沒有?”他們也意識到了問題。我追問:“你們應該怎么做?”美婷說:“我們應該立刻制止同學們的這種行為。”我說:“的確是的!當你們意識到行為不對的時候,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更要發揮好管理作用,怎么能隨波逐流?”
我又叫來了幾個帶頭奔跑的孩子,本著“擒賊先擒王”的想法,我問球球:“今天上體育課的時候,你為什么帶頭跑出去?”球球啞口無言。我又問碩碩同樣的問題,碩碩狡辯:“奔跑也是鍛煉身體。”我追問:“我們平常都是在哪兒奔跑?應該在哪兒奔跑?”“操場上,跑道上。”我長嘆一口氣說:“今天你們的表現像幼兒園的小朋友,實際上,你們都是十歲的哥哥姐姐了,希望你們有哥哥姐姐的樣兒。”
周二正好有一節體育課,我提前五分鐘站在了教室門口,宣布:“今天的體育課由我來上,任務就是訓練走樓梯,并且,作為懲罰,請大家背上書包。”上課鈴響后,我帶領一群背著書包的孩子,排著長隊慢步輕聲地從教室走到操場,整隊集合后,再從操場走進教室。第一遍,大家都很輕松;到第三遍的時候,大家才嚴肅起來。幾遍后,看到女孩子已經有點吃不消了,我估計大部分同學也認識到了錯誤,就順勢結束走樓梯訓練。
回到座位上,好多同學長舒了一口氣。我提議他們把今天的經歷寫下來,孩子們個個低著頭奮筆疾書。有的孩子由胡老師陰沉的臉想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有的孩子寫自己心情的變化,從滿不在乎到若有所思,明確表態今后做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有的孩子不僅思想上認識到了錯誤,并且給自己定下行動目標……
周三,我把大隊輔導員抓拍到的同學們規范走樓梯的照片打印出來,貼在教室門口的宣傳欄上,并請萱萱用毛筆在紅紙上寫了“慢步輕聲靠右行”幾個大字,貼在照片的下面。我還和體育老師協商,上體育課之前,讓孩子們在教室門口站好隊,再一起走到操場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上下樓梯奔跑沖撞的現象逐漸消失了。(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湖北省當陽市河溶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