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濤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遼寧省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生態支撐和環境保障。
深化政治引領
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
牢記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是生態環境部門心中的“國之大者”,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嚴肅的政治態度、飽滿的政治熱情投身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堅持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學、帶著責任學、帶著思考學,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局長講堂、專題黨課、征文比賽、座談研討、參觀見學等豐富多彩的學習形式,全面系統理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內涵,領悟核心要義,掌握銳利思想武器和科學工作方法。2020年年初,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梳理確定了20個河流污染重點河段和21個大氣污染重點區域,聚焦難點問題強力攻堅。年內,20個重點河段實現全面達標;21個大氣重污染區域中,12個明顯改善。今年年初,在堅持重點河段和大氣重污染區域治理的基礎上,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開展了“百日攻堅”行動,在治污時段精準上積累了經驗。
自覺在吃透黨中央精神前提下開展工作。黨中央的決心下了、目標鎖定了、任務明確了,無論面對的困難有多大、壓力有多大,遼寧省生態環境系統干部職工都堅決做到完成任務不打折扣、不講條件。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遼寧一些地方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管控不到位的問題后,省生態環境廳黨組立即組織開展專題學習研討,進一步深刻領悟新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深邃道理,深刻認識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的問題的政治性和嚴肅性,進一步深刻領會遼寧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的重要性、緊迫性,進一步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和理解這項重大任務。在此基礎上,精心組織召開廳黨組“兩高項目管控不力”專題民主生活會,正視問題、查找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對全省列入壓減意見的202個項目(含督察典型案例指出的37個項目),以及2020年第四季度市級審批的6個高耗能行業共40個項目的環境評價文件進行全面復核。發布《遼寧省生態環境廳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21年本)》,上收了煤制燃料、電石、水泥等9類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環評審批權。
大力弘揚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2020年以來,提請省委、省政府連續按季召開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省督察整改領導小組(擴大)會議,播放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警示片,點名道姓指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省委書記、省長調度部署,省市縣總動員,強力突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干部職工勇于擔當,迎難而上,以戰斗的姿態、必勝的信心強力推進各項攻堅任務。2020年,針對消劣的“老大難”太子河支流北沙河,組織本溪市、沈陽市、遼陽市等地成立北沙河水質達標工作專班和監測工作專班,在干流和主要支流設立14個預警斷面,實行周監測、周分析、周工作報告、定期會商,上下游、左右岸合力聯動,在2月份突發污染事故、個別指標“吃掉”近半年數值的情況下,精打細算,分毫必爭,在9月份實現均值消劣。
深化組織引領
鍛造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
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加強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黨的建設,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把準政治方向,認真對標對表,及時校正偏差,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研究制定《關于加強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黨的建設的意見》,每年廳黨組會首項議題就是研究審議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黨建工作要點。深入貫徹《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制定廳黨組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每年召開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抓好省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進一步深入查找全面從嚴治黨方面的短板弱項,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省委編辦批復機關黨委辦公室加掛巡察辦公室牌子,啟動巡察籌備工作,建章立制制訂巡察工作方案,主動對接參與營口市、大連市巡察組巡察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為下一步開展系統內部巡察提供借鑒、積累經驗、打好基礎。
全面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規范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發揮好“關鍵少數”的“頭雁”作用,層層傳導壓力,逐級帶動落實。常態化開展新任黨支部書記集體談話,舉辦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堅持從基本制度嚴起、從日常規范抓起,扎實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全面應用省直機關“智慧黨建云平臺”考核調度支部黨建工作,細化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施步驟和具體舉措,21個機關黨支部和3個直屬事業單位黨委陸續建成規范化黨支部(黨委),建設強有力的基層戰斗堡壘。
全面推進黨建與業務互融共促。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緊扣生態環境中心任務,結合職責分工細化實化黨建工作,切實做到業務工作開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里。例如,深入開展“黨建+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采取明察暗訪等方式,及時糾正營商環境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將全部審批事項集中至行政審批處開展;全部審批事項推行電子印章和電子證照;制定《遼寧省生態環境系統推進“最多跑一次”規定實施細則》;做好審批事項流程改進,著力實現“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次數”。
深化改革引領
提升隊伍建設水平
堅決落實黨中央關于生態環境系統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全面完成垂改任務,統籌推進污染防治和隊伍建設兩個“攻堅戰”一起打,改革成效初顯,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
凝聚工作合力。聯合省委組織部出臺了《市級生態環境局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辦法》,兩年多來,與各市黨委、政府密切配合,對13個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調整,各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正在按照異地任職原則進行交流使用;在駐市監測分支機構主要負責人進市局黨組的同時,各市執法機構主要負責人也進市局黨組,進一步配強班子、理順關系,形成全省“一盤棋”。
提升攻堅能力。14個市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上收后,在完成質量監測、服務所在市日常監測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力量,提升數據分析、污染溯源能力,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有力支撐,為強化監督執法奠定堅實基礎。各市執法隊組建后,在履行日常執法監督的同時,省廳統籌調度,開展重點行業整治,2020年組織開展了全省化工園區和危險化學品企業環保隱患排查治理、菱鎂行業專項整治,集中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
積蓄強勁勢能。整合黨務、人事、巡察工作,成立全省隊伍建設領導小組,實體化運行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培育隊伍斗爭精神、抓落實能力為突破口,在疫情防控中錘煉作風,在污染防治攻堅中提升本領,在樹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導向中凝聚人心,通過嚴密程序、嚴明紀律傳導壓力,隊伍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風、能力水平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探索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全面深化“定崗定責定人定流程”工作,省廳及14個市局均按照標準化模板制定了實務手冊,逐項繪制工作流程圖。以環境執法、審批許可、固定源監管和環境數據應用等為重點,制定了20份現場執法指南、省本級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指南、固定污染源閉環監管辦法等細化規定,依規辦事,陽光運行。下一步,將在不斷強化、深化規范化管理初步經驗的基礎上,立足于更好地行使生態環境保護統一監管職責,同步探索升級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每年年初以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名義,組織各廳局依據法定職責提出年度具體工作計劃,明確工作任務、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并錄入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平臺,確保實現“管發展的必須管環保,管行業的必須管環保,管生產的必須管環保”,切實形成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