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完善黨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不斷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再次提及牢記“國之大者”。
不難看出,牢記“國之大者”是我們開啟新的征程和治國理政的根本所在。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在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期,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牢記“國之大者”有何深意?
牢記“國之大者”,
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根本遵循
2021年4月仲春,在廣西桂林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習近平總書記對村民王德利說的一番話如春風般沁人心脾:“‘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p>
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道出了“國之大者”的深刻內涵,也傳遞出牢記“國之大者”與堅定共產黨人初心使命是一脈相承的。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黨中央對‘國之大者的確定,是建立在人民至上的價值選擇之上的?!痹谥醒朦h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教授郝永平看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確立“國之大者”的根本價值選擇。因此,牢記“國之大者”,是我們黨堅定初心使命、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行動和體現。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一百年前,嘉興南湖那艘紅船開啟了我們黨偉大航程的起點,從那時開始,黨就將人民的利益視為“國之大者”,并一以貫之地體現到黨的全部奮斗之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作為行動指南,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障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落一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不惜代價……一個個腳踏實地的行動,詮釋著我們黨不變的初心使命。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敝挥欣斡洝皣笳摺?,真正明確國家為誰建立和為誰服務,全力回答好國家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誰,才能把握好干事創業的“方向盤”、樹起履職盡責的“方向標”,從而凝聚全黨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努力。
牢記“國之大者”,
是立足“兩個大局”現實需求的戰略指引
“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參觀時發出如許感慨。
“趕考”遠未結束,是因為我們所處的國際國內形勢不斷發展變化,而這也不斷考驗著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環顧當今世界,國際環境錯綜復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更需要我們時刻牢記“國之大者”,以“國之大者”作為戰略指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之所以能夠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痹谥醒朦h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毅看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牢記“國之大者”,是立足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提出的要求,既是現實的需要,也是“立足于辦好自己的事”的落腳點。
“先謀于局、后謀于略,略從局出”。從歷史層面上看,不同國家在各個發展階段會面臨不同的機遇和挑戰,如果不能認清國家發展所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明確最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就會迷失方向乃至“國將不國”。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才不會被紛繁復雜的表象蒙蔽,避免在林林總總、紛紜多變的國際亂象中迷失方向,從而把準方向、保持定力。
正是基于對現實的考量,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是貫徹落實黨中央精神的重要組織者和推動者,更應該不斷提高政治領悟力,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明確自己的職責定位。由此可見,只有形成對“國之大者”的正確認識,時刻牢記“國之大者”,才能更好地“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牢記“國之大者”,
是黨的政治建設實踐層面的具體要求
巍巍秦嶺,橫貫古今、縱分南北,素有“中央水塔”之稱。這片本應是生態屏障的一脈青山,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被違建別墅嚴重污染。而隨著秦嶺違建別墅整治行動的深入,在自然生態遭受破壞的背后,暴露出的是當地政治生態已嚴重惡化。
“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深刻地指出政治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也正因如此,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陜西時第一站便來到秦嶺,并著重強調:“要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決不能重蹈覆轍,決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
無論是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還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因此,牢記“國之大者”,自覺做到講政治,是我們黨百年歷史的回響,也是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提醒廣大干部要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在新時期,我們黨要“把黨和人民的事業長長久久推進下去,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全面從嚴治黨的顯著成效,昭示我們必須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敝醒朦h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科員陳郝杰分析稱,近年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黨紀政務處分通報均將違反政治紀律放在前面,“有些問題看似經濟問題、作風問題,實則是政治上出了問題,是‘根上的問題,具有極大危害性”。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不抓黨的政治建設或背離黨的政治建設指引的方向,黨的其他建設就難以取得預期成效。”
縱觀百年奮斗歷程,我們國家取得的每一個偉大成就都在為一個寶貴的歷史經驗做注腳——“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牢記“國之大者”,把講政治“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是確保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始終保持正確方向的題中應有之義。?